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忠:金融科技的未来和首都北京的机遇
当今世界,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正在孕育兴起,深刻影响着全球经济和政治发展格局。各行各业都在经历着全新的变革,金融科技日新月异,点燃了全球金融竞争的新火种。
目前,我们正处于金融转型的时代,过去金融机构的资产规模、分支机构数量、业务市场份额已经不再是成功的保障因素。对未来趋势的洞察和对这种趋势的把握能力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实,金融机构和互联网公司、制造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没有区别。他们都需要具备超越竞争对手获得客户的能力,对客户有更深入的了解,及时全面地为客户提供所需的产品和服务。一般来说,卖白菜和卖理财的业务逻辑本质上是一样的,只不过后者需要金融牌照。
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金融科技基础设施的完善将是未来的核心竞争力。正如高铁、高速公路的建设能力推动了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的奇迹般增长。目前,数据是最核心的经济资源,收集、处理和应用数据的平台已经成为基础设施。这些金融科技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将决定国家和地区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要建设适应未来社会的金融科技基础设施,必须回答谁来规划、谁来建设、谁来运营、谁来应用这些基本问题。
从理论上讲,基础设施规划需要具有前瞻性、全面性、公平性和权威性。所有的社会基础设施都应该是“顶层”的,金融科技基础设施也不例外,需要统一规划,整体设计。政府拥有最全面的社会规划信息,应建立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规划局”,对地区和国家基础设施进行全面规划,平衡社会各界利益,制定公平公正的数据资源分配和使用方案,让金融基础设施从规划之初就有正确的导向。
政府不可能什么都做基础设施建设。就像造桥修路一样,国家不可能生产水泥和钢材,组织施工队。为了明确政府与市场的责任边界,有效推进金融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必须有专业化、市场化的机构积极参与。建设的过程要思想开放,“术业有专攻”,要聚集各方面的资源和技术。在政策层面,政府制定建设标准和使用规范,是项目的“监督者”和“接受者”;在实施上,要充分利用各类市场机构和科技企业的专业经验和人才,在金融领域又快又好地搭建一条“路”和一座“桥”。
两千年前,齐国的管子在《废物论》中一针见血,说“人廉则可罚,尊则无用”。意思是真正重要的日常生活必需品,比如粮食、丝绸,一定要便宜,而一些华而不实、无用的奢侈品,比如珍珠、玉石,可以贵,否则社会就会出大问题。同理,数据和信息已经成为社会的核心经济资源,要降低整个社会的经济运行成本,就必须保证低成本。社会基础设施不能归个体企业私有,也不应该以追求个体平台的盈利和股东收入的增长为目的。如果任由平台企业垄断数据价格,将会导致整个社会经济效率的降低和整体社会福利的下降。早在春秋时期,管仲就已经主张政府应该建立关山海这样的专营机构,对盐、铁等特殊行业进行直接管理。同样,金融科技基础设施作为管理社会核心经济资源的平台,兼具经济和社会属性,应由具有公信力和公益性的机构来管理,或由“政府+市场”来运营,以降低数据和信息的社会成本,消除“数据黑箱”。
纵观历史,科技革命往往起到扶危济困的作用。农业革命后,原本处于弱势地位的脑力劳动者超过了狩猎和捕食的体力劳动者;工业革命后,拥有核心科技技能的白领已经超过了拥有传统手工技能的蓝领;信息革命后,中小企业和普通大众,金融服务中的弱势群体,将是金融科技创新和金融科技基础设施发展的主要受益者。这就好比一个城市的公共交通、水、电、气设施,由政府规划,商业公司建设,公益企业运营,最终由公众享用。
北京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和全国金融管理中心,在发展数字经济方面具有许多独特优势。
第一个优势是财务强。北京作为全国金融管理中心,是全国金融管理部门、大型金融机构、重要金融基础设施和国际金融组织所在地。据相关统计,北京拥有超过170万亿的金融资产,超过全国金融资产的一半,持牌金融法人机构超过900家,居全国首位。第二个优势是技术优越。北京作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中国乃至全球科技创新资源最集中的城市之一,连续三年蝉联全球科研城市第一;全市范围的研究与开发。d资金投入强度保持在6%左右,超过纽约、柏林等国际知名创新城市;累计获得的国家科技奖约占全国的30%。第三个好处是人才多。北京有科研院所和教育机构,两院院士占50%,师生近1万人。精英人才横跨各行各业,承担了大量国家重大、重点科研项目和产业化项目。第四个优点是基础好。近年来,在大数据行动计划和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1 3”政策体系的推动下,北京市完成了政务数据的汇聚,服务能力不断加强,创新应用亮点频频出现。
基于上述优势,近年来,北京市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坚持国际一流一流标准,加快发展数字经济,逐步成为中国数字化发展进程中的创新引领者和产业先行者。据统计,2020年,北京数字经济总量将超过1.44万亿元,占GDP比重超过40%。在8月2日开幕的2021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上,北京还发布了全球首个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发展“蓝图”,明确提出积极打造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瞄准世界前沿技术和未来发展的战略需求,让数字技术的创新活力得到充分释放,数据资源要素的潜力得到充分激发,数字赋能特大城市的治理得到充分展现,数据驱动的城市示范辐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其中,我们认为,推动数据要素市场改革是非常关键的。
很多人认为,没有数据交易,我们还在每天使用数据,数据还有使用价值。为什么一定要推动数据流沟通和交易,建设数据要素市场?我想先讲一个小故事来回答这个问题。90年代中期,我在财政部工作,宿舍在公主坟。当时中国没有房地产市场,企业和公务员的房子都是分配的。月租很便宜,但是没有产权。当时中国城市家庭的主要资产基本都是储蓄存款,一般只有几万到几十万元。我去美国留学后,看到耶鲁教授的房子都是几十万美元,心想这么贵的房子估计这辈子都买不起了。
