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战争”|谁能率先落地无人驾驶并规模化?
苗文宋豆豆
自动驾驶又“火”了。年底“大干一场”的百度,断臂求生、忍痛割爱的优步,以及将汽车提上日程、欲研发自动驾驶芯片的苹果,共同让自动驾驶行业重新回到公众视野。
65438年2月8日,在第二届百度Apollo生态大会上,百度Apollo公布了其在智能交通、智能车联、自动驾驶方面的技术研发,以及未来的落地应用计划。值得一提的是,百度Apollo发布了高级智能驾驶解决方案ANP(Apollo?导航?Pilot),即飞行员辅助驾驶,基于Apollo,国内唯一的L4纯视觉自动驾驶技术。由Lite制造。
需要注意的是,2014进入自动驾驶领域并推出“泰坦”计划的苹果,最近也再度发力。65438年2月9日,有媒体报道称,苹果正在与台积电合作开发自动驾驶汽车芯片,并探索在美国建立汽车组装厂。预计从2024年到2025年,“苹果?汽车将正式亮相。前一天,彭博表示,苹果已经任命了人工智能总监约翰·吉安安德烈亚斯(John Gianandrea)。Giannandrea)领导自动驾驶汽车部门,负责苹果自动驾驶系统的后续开发,该系统最终可能会用于苹果汽车。
有人欢欣鼓舞,有人暗暗难过。
美国东部时间65438年2月7日,全球共享出行巨头优步出售了其消失已久的自动驾驶子公司ATG(Advanced?技术?组).该交易预计将于明年第一季度完成,优步承诺向Aurora投资至少4亿美元。尴尬的是,去年4月,ATG估值72.5亿美元;目前,收购方Aurora对ATG的估值约为40亿美元。
近年来,自动驾驶作为智能化、网联化发展的高级形态,涌入了无数顶尖的技术和人才,吸引了无数的资本和客户。科技巨头、传统车企、初创企业频频发力,在汽车智能供给侧展开角逐,自动驾驶的“战争”已经打响。
进来的人群
“如果未来有某种趋势会在一定程度上彻底颠覆现有的价值分配,我们认为那一定是自动驾驶。”罗兰·贝格全球高级合伙人、大中华区副总裁郑伟说。
罗兰·贝格预测,2030年自动驾驶汽车终端系统的市场规模将达到5000亿元。其中芯片、传感器和软件算法是主要贡献者,市场规模预计分别达到6543.8+048亿元、6543.8+030.8亿元和9654.38+07亿元。
目前自动驾驶技术的开发企业主要分为三类:一是互联网科技巨头,包括谷歌、百度、华为、阿里;二是车企或汽车零部件厂商,包括通用、SAIC、长安等传统车企,以及新能源领域的造车新势力;第三,初创公司,如马骁智行、文远智行。
2月8日,65438百度发布了“乐高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将旗下智能驾驶和数码产品打包成智能驾驶、智能客舱、智能地图、智能云四大系列产品。百度集团副总裁、智能驾驶事业群总经理李振宇认为,自动驾驶能力将成为智能汽车的决胜点,无人驾驶将进入“快车道”。
值得注意的是,在自动驾驶逐渐落地的过程中,部分企业“曲线前进”,实现高等级自动驾驶的降维应用。阿波罗智家在本次大会上发布的高级智能驾驶解决方案ANP,基于国内唯一的L4纯视觉自动驾驶技术Apollo。由Lite打造,百度声称它是L4级自动驾驶技术的产品,发布到L2级辅助驾驶。
阿波罗?Lite具有光传感器、光算法、感知能力强的特点。全车配备10摄像头,360度全景感知,单卡GPU,不到30TOPs的运算能力。与只支持高速和城市环线的行业方案不同,ANP还可以在城市道路上使用。据了解,未来3-5年,Apollo智能驾驶产品预计量产搭载654.38+0万台。?
