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欣的太阳路先锋
——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山东太阳纸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红欣2005年8月底,美国国际纸业在中国苦苦寻找了四年,考察了多家造纸企业,最终做出了与中国太阳纸业联手,结成战略合作伙伴的选择。许多媒体将此次合作评价为中外造纸结合的经典案例,成为中国造纸国际化战略的方向。90年代以来,太阳纸业呈现出跨越式发展的良好态势,两年一个大台阶,三年一个高峰。世纪之初,它的“领航者”李红欣计划跨越一座新的山峰,作为开创新事业的新起点——创建百亿企业,打造百年企业。他把目光投向了世界造纸的前沿。如何融入国际造纸环境,与国际造纸竞争,从而创造中国民营造纸进入国际市场的奇迹!李红欣是一个奇迹创造者!20年来,李红欣带领孙仁把一个从废墟上起家的村办小厂,变成了拥有7000名员工、总资产60亿元、年生产能力654.38+0.3万吨的大型造纸企业。主要产品为高档包装纸、高档工业原纸、高档文化办公用纸等三大系列654.38+0.50品种。20多年来,他们一直走在造纸行业的前列,他们走出了一条振兴民族工业的道路。2005年,太阳纸业将完成产量165438+万吨,实现销售收入55亿元,利税6.6亿元。经济效益在国内同行业中名列前茅。企业先后荣获“中国造纸十大最佳经济效益企业”、“全国最佳经济效益企业”、“八五功勋企业”、“AAA级信誉优秀企业”、“全国文明乡镇企业”、“山东省水污染防治先进单位”、“山东省百强知名企业集团”等称号。历史的一幕仿佛就发生在昨天。1997年7月26日,山东太阳纸业集团彩旗飘扬,欢歌笑语,国家经贸委批准的第二批“双加”技改项目全面竣工。剪彩仪式刚结束,刚出国订货几天的李红欣匆匆赶到现场,让在场的干部大吃一惊。在几分钟后召开的中层以上干部紧急会议上,他透露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国外几大财团带着6543.8+00多亿的雄厚资金来华抢滩,在南方某造纸厂投资35万吨高档涂布纸板生产线,正在洽谈中。在日本,他毅然决然地辞掉日本客人安排的旅行活动,坐了一夜的飞机,然后换乘火车马不停蹄地赶回公司,就是为了召集大家研究如何快速作战。1996年3月,他在美国亚特兰大参观米德纸业公司时,偶然发现了一条高档涂布牛皮纸板生产线。他知道中国这种纸都是进口的,光是这一项,国家每年就花了不少外汇。回到公司后,他召开了一次会议来研究这个项目。李红欣没想到的是,他的意见被否决了。时隔一年,造纸市场风云突变,几个国外财团正在南方建设超大型造纸基地。再按兵不动,就有被淘汰的危险。于是,7月27日一大早,彻夜未眠的李红欣带着启动高档涂布白纸板项目的想法,到公司中高级干部会议上进行学习。但还是有人认为,654.38+万吨涂布纸板生产线刚刚上马,很多造纸厂都倒掉了,没必要冒这么大的风险。深呼吸。李红欣与大家一起分析了造纸行业的形势,并语重心长地说:“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错过一次,就失去一个市场。我们今天不去,明天别人去,我们就不会再赶上了。”市场就像一个战场。只有抓住主动权,才能步步前进,错失商机,只能走向失败。权衡利弊,分析得失,着眼未来,勇于开拓。李红欣以他冷静睿智、超前开拓的意识说服了所有人。10 10月1日,投资5亿元、年产10万吨的高档涂布牛皮卡纸生产线破土动工。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作为一个现代企业家,不仅要有敢于站出来迎接挑战、大胆决策的勇气,还要有坚持科学求实的态度、慎思慎行的高超品质。李红欣以非凡的思维,寻求一个又一个发展机遇。他根据自身的经济走势和国内外市场信息,以强烈的竞争意识、风险意识、创新意识和开拓意识,迅速做出灵敏的反应和准确的判断。一次次抓住机遇,一次次发展壮大自己,直到走在中国乡镇企业的前列。1985年春天,李红欣根据自己掌握的经济信息和国内外市场形势,毅然淘汰了刚刚在市场上流行起来的包装纸,推出了第二种纸箱板,在全厂引起了轩然大波。有人说他在鬼混,有人说他不满足,甚至有人从创业的时候就提着一口大锅去李红欣的办公室,闻起来“忆苦思甜”。李红欣建议他们说:“地球每天都在转。如果你总是在一个支点上,你可能会被撬起来。只有找到更多的支点,才能站住脚。”到这一年年底,3号纸箱板风靡全国,人们对李红欣做出如此果断决定的魄力和勇气印象深刻。然后他着眼于国际先进的造纸技术,投资2亿多元开发热转印原纸、蜡原纸、扑克牌面纸,让这个濒临倒闭的小厂焕发了生机。时代的列车进入九十年代。