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报告的阅读和分析包括哪些内容?

1,传统的成本分析报表

传统的成本报告分析是指根据成本的构成要素进行分析。企业的费用有多种分类方法。在会计上,费用分为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和期间费用,其中前两者构成企业的产品成本。因此,成本报表分析按成本构成可分为产品成本分析和期间成本分析。

(1)产品成本分析内容。产品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间接制造费用,是产品销售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产品成本分析对降低企业材料消耗、节约人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产品成本分析可以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入手:静态分析主要分析各成本项目在产品总成本中所占的比重,找出规避成本管理的关键项目。动态分析主要是用科学的方法分析产品成本的增减和各种影响因素对产品成本的影响程度,找出降低产品成本的有效途径。

(2)期间费用的分析内容。企业的期间费用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期间费用全部由当期损益承担,对企业的损益有直接影响。期间成本的分析主要采用比较法和构成比法。

一般先采用比较法,将当期的实际期间费用与企业的计划进行比较,了解期间费用的变动情况,分析期间费用的计划完成情况。

运用构成比例法分析期间费用时,以总费用为基础,分别将各项费用与总费用进行比较,找出各项费用所占的比例,确定影响总费用的关键项目,作为企业管理的关键环节。

2、成本报告的专项分析

随着现代成本管理方法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成本分析的内容不再局限于传统成本分析的范围。有许多专门的成本分析侧重于某种成本管理方法或某一类成本,如标准成本分析和作业成本分析。

(1)标准成本分析。标准成本分析是指将实际成本数与标准数进行比较,找出标准成本差异。本文分析了标准成本差异产生的原因,从而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企业效益。

(2)作业成本分析。作业成本分析是企业采用作业成本法时成本分析的内容。作业成本法是指以作业为间接费用分配的对象来归集和分配费用的一种方法。

这种分析方法侧重于对作业链的分析和评价,以期改进并使企业获得竞争力。作业成本分析以作业成本管理为基础,涉及整个作业链。

扩展数据

一般程序

(一)首先占有信息,掌握企业的实际情况。

为了系统全面地分析成本报告,需要有详细的资料,包括成本报告数据和其他相关的计划和统计。此外,还要深入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进行必要的审查和整理,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只有分析客观相关的数据,才能得出正确的、有指导意义的结论。

(二)从总体评价所有产品成本计划和各种成本计划(预算)的完成情况开始分析。

成本报告分析是从对所有产品成本计划和各种成本计划(预算)完成情况的总体评价入手,然后对影响计划完成情况的因素进行逐步深入细致的分析,从复杂的影响因素中找出问题进行进一步分析。如重点产品的单位成本、重点成本项目或费用项目进行详细分析。

(三)确定影响成本指标变化的因素,找出起决定性作用的主要因素。

在分析成本指标实际偏离计划的过程中,要研究确定影响成本指标变化的各种因素,根据不同的特点进行分类,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定量确定各种因素的影响程度,然后通过比较找出起决定作用的主要因素。

(D)找出各种因素变化的真正原因,采取措施降低成本。

深入研究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生产技术、生产组织和管理的变化,找出各种因素变化的真实原因,从而采取措施挖掘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潜力。

(五)从战略和发展的角度评价企业的工作。

在市场经济下,评价一个企业的工作质量,不仅要分析企业是否实现了自己的目标,还要看竞争对手,分析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是否有优势。另外,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是一个连续的运动过程,不能用静态的观点来分析,要用发展的观点来分析。

企业要立足当前,放眼未来,正确处理短期经济利益和长期经济利益的关系,防止只追求短期经济利益的短期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