为什么25家银行“资助”的125亿元救不了力帆?
根据之前的相关资料,力帆控股目前持有上市公司力帆股份665,438+09万股,占总股本的47.08%,是力帆股份的第一大股东之一。据调查资料显示,力帆控股由股东尹明善、陈巧凤、尹喜地、尹索伟共同创立,是力帆的核心企业之一。
力帆控股这次向法院申请的破产形式是“破产重整”。据有关专家介绍,所谓破产重整,其实是广义上的破产的一种。它是针对可能或已有破产原因但有保值再生希望的企业,在法院的主持下,在利害关系人的参与下,进行业务重组和债务调整,帮助债务人摆脱财务困境,恢复经营能力的法律制度。
业内专家表示,这一制度已被全世界公认为拯救陷入困境的企业、防止破产清算的最全面、最积极、最有效的法律制度。如果说破产清算是结束“病人”的生命,那么破产重整就是拯救“病人”。
这个行业的人举了一个汽车预言家形象的例子。假设A企业因经营不善进入破产重整阶段,欠B/C/D/E/F五家企业6543.8+00亿元,但对A的全部资产仅清算6543.8+00亿元..如果上述五家企业选择破产清算,即按照债权比例,债权人将得不到应有的权利;但如果债权人在相关机构的建议下选择破产重整,给予企业A一定的经营时间,并约定企业A以后分批偿还债务,则有利于企业A的经营和五家企业的债权利益。
与传统的破产清算相比,破产重整制度的意义在于增加濒临破产企业恢复活力的机会,减少债权人和投资债务人的股东的损失。
相关行业人士指出,力帆的企业正遭遇持续亏损、高负债、大额债务逾期、大额资产冻结,短期内似乎难以清偿债务。但力帆的摩托车业务基础实力依然雄厚,力帆股份也有上市公司的壳,具有一定的重组价值和可能性。
力帆和重庆的相关机构,在破产重整之前,并没有为力帆目前面临的困境而不努力。2019,10年6月,重庆市政府召集当地金融办和相关银行机构债权人,帮助力帆汽车成立债务委员会,要求各相关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力帆现阶段“不贷、不压贷、留贷”。随后,力帆控股也向相关媒体证实,力帆正在积极化解债务危机,同时也在积极偿付非银行债务(此前被信托拖欠)。
相关分析人士认为,成立债务委员会的目的是为了让银行一致行动,对力帆的债务进行整体规划。但在目前的情况下,相关银行似乎无法以一致行动人的身份规划力帆目前的债务。
汽车预言家查询后发现,力帆控股并未披露自己的银行债务,但从力帆此前的披露来看,至少有25家银行在为力帆提供信贷支持。力帆股份债券2019半年报显示,截至2019上半年,力帆股份及银行贷款12782亿元,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10486万元。
上述报告显示,多达25家银行向力帆提供了授信,总金额为654.38+025.66亿元,而未使用额度仅为4.5亿元。其中,重庆本地银行仅有重庆银行和三峡银行相关分行。
据接近力帆的相关人士透露,上述授信是在2018年中期至2019年中期达成的,大部分是重庆市相关部门授予的。目的是通过授信解决力帆资金短缺,帮助力帆渡过难关。
然而高达6543.8+025亿的信贷并没有让力帆回血,走出困境。2065438+2009全年,力帆实现营收74亿元,同比下降32.3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6.8亿元,同期利润2.52亿元。2020年第一季度营收5.6亿元,同比下滑74.8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654.38+0.97亿元,而同期亏损0.97亿元,亏损进一步扩大。
虽然重庆当地给予力帆足够的支持和时间,但大部分位于省外的银行似乎对重庆此前协调的相关内容并不感兴趣。大部分债权债务到期后,力帆未能让银行看到希望,相关债权转为催收,这也是债委会未能如期化解债务的深层次原因,分析人士表示。
“无论是银行还是地方政府,其实都做了应该做的事情,但力帆的情况之复杂,确实超出了外界的想象”,重庆当地一位消息人士对《汽车预言家》表示。
在这样的背景下,力帆控股的破产重组,其实就是在外部救助失败的情况下,力帆选择了最后一搏的案例。根据力帆股份发布的公告,破产重整是力帆控股以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为由,向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法院”)申请司法重整。
“企业破产的官方文件非常严格”,该专业人士对《汽车预言家》表示。如果破产重整是债权人请求的,那么正式文件会表述为债权人向法院提出破产重整。“这次破产重整,很明显是力帆控股主动的。”
汽车先知在力帆股份10 7月发布的相关资料中看到,在债权人向法院提交的破产重整意见中,力帆实业销售、力帆金融租赁、力帆摩托车产销均提出了对力帆控股进行破产重整的要求。
一方面母公司向法院提交破产重整申请,另一方面非控股力帆债权公司向法院提交破产重整。债务人和债务人一致决定向法院提交破产重整。相关观察人士大胆猜测,力帆已经意识到,借助债委会和外部援助,很难让力帆走出困境。也许唯一的办法就是刮骨疗毒,抛开债务,重新开始。“这次破产重整其实是尹明善经营的一次自救行动,但这次自救充满了最后一搏的味道”。
但也有人对力帆最后一战的自救行动表示担忧。“且不说在市场环境的变化下,力帆是否有可能改善经营,破产重整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业内观察人士表示,力帆股份涉及大量债权债务,梳理债务可能需要耗费巨大的时间。一旦重组失败,力帆股份将无可挽回地进入最后的破产清算环节。
本文来自车家作者汽车之家,不代表汽车之家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