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推动充电桩回归“风口”特来电拆分启动国内上市
10月30日,TELD母公司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已授权管理层启动分拆子公司TELD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TELD)并在国内证券交易所上市的筹备工作。
特里德指出,特别呼吁独立上市是优化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拆分上市后,不仅有利于特锐德更好地专注于智能制造业务的发展,也有利于推动特呼充电网络业务的战略布局和长远发展。同时,也将拓宽特来电的融资渠道,提高融资效率。目前,召开特别会议?81.2%的股份,拆分上市后,仍持有特招。
虽然拆分特来电后对母公司泰瑞德和特来电有很好的好处,但拆分也有风险。泰瑞德在公告中指出,2020年的经营业绩波动可能不符合拆分上市的硬性条件。根据《上市公司子公司境内上市试点若干规定》,被拆分子公司上市需要满足上市公司最近三个会计年度连续盈利,且最近三个会计年度扣除拟拆分子公司按权益实现的净利润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累计不低于6亿元的条件。
泰瑞德2020年三季报显示,6月5438-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9亿元,加上201.9亿元的净利润和201.8亿元的净利润,即使不扣除特别催缴的净利润,
在电信的持续盈利能力方面,电信在历年的年报中并没有全部披露,而是披露了电信的几家子公司的净利润。2019年,泰尔(天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太原泰尔新能源有限公司、武汉泰尔新能源有限公司实现净利润265619万元,2018年,这三家公司实现净利润464.79万元。对于TEX来说,三年的连续盈利可能已经满足了。
过去的一周,充电桩行业热闹非凡。除了特来电拆分上市,165438+10月26日,东风集团与国家电网签署合作协议,涉及充换电站、汽车匹配桩、充电桩互联互通、社区有序充电领域合作。同样在26日,特斯拉还将在上海建设充电桩生产工厂。小菊充电25日与金谷公司合作建设运营新能源汽车充电站。
事实上,从年初开始,充电桩行业已经重回“风口”。今年3月,中央政府提出加快新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作为七大新兴产业之一,是“新基础设施”的重点投资。随后在4月份,国家发改委产业发展司副司长蔡荣华在国新办联防联控机制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预计今年完成投资6543.8亿元,新建公共充电桩20万个左右,私人桩40万个,新建公共充电站4.8万个。
165438 10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了未来五年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目标。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新车总销量的20%左右。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将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同时,规划还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发展做出了规划,提出完善基础设施体系,加快充换电、加氢、信息通信、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
一系列政策利好让充电桩再次回到资本的视野,充电桩行业也迎来了新一轮的投资热潮。与此同时,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也在快速复苏。据中汽协统计,6月5438+00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6万辆,同比增长104.5%,成为当月中国汽车市场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6月5438+0至6月5438+00,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901万辆,同比降幅缩小至7.1%。
在“风口”下,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呈现复苏态势,尤其是2020年下半年。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统计,6-10期间,充电基础设施增量达到17.6万台,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增量呈上升趋势。
政策的利好和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回暖,似乎让充电桩行业回到了2015大规模扩张的时代。当初一批充电桩企业黯然离场,而一些坚守市场的充电桩企业已经实现盈利。充电桩行业在“风口”下如何发展,资本更加理性和谨慎的投资理念会把行业推向多高,可能还需要时间来给出答案。(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来自车家作者汽车之家,不代表汽车之家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