1992年春天,一位来自中国南方的演讲老人,像一位威武的春风,翻开了中国经济发展史上最迷人的一页。由于其深远的影响和深远的意义,中国人民将永远记住这个春天。几乎在第一时间,李红欣迅速回应:机遇呼唤发展;伟大的发展需要伟大的思想。时间不等人,造纸厂要坚定不移地走发展之路。小发展,只能一直跟着别人,逃不了被淘汰的命运;大发展就会在竞争中占得先机,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他毅然放弃了稳健的滚动积累发展模式,做出了快速扩张发展的决定。这一年,他带着图案,跑到上海和北京找资料。最后他把目光投向了广东东莞,和中南有限公司谈合资项目,后来邀请对方去工厂参观。中南公司的代表被李红欣严格的管理和企业光明的发展前景所吸引,决定加入该项目。从1992到1993,涌现出4家与美、加、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合资企业:1992年8月,成立程心公司,注册资本70万美元,主要生产经营书写纸、铜原纸、电脑打印纸;1993年2月,孙公司成立,注册资本872.8万美元,主要生产经营涂布白纸板等高档包装纸;1993年3月枫叶公司成立,注册资金90万美元,主要生产经营高档静电复印纸;1993年8月,金鹰公司成立,注册资金20万美元,主要生产经营高档涂布牛皮纸产品。这次与国际资本的融合,共引进外资2860万美元,因其期权准、科技含量高,成为企业的“朝阳”产业。其产品不仅畅销全国各地,还进入了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面对机遇,李红欣总是深情地注视着它。面对竞争,李红欣依靠企业家的勇气来顺势而为。1997年排除一切干扰,兼并兖州兴隆造纸厂;1999年兼并嘉祥造纸厂、裕泰造纸厂,收购兖州热电厂;还投资15400万元上马了年产1800 kW/h的电厂;投资5亿元,年产65438+万吨高档涂布牛皮卡纸生产线投产。2002年,李红欣再出大手笔,太阳纸业与香港建辉公司联手,在广东东莞建设国内最先进的涂布包装纸板生产基地。2003年投资654.38+0.08亿元建设年产30万吨高档白卡纸项目,企业成为中国名副其实的包装纸大王。2004年,投资6亿元的年产20万吨高档信息纸顺利投产;今年8月,投资8.5亿元的年产30万吨高级铜版纸项目再次试车成功。一个又一个大项目,一笔又一笔大生意,李宏相信,自己不懈的奋斗精神和卓越的管理能力,带领孙仁不断取得企业发展的新天地。目前,太阳纸业在涂布白纸板、涂布白纸板等高档包装纸板行业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并与世界先进水平保持同步,为太阳纸业成为国际化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参与国际纸业竞争奠定了坚实基础。经过十几年的风风雨雨,太阳纸业曲折的发展历程使清醒地认识到,现代科学技术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基本因素。要使企业在市场发展中站稳脚跟,立于不败之地,关键是要有现代高科技科学技术,用新的、优秀的产品争夺市场,参与竞争。他认为,市场的竞争是科技产品质量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只有“聚集人才”,企业才能蓬勃发展。李红欣常说,“争天下者必先争人,夺市场者必先夺人;发展靠人才,繁荣靠科技。在市场竞争中,谁有人才,谁就有创业的基础。”所以他求贤若渴,渴望人才,广纳贤才,不拘一格,大胆使用,关心爱护。1992年是企业规模、水平、技术改造最红火的一年。今年3月,当他听说华丰造纸厂法定代表人李世刚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后,立即赶到浙江杭州聘请李世刚担任顾问。前两次,李世刚觉得思想上不舒服。李红欣并没有气馁。得知李世刚有丰富的造纸管理经验,是涂布白纸板设计和生产的专家,第四次邀请。李士刚被李红欣的精神所感动,立即收拾行李,和李红欣一起来到公司。李红欣对李世刚的邀请在造纸行业广为流传。为此,来自全国各地的许多造纸专家和工程师来到李红欣。张玉坤是其中之一。她曾是上海造纸研究所的高级工程师。十年前,李红欣经常去千里之外的上海向她请教造纸的方法。退休后,她想都没想就跑到了兖州。目的是为了见那个向自己和他的造纸厂求教的年轻人。谁知,这位在造纸行业干了40多年的老人,一眼就舍不得离开。李红欣对待专家就像对待客人一样,专家也乐于为企业做出贡献。去年6月18日,67岁的张玉坤突然收到一张去日本的机票。当她发现是李红欣亲自安排的时候,她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她从未向任何人提起过她有两个儿子住在日本。