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大鹏证券内部人士详细告知。

大鹏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7月,1993。目前注册资本15亿元,为全国性综合类证券公司。44个行业和地区的股东中不乏有实力的上市公司或集团公司。高度分散的股权结构为大鹏证券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公司在全国大中城市设有30家证券营业部。截止2001,65438+2,31,公司总资产13亿余元,净资产22亿余元。

因严重资不抵债,2006年6月24日,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布大鹏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破产还债。该公司成为国内首家通过司法程序破产的经纪公司。

与大多数券商的国资背景不同,大鹏证券从成立之初就带有浓厚的民营色彩,所以它

成败与许卫国主席的个人命运息息相关。事实证明,从最初的意气风发到后来的谵妄虚无,尽管许卫国一直标榜“理念”和“改革”,但他仍然没能摆脱委托理财的致命运作模式——集中持股。在“公司治理”、“激励机制”、“金融控股”的华丽辞藻下,许卫国的失败并无特别之处。

《疯狂钢琴》

年仅41岁的许卫国是业内颇具争议的人物。与他们有交往或称他们真诚朴实,好学有思想;或者傲慢,着魔。

许卫国,1964出生于湖南岳阳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先在华中科技大学学习计算机专业,后在武汉大学获得会计学硕士学位,后在武汉大学在职学习获得政治经济学博士学位。1988年,24岁的许卫国南下深圳寻梦。先是在深圳一家会计事务所工作。1990参与筹建深圳国际证券投资基金部。到她3月1993离职时,已经是副总经理了。

此后,许卫国和基金部的9名同事离职创业,先是参与长城证券的筹建,后又筹备大鹏证券的筹建。第一批十个人是大鹏证券的企业家,核心人物包括大鹏证券的两位总经理陈宇萍和张永恒。

1993年6月,大鹏证券获准成立,注册资本654380亿元。发起人包括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系统的三家公司。值得注意的是,与此同时,两家新成立的民营企业——深圳市兆富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兆富)和深圳市金策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策)成为了大鹏的股东。工商登记资料显示,兆富成立时的办公地址是电子科技大厦,也就是大鹏证券最早的中电商务办公地址,法人代表一直是许卫国本人。外界一直怀疑许卫国是金策的实际控制人。兆福加上金策实际上是大鹏的最大股东。

大鹏证券从此起步,逐步发展成为全国性券商。9月1995增资5亿元,10月8日1996,165438搬至深市地标建筑王迪大厦八楼。

1998年,突然离开深圳去美国,知情人说徐打官司逃跑了。后来,许卫国提起这段经历,经常称自己是一次西方之旅,获得了哈佛商学院高级管理课程的文凭。许卫国赴美后,大鹏内部发生多起风波,留在大鹏的总经理陈宇萍坚决捍卫许卫国的利益。后来,许卫国回到大鹏重新掌权,任命陈宇萍为大鹏副董事长。2001,与深圳电视台一名主持人结婚,陈被安排出国定居。

从65438到0999,股市由熊转牛,大鹏证券成为全国十大知名券商之一,也是最早进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的券商之一。当时,大鹏还发起成立了大成基金管理公司,并在首届高交会上独家承办了“高科技创投论坛”,可谓风光无限的一刻。

2000年5月,大鹏证券增资扩股至654.38+0.5亿元,44家企业成为大鹏证券股东。从股权结构来看,这44家股东股权极其分散,前12名股东持股比例为4.4%(含招福和金策)。许卫国说,“分散的股权结构可以避免大股东绝对控制带来的治理风险。大鹏证券坚持股东分散原则,保护各股东的权益及其相对稳定性,防止个别大股东操纵公司决策层。”事实上,对这一安排更有说服力的解读是,许卫国通过这一安排继续牢牢控制大鹏证券,既筹集资金自用,又防止其失势。

