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创业公司管理的初级阶段在于管理人,其次才是管理战略发展?

第一阶段是自主创业的前两三年,这确实是一个“有用”的时期。实际对应的管理方式通常是产品研发和营销。这也是开发中最难的部分。绝大多数企业之所以死,是因为找不到一个符合销售市场刚性需求的产品,或者是因为这个产品没有相应的商业运营模式,再大的市场和用户都没有办法转化为现金。

此时此刻,一个合格的CEO必须管理好方法产品的定位和产品研发的流程,能够由区域精英团队牵头品牌推广,找到合适的产品、服务和商业运营模式,打造关键的竞争壁垒。很多从大企业出去创业的人,对销售市场不够敏感,没有从零开始的工作经验,通常在这个阶段会受到很大的挫折。而懂商品、懂技术或者懂某个行业的创始人、CEO都可以出类拔萃。

第二步,自己创业2到5年,一般来说,企业已经摸索出了基本的产品和业务运营模式,产品系列也逐渐丰富多彩,需要在垂直领域拓展市场。企业业务规模增大,各个工作部门逐渐完善,CEO的工作职责转变为对人的管理。此时此刻,CEO的工作职责必须立即改变,通常是从最初的具体管理事物(产品技术和市场营销)转变为管理人和创建智能管理系统。寻找各方面优秀的专业人才来代替CEO的具体项目风险管理,需要同事更加专业和独立。CEO不一定是垂直专业能力最高的人。

但对于快速成长的企业来说,问题是精英团队忙着打仗,对于细节的管理问题也被公司的快速发展掩盖了。在后来的企业发展中,一些问题逐渐显现出来。这就需要CEO在受挫后不断总结自己的问题。

第三个环节是公司发展4-5年后在该领域的相对市场份额基本确立,但在新兴行业,由于技术变革,CEO必须对企业的战略管理进行迭代更新。技术的更新换代速度一般是3-5年。比如2010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之后,比如近年来社交网络的诞生和智能产品对机器人行业的普及,规定公司的产品形态和匹配的商业运营模式不断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