虽然子女多次要求她在日本安度晚年,但她都拒绝了。细心的李红欣从上海一家造纸厂的厂长那里得知了这个秘密,并亲自把他送上了飞机。十天后,老张曼玉琨再次出现在李红欣面前。她说:“我不能没有我们的公司。”谁有人才,谁就有明天的市场。当湖南轻工业学院的6名学生来到总公司时,他亲自为他们安排了煤气灶、电视等用品。天气冷的时候,他先给锅炉房打电话给工程技术人员送暖气;他们的生日蛋糕都是李红欣亲自书写,在加工厂定做的。李红欣牢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他常说市场竞争就是产品科技实力的竞争。多年来,李红欣紧紧围绕市场,实施有效的“人才战略”和“名牌战略”,以“人才战略”为驱动,不断加大科技投入,不断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提高新产品的科技质量和附加值,打造了自己的“名牌产品”,使太阳纸业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了主动权和决胜权。为了寻找人才,李红欣先后跑遍了265、438+0高校和科研单位,以优越的条件和优厚的待遇引进各层次的技术和优秀人才。目前公司拥有大专以上学历3861人,高中级技术职称456人。几经风雨,几经春秋,太阳纸业依靠技术和人才,使企业一步步走出十几年前濒临倒闭的困境,成为行业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近年来,企业先生创造了2个优秀产品,2个省级产品,6个国内空白产品,3个产品获得中国国际纸业博览会金奖。作为一名全国两会代表,李红欣感到自己身上的担子很重。他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造纸行业是一个污染大户,但李红欣从社会效益的角度出发,将环保作为企业的“生命工程”,坚持环保“三同时”,不折不扣地按照国家治理标准完善污水处理设施。1996年9月,投资258万元的分酸木质素水处理设施拆除时,在公司领导班子会议上大家意见无法统一,有人建议凑合几年。然而,李红欣说:“在环境保护方面,我们不应该害怕花钱。我们应该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着眼于子孙后代。”他亲自举起锤子砸了过去。在场的很多员工都流下了眼泪,这毕竟是他们用汗水换来的!他在七个方案中选了一个,上了碱木素水处理系统,建了中段废水处理工程,在五个厂区设立了五个高标准的污水处理中心。从1989到2005年的十年间,太阳纸业投入6亿多元治理污染项目,使污水排放全部达标,受到各级人大代表、地方政府和群众的好评。李红欣认为,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当地人的支持。他从企业提取了300多万元,为附近的村庄修柏油路,建自来水澡堂,为老百姓做了许多好事。他还非常重视家乡的教育和其他公益事业,向当地学校捐款超过1万元。从654.38+0.996开始,他在兖州市设立“孙杯奖学金”,鼓励学生为国家和人民努力学习。他牢记人民的重托,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密切联系选民和选举单位,倾听选民的意见、愿望和要求,积极参政议政,从人民利益出发,向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60余条,充分发挥了人民代表的作用。太阳纸业是李红欣带领30个农民兄弟艰苦创业发展起来的,所以他一直把“艰苦朴素”作为企业精神。作为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李红欣掌握着一定的权力,但他从不滥用职权,更不会以权谋私。他清正廉洁,秉公办事,以诚为本,以德为先,这已成为他的为人之道。李红欣无私的奉献精神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充分展示了* * *人的气节。李红欣走过了一条崎岖的道路,太阳纸业也走过了一条崎岖的道路。李红欣走过了一条成功的道路,太阳纸业也走过了一条成功的道路。然而,李红欣并没有被它陶醉。他知道前面的路会崎岖不平,甚至更长。他知道,延伸的路永远没有尽头。他知道,未来的成功需要更加努力,也需要投入更多的努力...他更多考虑的是太阳纸业更美好的明天。他的目标是到2010年浆纸达到260万吨,销售收入15亿元,谱写中国造纸最优美动听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