巨大的成功难免让人坐卧云端。正如一位熟悉许卫国的内部人士所说,迅速而偶然的成功让人感觉像“一架疯狂的钢琴,以为所有的音符都是自己弹的(在马克思主义中)”。显然,为了寻找精神支撑,信奉《易经》,其言必称玄。2000年,许卫国专门在山东大学设立了大鹏易学基金,每年都在山东大学讲学。

此外,许卫国将他的个人喜好应用到公司管理中。他对外称之为“大鹏”的卦象是“眼之卦”,《易经》说“目满,火上,泽下,字美亮,柔上,理当正”。据此,徐认为,大鹏吉祥人,尽管饱受非议,只会越来越强。不仅如此,营业部的选址和合作伙伴的选择都要经过许卫国的占卜。此外,许卫国曾要求公司总裁张永恒改名为张永恒,并要求公司财务总监吴小秧更吴小秧。

这些后来都被大鹏员工斥为“妖魔化管理”。

随着大鹏的快速扩张,如何保持对大鹏的控制权一直是许卫国面临的最大挑战。大鹏未来如何留住人心,也是许卫国关心的问题。这些都使得管理层和员工持股成为许卫国想要解决的核心问题。2000年完成增资扩股后,大鹏随即启动控股公司计划。

2001年8月9日,大鹏控股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6.3亿元,法定代表人许卫国。大鹏证券工会委员会(以下简称大鹏工会)出资2亿元(其中大鹏证券出资865,438+0.64万元),占股365,438+0.7%。大鹏证券原股东深圳市兆富投资有限公司和深圳市金策实业有限公司分别占股65,438+05%和65,438+02%,其他股东均为。

2001年8月25日,大鹏证券股东会通过股权转让决议。大鹏证券原股东兆富投资和湖南湘能电力有限公司分别将其控制的大鹏证券全部股权转让给大鹏控股,加上其他股东的部分股权转让,大鹏控股收购大鹏证券20%的股份,成为大鹏证券最大单一股东。

经过这种安排,许卫国通过大鹏控股间接控制了大鹏证券,从而可以曲线实现高管和员工的持股计划。从外部审计来看,大鹏工会的2亿元经费确实到位了。四川亚通的审计报告显示,除大鹏证券垫付外,当时大鹏证券员工及高管通过大鹏工会缴纳的款项,约有一半来自于从公司利润中提取的员工奖励基金,一半来自于银行贷款,到去年年底基本还清。许卫国出资600万元,张永恒出资500万元。大鹏控股的出资和工商注册已经完成,但据《财经》了解,此举从未获得证监会正式批准。

此后,大鹏控股架构下又增加了几家子公司:2000年9月成立大鹏创投(大鹏控股占50%);2000年,大鹏网络5438+065438+10月成立(大鹏控股占99.4%);2002年3月成立大鹏资产管理公司(大鹏控股95%),2001年7月与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等公司成立大鹏出版有限公司、大鹏国际。

大鹏控股叫“金融控股”,但并没有所谓的“金融控股”。上述公司虽独立于大鹏证券,但仍以大鹏证券为核心,各公司均有资金委托返还大鹏证券。比如大鹏创投至少有3亿元委托大鹏证券理财。同时,这些公司也成为大鹏证券变相获得银行贷款的渠道。

审计报告显示,大鹏控股向中国建设银行借款6,543.8+0亿元,大鹏证券以折合人民币6,543.8+0.2亿元的外币存款提供质押担保。大鹏投资策划有限公司(大鹏证券工会下属公司)向兴业银行借款4000万元,大鹏证券以账面价值约7000万元的房产提供抵押担保;大鹏控股向光大银行借款2亿元,由持股50%的大鹏创投资提供担保;其控股子公司大鹏网络向光大银行借款5000万元,同样由大鹏控股担保。

大鹏控股的实际作用之一就是曲线MBO,而这次MBO是因为大鹏证券的绝境而以绝望告终。许卫国本人在2004年6月向《财经》表达了“对不起职工股东”的意思。年底受托前不久,大鹏资产管理公司回购了原员工持有的大鹏控股股份,股价不明。大鹏资产管理公司购买股权的资金来源也不得而知。