但1998年,我国开始了房地产改革,房屋产权明晰,房地产市场发展,房屋资源成为资产。再加上金融工具的介入,每个人都可以把房产作为消费和旅游的信用抵押,彻底改变了国人的财富水平和资产观念。现在北京三环有一套公寓可以价值百万甚至上千万。回头看看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的房子,很便宜。
这种价值挖掘的变化是不可想象的,影响深远。通过核心要素的改革,中国家庭的资产和财富一下子跃居世界前列,颠覆了中产家庭的整个生活方式。仔细想想,这种巨变不是五加二、白加黑的结果,而是通过经济要素市场改革释放出的巨大能量。原理很简单,就是通过确认和交易,把一种只有使用价值而没有财富价值的住房资源,变成一种家庭可以分配和变现的财富资产,然后通过金融创新提供住房抵押贷款等金融产品,把这种资产变成可以用于企业经营和生活投资的生产性资本。正是这种要素市场改革为中国经济增长创造了巨大的动力。
同样,目前的数据作为核心要素资源,具有普遍使用价值,但资产属性并未得到充分体现。只有实现了确认、流通和交易,社会资源才会转化为可量化的数字资产,进而通过进一步的金融创新,演变为生产性的数字资本,真正释放其内在价值。我们认为,从原始数字资源到数字资产再到数字资本的不断演进,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目标,也将为未来中国经济增长提供强大的资本来源。这才是真正的供给侧改革。
北京金控集团自2018成立以来,紧紧围绕首都“四个中心”建设,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牢记金融初心和国企使命,坚持“服务人民生活、服务首都发展、服务国家战略”的金融价值观,致力于打造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金融投资控股平台和科技驱动、面向未来的智慧金融服务体系。以金融科技为核心驱动力,努力实现普惠金融和科技金融的国家创新引领,提升首都金融业竞争力,助力北京“两个区域”建设。
一是以持牌金融机构股权管理为基础,快速搭建万亿级国有金融资本管理运营平台。围绕优化市属国有金融资源布局,坚持金融机构股权管理主业,大力拓展牌照资源。先后成为北京农商行、中信建投证券的第一大股东。2020年底,联合JD.COM、小米等在京大型互联网公司,发起成立全国第二家个人征信机构——朴道郑新公司,成为征信行业发展的新标杆。成立北京资产管理公司,获得全国首批单户法人不良贷款转让和个人不良贷款试点资格。积极推进北京融资担保基金投资集团发展,统筹北京政策性担保资源,强化普惠金融服务。通过对银行、证券、期货等金融机构的股权管理,积极搭建市级国有金融资本管理平台。
二是以投资基金体系为抓手,服务“四个中心”建设,构建首都金融稳定发展基金体系。围绕“稳定”和“发展”两大主题,突出中部地区、城区和国内外的战略协调,进行多元化投资战略布局,服务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首先,我们将帮助北京建设“两区”,在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支持和指导下开展人民币跨境使用创新国家试点,设立国际人民币投贷基金,创新人民币境外直接投资和人民币境外贷款业务,重点支持资本企业对外合作和转型升级,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新格局提供金融支持。同时,加强区域企业合作,组建北京金彩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设立北京金融科技基础设施产业基金,积极推进文化发展基金工作,推进首都“四个”中心建设。
三是以金融科技为大脑,构建技术驱动、面向未来的多层次智能金融服务体系。在这方面,我们建立了一个双层架构。
在金融科技基础层面,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金融科技,构建涵盖大数据、征信、支付、数字资产交易的金融科技基础设施“四梁天”。成立国内首家普惠金融大数据公司,承担全市政府数据输出到金融领域的“统一接口”功能,实现金融大数据的统一准入退出、制度化管理和创新性社会应用。拓展金融大数据资源应用,建立全面、动态、多维的个人、家庭、企业金融信息数据库,完善首都金融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成立京云企业征信平台和公园道征信公司,成为全国首家同时拥有企业和个人征信牌照的机构,打造覆盖全社会的征信平台,推动北京“信用之都”建设。探索建设具有北京特色的便捷支付平台,提升公共服务体验,努力打造智慧城市“超级入口”。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有限公司由JD.COM、微芯研究院和科技型企业发起成立,旨在培育数据交易市场,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打造国内领先的数据交易基础设施和重要的国际数据跨境交易枢纽。
在普惠金融应用层,围绕首都中小企业特点和普惠金融发展目标,打造普惠金融服务企业、家庭、个人“三大支柱”。在服务企业方面,针对小微企业融资“信用风险高、交易成本高、服务效率低”的痛点,建设并上线了全国首个小微企业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为小微企业提供多元化、多层次、全方位、全周期的综合金融服务,取得了积极成效,成为疫情期间小微企业的“白衣天使”。目前平台注册企业近4.7万家,对接融资需求超过1.3亿元。在个人服务方面,着力提升居民生活、出行、医疗、教育等方面的便利性。,并成立北京惠民数码分公司,承担“北京通”、“冬奥通”运营,积极搭建服务首都市民的综合性社会金融服务平台。通过整合社保、政务、生活、金融等功能,提升居民生活、出行、医疗、教育等各方面的便利性,努力打造全国最好的民生一卡通,助力首都智慧城市建设。
总之,在数字经济时代,北京金控集团将积极抓住“两个区域”建设的机遇,在金融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普惠金融服务发展等方面继续先行先试,助力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两个区域”、数字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京津冀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