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金融机构的主要类型有

金融机构是指从事金融业的金融中介机构,是金融体系的一部分。金融业包括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等行业。

金融机构包括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同时也指贷款机构,向客户财务周转的公司提供贷款,利率相对高于银行,但由于不需要复杂的文件证明,客户贷款更方便。

金融机构分类

根据不同的标准,金融机构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1,按地位和功能分为四类:

第一类,中央银行,中国的中央银行就是中国人民银行。

第二类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包括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村镇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和城市信用合作社。

第三类是非银行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国有和股份制保险公司、证券公司(投行)、财务公司和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

第四类是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外资、侨资、中外合资金融机构。

2.根据金融机构的经营状况,可分为金融监管机构和受监管的金融企业。例如,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是代表国家行使金融监管权力的机构,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其他所有金融企业都必须接受它们的监督和管理。

3.根据能否接受公众存款,可分为存款类金融机构和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类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以存款的形式向公众借贷,如商业银行、储蓄贷款协会、合作储蓄银行和信用合作社。保险公司、信托金融机构、政策性银行和各类证券公司、财务公司等非存款类金融机构不得吸收公众储蓄存款。

4.根据是否承担国家政策性融资任务,可分为政策性金融机构和非政策性金融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是指由政府投资,按照政府的意图和计划从事金融活动的机构。非政策性金融机构不承担国家政策性融资任务。

5、根据是否属于银行体系,可分为银行金融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按出资的国家性质,可分为内资金融机构、外资金融机构和合资金融机构;按国别也可分为国内金融机构、国外金融机构和国际金融机构。

中国分类

2010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金融机构代码》(以下简称代码),从宏观层面统一了我国金融机构的分类标准,首次明确了我国金融机构的范围,明确了各类金融机构的具体构成,规范了金融机构的统计编码方式和方法。

代码中的金融机构分类:

货币当局

1,中国人民银行;

2.国家外汇管理局。

监察机构

1,中国银行保监会;

2.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银行存款金融机构

1,银行;

2.城市信用合作社(含合作社);

3.农村信用合作社(含合作社);

4.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

5.金融公司。

银行业非存款金融机构

1,信托公司;

2.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3.金融租赁公司;

4.汽车金融公司;

5.贷款公司;

6.货币经纪公司。

证券金融机构

1,证券公司;

2.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

3.期货公司;

4.投资咨询公司。

保险金融机构

1,财产保险公司;

2.人寿保险公司;

3.再保险公司;

4.保险资产管理公司;

5.保险经纪公司;

6.保险机构;

7.保险损失评估公司;

8.企业年金。

交易和结算金融机构

1,交换;

2.登记结算机构。

金融控股公司

1,中央金融控股公司;

2.其他金融控股公司。

新兴金融企业

1,小贷公司;

2.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

3.综合金融服务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