此前,百度和威马在AVP(自动化?男仆?泊车自主泊车)开展量产合作,逐步降低L4级自动驾驶技术的维度,推进高级自动驾驶功能和场景的量产,逐步将L2+-级自动驾驶成长为L4级自动驾驶。
此外,2月8日,65438广州黄埔联合百度Apollo正式推出全球最大的自动驾驶Maas平台,部署自动驾驶出租车、自动驾驶公交车、自动驾驶巡逻、自动驾驶工作车等四大车队。前日,北京向百度发出首批5辆无人驾驶路测(一期)通知。这是北京首次允许测试对象在开放道路上进行无人驾驶测试,百度Robotaxi迈向无人驾驶的步伐正在加快。据透露,百度将在未来三年内在全国30个城市运营Robotaxi。
除了百度,“不造车”的华为也在汽车智能化征程上频频发力。北京车展期间,华为展示了ADS自动驾驶解决方案;10年底,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品牌HI发布。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总裁王军介绍,HI Advanced Autopilot ADS是中国道路场景最好的高级自动驾驶系统,这种全栈解决方案设计通过了最高级别的ASIL?功能安全评估。基于L4自动驾驶架构,为L4-L2+自动驾驶提供全栈解决方案。此外,华为还布局了自动驾驶所需的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等产品。
相比科技公司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传统车企正在稳步加速布局。2020年广州车展,宝马自动驾驶辅助系统Pro亮相,可实现L2自动驾驶;通用增加了超?Cruise的宣传,首席执行官玛丽·博拉(Mary Bora)表示,到2023年,通用汽车计划将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的支出增加35%,达到270亿美元。对于国内车企来说,长安UNI-T搭载L3自动驾驶技术,具备量产条件;广汽Aion?LX配备L3自动驾驶;吉利计划2020年实现G-Pilot3.0的应用;比亚迪已经实现了L2+级别的自动驾驶。
造车新势力也在自动驾驶领域大踏步前进。蔚来发布了NOP导航辅助系统,可以实现在指定路径下,根据导航路线自动辅助驾驶的功能;小鹏推出NGP高速自主导航和驾驶,Xpeng Motors表示NGP与传统的?L2/L2.5?级别辅助驾驶功能,达到L3?水平自动驾驶的门槛;李最近透露,L4自动驾驶应用将于2022年实现。
华西证券表示,智能驾驶的浪潮已经到来。2020年,各大汽车厂商将陆续推出L3级智能驾驶汽车,L4级汽车预计在2021年陆续推出。华西证券坚定看好以传感器为代表的硬件行业和以高精地图、操作系统为代表的软件行业的爆发式增长。
在不久前举行的2020世界智能汽车大会上,业界预测2022年将是L4级自动驾驶汽车的元年,届时无人驾驶出租车改装L4级部件的费用将降至10万元。
融资热潮持续不减。
今年以来,国内外公开宣布的自驾融资事件近20起,融资总额近300亿元。据中国商业产业研究院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自动驾驶领域共发生13起投融资事件,涉及金额284亿元。下半年,自动驾驶融资热潮依然频频见诸报端。
165438+10月9日,自动驾驶卡车技术及运营公司马车科技宣布完成由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领投的新一轮65438美元+0.2亿美元股权融资。Won Che宣称,通过此轮融资,他们将加速L3级自动驾驶重型卡车的量产和商业运营。
同日,自动驾驶初创公司Pony.ai完成C轮融资,融资2.67亿美元,估值约53亿美元。
165438+10月10日,位于美国加州的自动驾驶送货公司Nuro宣布获得5亿美元C轮融资投资,融资后估值达到50亿美元。
165438+10月22日,重卡自动驾驶初创公司智驾科技正在完成新一轮融资,融资总额1亿美元,据悉已经获得6000万美元。这是继宇车科技之后,在重型卡车自动驾驶领域的又一笔近亿美元的投资。
165438+10月23日,自动驾驶汽车初创公司Gatik宣布成功获得2500万美元A轮融资,但未透露估值。
17年2月3日,2017成立的毫米波雷达公司“Lunewave”完成700万美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资金将用于推动其新型自动驾驶汽车雷达技术的商业化,并继续与Tier合作?1供应商合作制造雷达传感器。
投资人对自动驾驶趋之若鹜,自动驾驶技术相关行业的融资表现似乎也特别顺利。为什么这个新物种受到青睐?
