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几个当代名人的成功案例,我每个加5分。
但是,马云的创业经历告诉我们,没钱也可以创业,也可以创造伟大的事业。
马云有过三次创业经历,刚开始也没多少钱。
第一次:创办海博翻译社。
马云之所以要办翻译社,主要基于三点考虑:1。当时杭州很多外贸公司需要大量专职或兼职的外语翻译;2.他这方面订单太多,真的忙不过来;当时杭州还没有专业的翻译机构。
很多人只是有想法,从来不行动。但马云只要一有想法,就立刻行动。当时是1992。马云曾是杭州电子科技学院的一名年轻教师。他28岁,工作了4年。他的月薪不到100元。但是没钱不是问题。他找了几个合伙人一起创业,成立了杭州第一家专业翻译机构。
创业之初,也是举步维艰。第一个月,翻译社的收入全部去了700元,当时的月租是2400元。于是好心的同事朋友劝马云不要再鬼混了,连几个合伙人的信心都动摇了。但是马云没有想过放弃。为了维持翻译社的生存,马云开始卖内衣、礼品、药品等小商品,像很多业务员一样到处推销。他受到羞辱,被人看不起。
三年来,翻译社靠马云推销这些杂货生存。从65438到0995,翻译社开始盈利。现在,海博翻译机构已经成为杭州最大的专业翻译机构。虽然不能和今天的阿里巴巴相比,但海博翻译社对马云的创业经历功不可没。
海博翻译社给马云最大的启发是:永不放弃。
没有钱,只要你永不放弃,你就能成功。
第二次:创办中国黄页
中国黄页是中国第一个网站,虽然极其粗糙。网站的建立是因为马云在美国的一次经历。1995年初,马云在西雅图拜访了一个朋友的互联网公司,亲眼看到了互联网的神奇。他立刻意识到互联网未来的巨大发展前景,立刻决定回国做互联网。
创业之初,马云还没有钱,所有的家当只有6000元。于是他卖掉了海博翻译社的办公家具,向亲戚朋友借钱,凑足了8万元。再加上两个朋友的投资,一个* * *才65438+万元。对于一个互联网公司来说,区区6.5438亿+实在寒酸。
很多人说你玩不过几百万的互联网公司。还有人说,今天的环境和马云创办中国黄页的时候完全不一样。当时654.38+万元还可以,现在肯定不行。我说,都是借口。说这种话的人,这辈子不可能有多大成就,因为他们看到的都是困难。
对于中国黄页来说,成立初期,资金确实是最大的问题。由于开支大,业务少,最差的时候,公司银行账户里只有200元现金。但马云凭着一往无前的精神,克服了种种困难,把营业额从零变成了几百万。
当然,中国黄页后来被杭州电信收购了。但是我觉得中国黄页在马云手里还是成功的。
第三次:创立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无疑是中国互联网史上的奇迹,是马云和他的团队创造的。
但是阿里巴巴创业的时候,钱不多,50万,是18个人拼凑的。50万,都是他们的钱。然而,就是这50万,马云却喊出了这样的宣言:我们要打造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跻身全球十大网站!
那就是1999。1999期间,中国互联网进入白热化状态。国外风险投资人疯狂投资中国互联网公司,互联网公司也疯狂烧钱。50万元对于新浪、搜狐、网易这样的大型门户网站来说,只是一笔不小的广告费。阿里巴巴的起步相当艰难。大家工资才500块,公司开支恨不得用一半。出门上班,发扬“出门基本靠走路”的精神,很少打车。据说有一次,大家出去买东西,东西很多。实在没办法了,他们只好打车。路上大家都向出租车招手,来了一辆桑塔纳,就摆摆手不坐了。他们一直坐到一辆李霞来,因为李霞的每公里费用比桑塔纳便宜,2块钱。
阿里巴巴曾经因为资金的问题,几乎难以为继。
八年过去了。
2007年6月6日,165438+阿里巴巴在港交所上市,市值200亿美元,成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马云和他的创业团队创造了中国互联网史上最大的奇迹。
想在中国创业的人,大部分都是一样的。他们晚上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他们比马云聪明多了,能想出很多创业的好点子,但从来没有实施过。因为他们有太多的借口和理由。
“我没钱。”他们都这么认为。
所以,他们继续过着平庸的生活。
今天,我看了于在2008年北京大学开学典礼上的演讲。在他演讲的最后,余说了这样一番话,这使我特别感动。他说:
人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但有的人过得很伟大,有的人过得很琐碎。如果我们有一个伟大的理想和一颗善良的心,我们就能把许多琐碎的日子堆积起来,变成伟大的生活。但是如果你每天都很平庸,没有理想,从现在开始就停止进步,那么你人生的日子永远都是一堆琐碎的事情。
看完之后,你还会为自己创业找借口没有资金或者别的什么吗?你要做的是:想到了,马上去做!
云,只要你努力,世界上就没有你做不到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