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会计师职称案例2017:所得税

高级会计师职称案例2017:所得税

评估对象:所得税

北海股份为国内上市公司,所得税税率为33%。2007年6月5438+10月1日起,按照财政部“财会[2006]3号”文件要求执行新会计准则。假设北海公司2007年实现会计利润2300万元,以前年度不存在未弥补亏损,且该暂时性差异在可预见的未来很可能转回,用于抵扣该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很可能在未来年度取得。2007年发生了以下与所得税相关的事件:

1.2007 65438+2月31、北海公司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65438号-或有事项》的规定,将已售商品和产品的保修费用确认为预计负债。根据税法规定,产品保修费可以在实际支付时税前扣除。北海公司年末在资产负债表中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200万元。

2.5438年6月+2007年2月,北海公司向丁公司销售一批货物,含税收入11.7万元,货款未收到,形成应收账款。由于该笔应收账款很可能全部收回,北海公司未计提坏账准备。

3.2007年6月,北海公司从母公司购入一台大型设备作为固定资产,入账价值为1550万元,该设备在母公司的成本为12万元。北海公司按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预计使用年限5年,预计净残值50万元。假设税法规定,设备采用直线法折旧,可以在所得税前扣除。北海公司年末在资产负债表中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65,438+0.5万元。

4.2007年6月365438+2月31日,北海公司库存的10000000000元的部分商品价值严重减值,北海公司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50万元。

根据税法的规定,减值准备是不允许在税前扣除的,但实际发生损失时可以在税前扣除。

5.2007年6月5日65438+10月,北海公司购买600万元股份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2007年2月365438+10月,该股份的公允价值为640万元。北海公司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对该股票进行了公允价值计量,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根据税法规定,持有期间成本保持不变。

6.2007年6月5438+2月31,北海公司按权益法核算其合营公司C,确认投资收益1.6万元。根据税法规定,初始投资成本可以在税前扣除。假设北海公司能够控制该暂时性差异转回的时间,且该暂时性差异在可预见的未来转回的可能性不大。

要求

1.分析判断北海公司提供产品保修费产生的预计负债是否存在暂时性差异,并说明原因;并指出北海公司确认200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是否正确。

2.分析判断北海公司上述应收账款是否形成暂时性差异,并指出对资产负债表中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影响。

3.分析判断北海公司就上述固定资产事项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4.分析判断存货跌价准备是否存在暂时性差异;请指出是否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

5.分析判断交易性金融资产是否存在暂时性差异,并说明其对所得税的影响。

6.分析判断权益法确认的对联营企业投资对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影响。

分析提示

1.产品保修费用产生的预计负债为暂时性差异。原因: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65438号+08-所得税》,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2007年末,预计负债账面价值为200万元,计税基础为0,产生暂时性差异200万元。同时,新准则规定,根据暂时性差异对未来应纳税额的不同影响,暂时性差异可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是指在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的未来期间确定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应纳税额的暂时性差异。当一项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或一项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时,将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指在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在确定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可抵扣金额的暂时性差异。当一项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或者一项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时,将会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因此,上述预计负债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北海公司对预计负债对未来所得税影响的确认有误。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因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很可能在可预见的未来转回,且用于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很可能在未来年度取得。本事项要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200×33%=66(万元)。

2.2007年末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11.7万元,相关收入已计入应纳税所得额。以后收回应收账款时不需要纳税,故应收账款的计税依据为11.7万元。由于资产的账面价值等于资产的计税基础,所以两者之间不存在差异,不形成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不予确认。

3.北海公司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654,380,000+050,000元为固定资产对所得税的影响不正确。原因:

(1)计算该固定资产在2007年2月31日的账面价值。

2007年计提折旧=(1550-50)×(5/15)÷2 = 500÷2 = 250(万元)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1550-250=1300(万元)

固定资产计税依据= 1550-[(1550-50)÷5÷2]= 1550-150 = 1400(万元)。

由于资产账面价值为13万元,资产应纳税价值为14万元,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为14万元。

(2)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00×33%=33(万元)。

4.存货账面价值750万元(1000-250),存货计税基础1000万元,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250万元。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250×33%=82.5(万元)。

5.股票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以公允价值计价,账面价值640万元,计税依据600万元,二者差额形成暂时性差异。因为这种暂时性差异会使北海公司在以后确定应纳税所得额时产生应纳税额,属于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40×33%=13.2(万元)。

6.北海公司确认了关联企业的权益,增加了资产,但其计税依据是该项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从而形成了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65438号+08-所得税》,企业对与子公司、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投资相关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但是,除非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投资企业能够控制暂时性差异转回的时间;这种暂时的差异在可预见的未来不太可能逆转。因此,北海公司对其合营公司C投资相关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不应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