金融控股结构只是许卫国众多“改革措施”中的一项。

近年来,大鹏推出的改革层出不穷,因此有“大鹏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的评论

这充分反映了许卫国在经营理念上的困惑。徐曾提出管理信息化、决策透明化、业务国际化、客户全球化、服务品牌化的“五化”方向,但缺乏切实可行的贯彻实施方案。

许卫国曾聘请摩根士丹利的前任汪潮涌担任大鹏国际CEO,曾聘请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郎咸平担任大鹏证券研究所所长,年薪超过百万元。但是这些措施收效甚微,很快就因为各种原因结束了。

2002年4月,许卫国在上海召开的董事会上正式提出了大鹏证券的发展战略:定位为金融产品销售,将营业部转型为FC培训平台和金融产品销售终端,形成遍布全国的金融销售网络,成立合资的融资服务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这个改革想法得到了董事会的批准。但由于没有获得证监会的批准,大鹏原本准备在全国范围内设立证券投资服务场所,但设立20多次后一直没有开展。

大鹏证券的“战略转型”如火如荼。紧接着在实施过程中,引起了大鹏内部的严重震动,大量人员流失,内部失控,上海营业部卷款潜逃,这一切都发生在2002年以后。这对公司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2001大鹏控股成立后,许卫国仅担任大鹏证券董事长,并辞去大鹏证券总裁职务。此后,大鹏证券换了三四任总裁,但每一任都不长,牢牢掌握实际控制权的始终是许卫国。甚至有一种极端的观点,认为所有的总统都只是许卫国的傀儡,这就是为什么每个总统都不能继续任职。也有批评说许卫国在人事任免上任人唯亲,只重视老乡和同学。

2003年初,大鹏证券的一位员工在公司论坛上发表了一篇颇有影响的文章《大鹏,你抛弃了谁》,一针见血地指出:“形成目前局面的因素只有一个,那就是公司管理层缺乏对权力的约束机制。”“由于领导权威和意志不可侵犯,大鹏只能在自己的极左路线指引下越走越远。”

和员工一样,许多有机构背景的股东认为,许卫国应该为大鹏的深度困境承担主要责任。但由于股东中缺乏证券背景,徐下台后谁来执掌大局,拯救大鹏,成为一大难题。股东也开始怀疑大鹏资管业务损失惨重,徐本人是否有老鼠仓。根据股东举报,深圳证监局在2004年春节后派人到大鹏调查了几个月,至今没有公开结果。

缺乏有效的治理结构当然是大鹏飞不起来的原因,但这个券商“盛极而衰”的直接原因和其他券商没什么区别,还是委托理财和坐庄的失败。“你说不坐村里,就是坐村里。这说明概念和实际偏差太大了。”一位股东代表兼董事说。

从1999开始,大鹏证券一度用1100万元自营资金和1100万元委托理财资金,* * * 22亿元资金重仓持有龙腾科技(五矿发展股份有限公司,600058,原名龙腾科技),达到流通中最高持股比例(66.5%)。在1999“519报价”中,该股7元起步,2000年底以32元涨到最高价。2000年,该股为大鹏证券带来了8亿多元的浮盈。

尝到甜头的大鹏证券无法自拔。除了五矿发展,大鹏还持有国投资源(000826,原名ST袁遗)和广电网络(600831,原名ST黄河分公司)。大鹏证券最高峰时投资规模超过近60亿元,坐庄亏损是大鹏证券44亿元巨亏的最大部分。到被接手时,股票市值损失了20多亿元。此外还有累计融资成本和营业亏损近6543.8+0亿。

5438年6月+2005年10月,就在大鹏证券要被长江证券接管,即将清算的时候,有消息称许卫国以精神疾病为由拒绝配合监管部门的调查,再也没有回到深证总部。

5438年6月底+2005年10月,湖南长沙,传闻许卫国被发配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