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买公司股票有什么好处?分两种情况分析。
那么员工买自己公司的股票会有什么样的体验呢?这个题目要分两种情况,不同情况下的体验是完全不同的。
1.通过员工持股计划购买的限制性股票
一些上市公司有员工持股计划,即通过发行新股或从二级市场回购股票,然后出售给员工。
一般来说,通过员工持股计划买的股票是可以赚钱的,这也是为什么员工持股计划不对所有员工开放的原因。
只有符合工作年限、绩效考核等一定条件的人才有资格参与,可购买的股份数量有限。公司会根据员工的行政级别和工作表现设定可购买的员工股份数量上限。
员工持股计划有两个目的。一是鼓励员工继续努力。毕竟持有公司股份后,就和公司成了利益共同体。公司业绩好,股价上涨,个人财产也增加。
二是奖励优秀员工,这是员工持股计划的核心目的。员工持股计划的诚意有多大,取决于股票购买价格。
我们以格力电器为例。去年年中,格力电器推出了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符合条件的参与者可以以27元左右的价格购买格力电器的股票。要知道,员工持股计划推出时,格力电器的股价在50元附近。即使最近几个月格力电器跌了不少,股价也维持在40元左右。
这样的员工持股计划是有诚意的,有资格参与的人就算借钱也会买。
对了,格力电器的老总董明珠女士在这个员工持股计划中最多可以买3000万股。如果她全额买入,她将立即在充裕的数字中浮动1亿元。
2.二级市场的自我交易
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和运气找到这样的便宜货,也不是所有上市公司的员工持股计划都能像格力电器这样有诚意。
有些上市公司也会搞员工持股计划,但是股价和市场价相差不大,买了股票也拿不到多少收益。一般职工股都有一年的锁定期,即一年内不能出售。如果员工股的价格与当时的市场价相差不大,一年后公司股价下跌,可能导致参与者亏损。
这个员工持股计划不算诚意,比较正规,和在二级市场买自己公司的股票没太大区别。
好的员工持股计划,一般人是参与不了的。即使有,也因为职位级别较低,买不了多少,所以主要在二级市场买股票。
二级市场的买卖,和你是不是公司员工没关系。和其他投资者一样,想赚多少就赚多少,是否赚钱完全取决于投资水平。
其实员工自己在二级市场买股票并不常见,因为作为内部人,员工或多或少掌握了公司内部的事情,这些信息是不会公开的。
你可以思考这个问题。如果你知道一件商品存在隐性缺陷,你还会以市场价购买吗?很明显,我不想。只有当商品打折时,我才能占便宜。
此外,内部员工接触到大量信息,但其真实性受到质疑。我见过很多内部员工在听到公司要合并重组的消息后,购买自己公司的股份。结果半天没动静,最后被困在里面。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大部分内部员工的级别都不高,他们接触到的所谓“内部信息”根本不可靠。可能只是老板们在开会的时候随便提了个建议,马上就被否决了。但消息经过层层传递,换到基层员工手中。
不正确、不完整的消息让内部员工贸然买入自己公司的股票,结果比散户还要惨。有了这个教训,很多人宁愿不买上市公司的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