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工作总结农业局总结农业技术人员工作总结
近年来,我市始终把推进农业产业化作为农业经济建设的主线和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用产业化思路研究和指导农业农村经济工作,通过做强龙头企业、建基地、办订单、拓市场、强中介,使全市农业产业化不断向更高层次推进。
1,龙头企业持续增长。
在2003年荆州市农业龙头企业评选中,我们申报了10家企业,其中湖北王春华果汁有限公司、银达利米业公司、云起公司被评为荆州市农业龙头企业。上海王春华集团与加拿大万安利公司共同投资5000万元,新建年加工水果5万吨的浓缩果汁项目。该项目全面引进意大利橙汁加工技术和国际先进的橙汁加工生产线,是目前长江中上游最大、最现代化的果蔬汁加工基地。
2.市场中介组织发展迅速。
全市发展中介组织682个,年交易额4.3亿多元,网上农民135300人,面积712000亩。云起生猪产销协会、田歌鹅业产销协会、兴民黄姜协会、何洁食用菌产销协会、柑橘产销协会等行业将应运而生,带动全市产业发展。
松滋市柑橘产销协会成立于2002年,是全省第一个柑橘行业协会,我市是全省第一个实现柑橘行业协会管理的县市。三年来,全市新开发柑橘基地8万亩,协会提供种苗500多万株,每亩为农民提供技术培训100余次,发放光盘220张。苗木供应实行“协会采购、乡镇参与、专家签字、终身负责”,柑橘销售以协会为平台,以“主导销售、完善网络、统一价格、提高效率”为政策,大幅提升我市柑橘价格,惠及果农。去年,全市新增柑橘采后加工生产线6条,40吨柑橘成功出口北美。今年9月,由农业局主办、协会承办的“松滋市首届柑橘产销衔接会”成功召开。来自11省22个县市的57家客商参会,现场签订了柑橘销售合同,合同金额2200万元,解决了柑橘销售难题。
3.私人农场方兴未艾。
民营农场是近年来我市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农村经济组织。据统计,全市共有农场511个,面积33555亩,占全市种植面积的3.6%。累计投资41.29万元,年销售收入4426万元,辐射带动农户2667.5户,占农户总数的15.4户,带动农户建设基地20908亩,吸纳社会劳动力5660人,引进示范新品种105个,采用新技术48项。无论农场规模大小,都在适度规模经营、实用技术示范、强化市场主体地位、提高农业比较效益等方面发挥了先锋和引领作用。如我局退休局长刘神碧同志创办的华子种植有限公司,作为公司经营已有6年多,累计投资1多万元。目前拥有果林面积500亩,长期从业人员20人,正式从业人员7人,带动周边8个村发展优质水果2000多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