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测标高?详细公式是什么?什么是海拔?

方法1:

用水准仪,先回看读数,即把塔尺放在已知标高的水准点上,读出读数(记为回看读数);然后将塔尺放在待测点上,读取读数(记为正读)。公式为:后视点的高程+后读数-前读数=你要测量的点的高程。

方法二:

用全站仪,不同的是测量时要设置仪器高度和棱镜高度,然后用同样的方法测量后向读数和前向读数。公式为:后视点仰角-后读数+前读数。

仰角:地面上一点到水平面的垂直距离。可分为绝对标高(即海拔高度)和假定标高(距假定水平面的垂直距离,即相对高度)。

扩展数据:

高程测量常用的方法有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和气压水准测量。?[1]?静力水准测量法,偶尔使用,主要用于跨海峡传递高程。例如,在欧洲水准网中,包括英国和法国之间的静力水准路线,以及丹麦和瑞典之间的静力水准路线。

(1)水准测量是确定两点高差的主要方法,也是最精密的方法,主要用于建立国家或区域高程控制网。

(2)三角高程测量是确定两点高差的简便方法,不受地形条件限制,高程传递快,但精度低于水准测量。它主要用于计算大型场所的标高。

(3)气压高程测量是根据大气压力随高度变化的规律,通过测量两点之间的气压差来计算高程的方法。

精度低于水准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主要用于丘陵山区测量。

根据基准面选择的不同,高程分为绝对高程和相对高程。

1绝对高程

绝对高程:指零点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统一规定的基准面的高程。我国规定青岛附近黄海夏季平均海平面为高程零点。计算出的高程称为绝对高程。除总平面图外,一般采用相对标高,即以地面层以外的地面层作为相对标高的零点。

2相对高度

相对标高:标高的起点是建筑首层主地面的高度,计算出来的标高称为相对标高。

①建筑立面

建筑立面:相对立面中,任何包含装饰层厚度的立面称为建筑立面,写在构件的装饰标高上。

②结构标高结构标高:在相对标高中,凡是不包括装饰层厚度的标高称为结构标高,写在构件的底部,是构件的安装或施工高度。结构标高分为结构底标高和结构顶标高。

一般在建筑施工图中标注建筑标高(但往往在屋顶平面图中标注结构标高),在结构施工图中标注结构标高。

注意事项:

(1)总平面图中室外平整场地的标高符号为涂黑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标高编号写在符号的右上方或右上方。

(2)底层平面图室内主地面零标高标注为0.000。零点以下的标高为负标高,标高号前加“-”,如-0.450。高于零点的标高为正标高,标高号前可以省略“+”号,如3.000。

(3)在标准平面图中,同一位置可以同时标注几个立面。

(4)立面符号的尖端应指向标注的高度位置,尖端可以向上也可以向下。

(5)标高单位:米。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海拔?百度百科-身高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