一方面,先行者的魅力让后来者跃跃欲试。在自动驾驶领域,美国自动驾驶的领头羊Waymo成为了冲进自动驾驶赛道的选手们努力的目标和方向。单从估值来看,自动驾驶目前只有两家公司——Waymo和其他公司。由于无人驾驶汽车商业化的时间比预期的长,摩根士丹利在2019年对Waymo的估值从之前的1750亿美元下调至1050亿美元,但千亿美元的神话依然难以复制。
65438+10月9日,Waymo宣布将在凤凰城提供完全无人驾驶的出租车服务。这是自动驾驶公司首次向公众开放没有安全员的无人驾驶出租车,意味着Robotaxi在技术和商业化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也释放了一个信号,实现完全无人驾驶不再遥不可及。
另一方面,埃隆马斯克(Elon?马斯克对特斯拉自动驾驶能力的信任和吹捧,一定程度上吸引了资本市场的关注。几天前市值突破6000亿美元、市值接近丰田三倍的特斯拉再次一骑绝尘。特斯拉最新的全自动驾驶(FSD)软件包价格从8000美元涨到了6.5438亿美元+的水平,未来价格可能会超过6.5438亿美元+的水平。
65438+2月初,马斯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对推出全自动驾驶功能非常有信心,甚至会在明年向特斯拉车主发布。我认为,明年至少会有一些司法管辖区允许完全自动驾驶。”然而,特斯拉在开发完成之前就一直在销售FSD软件包,特斯拉车主将Autopilot视为自动驾驶等行为引发争议。尽管争议不断,但人们对自动驾驶的兴趣并未减退。
此外,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为自动驾驶开辟了新的市场,敏锐的投资者已经在思考后疫情时代的未来出行和交通变化,这也为自动驾驶的融资热加了一把“火”。
商业落地路径又堵又长。
“尽管中国汽车行业面临产销量下滑的风险,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智能汽车市场正在扩大。预计到2025年,全球联网汽车数量将接近7400万辆,其中中国联网汽车数量将达到2800万辆。”65438 2月3日,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司副司长高建在2020世界智能汽车大会上表示。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预测,中国将在2020-2025年实现低速行驶和停车场景下的自动驾驶,在2025-2030年实现更多复杂场景下的自动驾驶。到2040年,道路上四分之三的车辆将是智能车辆。据预测,到2035年,中国智能汽车产业规模将超过2000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自动驾驶前景广阔,但从试运营到大规模商用,仍面临诸多挑战:技术、资金、法规、数据、场景都存在未知变量。什么时候能实现真正的无人化、规模化运营?自动驾驶商业化的前夜依然漫长,但自动驾驶走向完善的过程也是人类理性不断发展的过程。
65438年2月3日,AutoX官方公布了国内首批完全无人驾驶、无遥控的RoboTaxi车队,并发布了25辆汽车在深圳繁忙的开放道路上完全无人驾驶的视频。在网友欢呼“自动驾驶的未来已经到来”的同时,有媒体报道称,深圳交管局回应称,“深圳目前未允许任何无人驾驶出租车在试验区进行试运营,也未批准任何完全无人驾驶车辆上路行驶。”
虽然因为牌照问题受到质疑,但AutoX如此急切地展示自己的无人驾驶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去掉安全员成为了在自动驾驶领域打造商业化闭环的一次尝试,也是无人驾驶进入下一阶段的入场券。
“无人驾驶要想盈利,必须实现单车盈利。实现单车盈利的前提是能够实现无人驾驶。目前车辆配备安全员的模式是不可能赚钱的,甚至比普通模式还要亏钱。”文远知道该做什么?张力此前在接受智库君采访时表示,在出租车成本构成中,司机成本约占60%。如果不能更换驾驶员,无人驾驶Robotaxi的商业模式就不成立。
马骁智行总经理莫也表示,目前自动驾驶整体技术发展迅速,要在各种应用场景下获得巨大的商业利润,前提是实现自动驾驶的两大目标——无人驾驶和大规模。
不容忽视的是,未来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需要海量数据支撑,数据的缺失直接影响自动驾驶技术的进步。目前单个汽车企业的数据量远远不能满足L4级别以上自动计时所需的数十亿英里的数据积累。目前行业还没有形成有效的数据共享生态。另外,企业之间的数据无法开放共享,导致自动驾驶算法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不足。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总工程师、副秘书长叶圣基认为,法律标准体系有待完善,自主可控产业链有待形成,智能网联汽车社会接受度有待检验,智能网联汽车安全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投入较大,商业化模式尚不明确。
郑云表示,目前,自动驾驶仍面临技术水平等瓶颈。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它将主要出现在基于场景的自动驾驶状态。“商业模式、技术水平、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相应的政策支持等不同维度仍需齐头并进。”
本文来自车家作者汽车之家,不代表汽车之家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