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的“外包商”软通动力IPO,40%的资金用于建造房屋。
作者|刘大方
编辑李一鸣
来源|马也财经
“收到软通动力的offer,华为外包,应届毕业生,值得去吗?”
“我也想去大工厂。我已经外包3年了。再见……”
自“出道”以来,作为国内知名的IT外包公司,各大社交平台上对软软电源的讨论颇多,最近又有在创业板上市的消息。
今年2月,软通动力创业板IPO申请获得受理,中信建投证券作为保荐人,拟上市融资35亿元。9月3日,软通动力向深交所创业板提交了招股书草案,目前已成功举行。
其实早在2010和12,软通动力就在美股上市了。然而,仅仅4年后,公司因业绩下滑,股价暴跌,选择私有化退市。之后,其三次寻求借壳回归均告失败。2016、2017、2019年,公司拟通过万通科技、紫光学大、翔龙电气借壳重组上市,最终均被终止。
三起三落之后,软通动力毫不留情地开始了第四次资本运作,这一次选择了独立IPO。这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你为什么这么急着上市?
作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提供商,软通动力的主要业务是为通信设备、互联网服务、金融、高科技和制造业的客户提供端到端的软件和数字技术服务以及数字化运营服务。用更通俗的话来说,其实就是做IT外包服务。
在IT外包服务领域,软通动力是老牌玩家。招股书显示,成立于2005年10月4日,165438。根据国内IT咨询机构赛迪顾问的报告,到2018年,软通动力在中国IT外包市场竞争力(开发能力和市场地位的综合比较)排名第二。
在其背后,还有一批奢侈品股东,包括云峰启泰、春华秋实、陈达创投、宏图长城等知名私募。云峰启泰持股3.89%,为第七大股东。爱奇查显示,云峰启泰背后,阿里巴巴出资比例为34.18%,马云持股39.75438+0%的上海云峰新创股权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也是其普通合伙人。
2018年至2020年,软通动力主营业务收入分别达到8108万元、1058万元和1298100万元,近三年复合增长率为26.53%。其中,“软件和数字技术服务”分别实现营收77.27亿元、99.53亿元和654.38+0.21.88亿元,成为绝对的营收支柱。
来源:招股说明书
虽然从事的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但IT外包是人力资源密集型行业,软通动力的商业模式仍然是靠密集的人力资源驱动。招股书显示,2018年至2020年,公司R&D投资占营收的比例分别为6.22%、7.89%和6.61%,而主营业务成本(占营业成本的99%以上)占比分别为91.06%和96544%。对于公司来说,员工薪酬是最重要的运营成本。
从本次IPO拟募集资金的投向来看,软通动力拟募集35亿元投资6个项目,其中6543.8+0.99亿元用于交付中心的新建和扩建项目。行业数字化转型产品及解决方案项目作为公司主营业务,募集资金金额排名第三,拟投入5.6亿元。
来源:招股说明书
在交付中心新建和扩建项目的费用中,房屋建筑费用达到6543.8+3.74亿元。这样,作为一家即将在创业板上市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提供商”,公司近40%的募投项目都是用来建房的。
来源:招股说明书
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公司在对深交所第三次问询函的回复中,对招股书中创业板的定位部分进行了修改:删除了“区块链、5G、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信息安全”等披露内容,进一步补充了促进新旧产业融合的具体介绍。
招股书显示,公司自2018开始扭亏为盈。2018年至2020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139万元、10605万元、13亿元。这一业绩的主要增长点来自软件和数字技术服务业务,三年内占主营业务收入的90%以上。同时,整体主营业务毛利率保持上升,2065438年至2020年分别为24.3%、26.87%、27.22%。
来源:招股说明书
总体来看,公司营收和利润双双持续上升,业绩亮眼。这背后,华为、阿里等大厂客户功不可没。招股书显示,公司主要客户为华为、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和中国银行。其中,华为占公司营业收入的50%以上,连续四年为其最大客户。
来源:招股说明书
有了这么重要的收入来源,软通动力自然需要大力维护。软通动力表示,在本次IPO和募资项目中实施新的和扩大的交付中心后,公司对华为的服务能力将进一步增强,这可能导致公司对华为的销售收入进一步增加。但另一方面也会提高客户集中度,“可能会给公司经营带来一定风险。”
自中美贸易战开打以来,华为一直被美国商务部列入“实体名单”。目前,软通动力与华为的业务合作稳定且持续增长。不过软通动力也表示,“如果摩擦加剧,可能导致华为减少公司相关服务的采购,使得公司存在销售收入大幅波动的风险。”
上市对软通动力来说一度有点“迫在眉睫”。招股书显示,软通动力已与约36家机构股东签署了上市相关对赌协议。如果没有完成2020年底申请上市的目标,公司需要赎回其股份:赎回价格的计算方法是将股东的投资价格加上每年的单利10%。
但由于监管层对a股上市“对赌协议”的要求,今年以来,创业板IPO项目陆续收到清理“对赌协议”和履行披露义务的通知。软通动力的赌压终于告一段落。
招股书显示,今年4月,公司和刘天文(软通动力实际控制人)与上述35名股东重新签订了对赌终止协议。根据新的对赌终止协议,包括对赌条款在内的特别条款自公司向交易所提交上市申请材料之日起终止,在任何情况下不再生效。此外,公司、刘天文、舟山长通签署的对赌终止协议,在公司上市申请未被受理或撤回、上市申请未通过的情况下,将重新生效,但不涉及软通动力回购股份。
现在,随着软通动力申请科技创新板IPO,剩下的对赌协议问题已经清理完毕。摆脱股东压力,轻装上阵。成功过会后,就离正式上市不远了。你看好它的未来吗?
你对IT外包了解多少?在留言区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