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企业内部控制?

企业内部控制的内容是对资金筹集、货币资金、实物资产、采购与支付、销售与收款、成本与费用、对外投资、工程项目、担保等经济业务活动进行控制。

企业可以从哪些方面开展内控工作?

(一)理顺清单,明确权责边界

企业要按照优化调整后的组织架构,依次理顺集团企业总部和子公司的审批流程,进一步明确集团和子公司的权责清单,组织编制集团和子公司的权责清单,从资金管理、投资管理、生产经营、招标采购、干部人事、薪酬绩效等30多项内容明确集团和子公司的权责。落实子公司的法人地位,赋予其应有的人权、行政权、财权和管理权,实现其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各子公司也制定或修订了本企业的权责清单,进一步建立了权责明确的管控体系。

(二)优化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不断优化和完善集团各部门的法人治理结构、管控模式和职能,提高经营管理效率,授权子公司按照法人治理结构运作,有效监管和防范风险点。按业务板块将集团下属子公司优化整合为5家一级子公司,并设置董事会、监事会或执行董事。集团班子成员还将根据工作需要担任子公司董事长、执行董事等领导职务,既满足了掌握情况的需要,又保证了子公司落实独立法人地位。

集团总部设立了党群工作部、行政部、人力资源部、战略投资部、财务部、审计部、法务部等六个职能部门,对部门职能进行了调整,在战略投资部增加了安全生产职能。根据分工,六大部门全面加强风险管控,提升集团整体管理水平。

(3)狠抓制度落实。

为了真正落实各项制度,集团编制了相关制度,组织全体员工原地学习。争取每一位员工都掌握和明确制度标准,提高对制度的认同度和遵守度,将制度理念渗透到日常行为中,提高执行制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将内部控制的要求和责任有效落实到每一个工作环节和岗位,实现权力运行的过程控制。

(4)推动完善制度建设。

企业要高度重视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出台各种规范性文件,涵盖生产经营和内部管理的各个方面,基本形成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同时,企业各子公司同步修改完善相关制度,确保集团制度满足各业务板块发展需求。

(五)加强监督检查。

增强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效果,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监督的作用,将检查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与内部审计工作结合起来,增强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力。加强制度和合同协议的合规性审核,每个制度和合同协议都经过审计部门和法律部门的审计,确保经营管理的合规性和合法性。

积极开展内控风险排查,根据部门和子公司的业务流程,检查实际执行情况是否与内控制度一致,经营管理的风险点是否得到有效控制,内控制度是否不完善等。通过内部控制检查和调查,稳步推进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增强抵御各类风险的能力,进一步提高集团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什么是企业内部控制?

企业内部控制,即内部控制,由公司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及全体员工实施,目的是合理保证公司经营管理的合法合规、资产的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的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公司发展战略。

企业内部控制的要素有哪些?

企业内部控制包括五个基本要素:风险评估、内部环境、信息与沟通、控制活动和内部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