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哪些高原铁路?

美国:

“Cambris-Tortek风景铁路”,位于新墨西哥州的Chama和科罗拉多州的Antonito之间。1925,可以是世界上最高的铁路(最高点海拔3050米左右)。铁路建于1880。淘金热时期,铁路曾经承载了无数淘金者和他们的梦想。北美最长的窄轨铁路现在已经被转移到其他工作岗位,并被列为美国的国家历史景观。

玻利维亚:

玻利维亚第一条铁路诞生于18的90年代。铁路的开通给当地带来了繁荣,来自当地、北美、欧洲和亚洲的“淘金者”纷纷涌向这里。但是后来公路和航空业的发展,使得铁路运输业陷入低谷。尽管政府投入巨资购买技术先进的机车,但铁路运营仍“入不敷出”。20世纪90年代,玻利维亚政府将铁路私有化,并出售给两家智利和美国公司。但由于高原铁路管理不善,维护运营成本高,智利公司陆续关闭了一些主要铁路线。

肯尼亚:

1891年,英国殖民者为了加快掠夺资源,修建了一条从印度洋的蒙巴萨海峡到乌干达的铁路。这条宽度只有1米的窄轨铁路,依然蜿蜒在东非平缓的高原上。当年,铁路修到一半时,筑路工人在一条小河边建起了营地。这条河曾被在此放牧的马赛人称为“内罗毕”,意为“凉水”。这个营地就是著名的“东非小巴黎”——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的前身。

东非铁路自西向东横贯乌干达和肯尼亚,途经乌干达首都坎帕拉、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等两国主要城市,穿越海拔1000-2000米的东非高原,抵达肯尼亚在印度洋上的最大港口蒙巴萨。

内罗毕到蒙巴萨只有一趟客运列车,每周一、三、五晚上从内罗毕出发,周二、四、周日早上从蒙巴萨返回。这种古代火车有三等车厢,一等车厢和二等车厢是卧铺,三等车厢是座位。火车票不贵,二等座车厢150元左右,还提供免费的晚餐和早餐。

东非高原的空气清澈,乘客可以很容易地看到狮子、猎豹等野生动物,还有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由于东非铁路是单线铁路,公交车不时停下来让路是常有的事。

事实上,不仅仅是火车晚点,东非高原上的百年铁路也面临着诸多困难。由于管理不善,缺乏资金,许多过时的设备不能及时更新,应该淘汰的老旧机车还在线路上运行。这影响了铁路运力,也埋下了很多安全隐患,导致脱轨、停运等事故。此外,由于近年来燃料和钢材价格上涨,铁路的运营成本也在增加,效益受到很大影响。目前,肯尼亚和乌干达政府正在采取一些措施,包括重组,改造东非铁路。

巴西:

巴西的铁路建设始于1854,至今已有150年的历史。根据2001的统计,巴西的运输能力分布如下:公路占59%,铁路占19%,水路占17%,管道运输占4.7%,航空运输占0.3%。巴西政府的目标是在未来5年内将铁路运力提升至35%,达到2694亿吨公里。2003年为1855亿吨公里,约占全国运输能力的23%。

巴西铁路网最初归国家所有,由联邦铁路公司(RFFSA)经营和管理。1992年,联邦政府以473/92号法令宣布实施铁路私有化,私有化期限为30年,可延长30年。铁路私有化后,联邦铁路公司于2月7日清算解散,1999。为了有效管理水路运输和陆路运输,2001年6月5日,政府以法律10.233的形式成立了国家运输政策整合委员会、国家陆路运输局(ANTT)、国家水运局、国家交通基础设施局等单位。

目前,巴西铁路网总长度为29798公里,铁路系统从业人员总数为21269人,拥有1587台机车和55472节车厢。

铁路网以货运为主,客运能力有限。全国27个州中,只有11个州首府有客运服务。客货两用的铁路只有三条:1,从维多利亚港到贝洛奥里藏特的南方铁路,属于淡水河谷公司,年客运量165438+万人次;2.淡水河谷公司所属的北部铁路从圣路易斯港到卡拉加斯矿,年客运量超过40万人次;3.从巴拉那港到南部地区库里蒂巴市的客运铁路。还有四条观光铁路,即:圣若昂-德尔赖/蒂朗登特斯、Trem da Serra Gaúcha、Trem da Estrada Real-paraíba do Sul/cavarú和Trem do Pantanal。

铁路总长度与土地面积的比值指数显示,巴西仅相当于中国的55%,加拿大的40%,墨西哥的32%,美国的12%。日本的国土面积仅与圣保罗相当,但却拥有和巴西一样长的铁路网。美国只比巴西大9.65%,但铁路网总长度是巴西的14倍,美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王国。

更何况,承担巴西60%以上运输能力的高速公路网,目前有80%左右都很差或极差,交通联系严重制约了巴西的经济发展。

为了解决交通瓶颈问题,巴西政府最近制定了铁路网中期计划。规划的主要内容是完善铁路网结构,包括铁路安全系统、铁路提速、市郊交通、公路铁路立交桥、房屋拆迁和铁路沿线居民安置等。预计五年投资12亿雷亚尔,当年计划投资27亿雷亚尔。此外,还计划投资50亿雷亚尔,根据目前参议院正在审议的“国家和私营企业联合投资计划(PPP)”扩建铁路。由铁路承运商组成的铁路运输协会(ANFT)也计划在未来5年投资50亿雷亚尔购买机车和车厢,并建设货场和铁路专用线。

蒙古:

连接中俄的蒙铁正线全长1,110公里,在中国端附近与二连浩特-扎门乌德边防站相连,在俄罗斯端与瑙什基-苏赫巴托边防站相连。蒙内铁路是欧亚国际铁路干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欧亚的最快铁路运输路线。

近年来,蒙古铁路货运量快速增长。2004年运输1405.4万吨,其中在途480万吨,比上年增长33%。2005年,承载能力预计将达到2000万吨。为满足日益增长的中俄中欧陆路运输需求,蒙古国铁路局积极提升基础设施和服务能力。

通过采用现代化的管理和运营系统以及先进的机械设备,蒙古铁路局的运输服务能力显著提高。货运周期由6.11天缩短至2.8天,列车平均速度提高至38公里/小时,装车时间由25小时缩短至17.5小时。通过将单列车数量从36列增加到71列,使单列车装载能力从2600吨快速提升到6000吨。2005年,蒙古铁路局新建了6个铁路枢纽,并将18站台的发车线延长至1250米,以适应更长、更重的现代列车。

蒙古国面积1531000平方公里,人口约240万。蒙古位于中亚,与中国和俄罗斯联邦接壤。铁路运输在蒙古交通运输业中占主导地位。蒙古国铁路运营总里程1815km,其中正线1110km与中国和俄罗斯相连。蒙古铁路是连接欧亚大陆的三条陆路中最短的一条。其总里程比叶卡捷琳堡经满洲里至大连港的航线短748km,比哈萨克斯坦至连云港的航线短513km。

蒙古国和中国早在1956就全面开通了铁路服务。两国在各个领域有着友好的贸易往来,双方的合作关系不断加强。自20世纪90年代蒙古国实行自由市场经济以来,中国已成为蒙古国铁路货运和客运的最大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