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的发展如何?

(一)缅甸农业机械化发展概况

缅甸有8个国有农业机械厂,建有5条生产加工流水线,包括铸件生产、齿轮加工、锻造加工、主轴加工、金属热处理等。主要产品有手扶拖拉机、动力耕作机、割草机、旋耕机和脱粒机。柴油机、主轴、齿轮等主要部件均从中国和浙江四方集团进口,以进口组装为主。现在每年可生产手扶拖拉机3000台,动力耕作机6000台,由农机局统一销售给全国99个配送中心,农民可以分期购买。但还远远不能满足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需要,小型农业机械需求量很大,需要大量进口。缅甸政府免除了农业机械等农业物资的进口关税。缅甸还有很多民营农机销售企业,其中007、Gooebrother、Yeeshin等海外华人公司规模较大,主要销售来自中国、印度、日本的小型农机。中国产品的价格占主导地位,约占市场的80%。

(二)缅甸石化工业发展概况

缅甸能源部是缅甸石油天然气行业的主管部门。由计划部、缅甸石油天然气公司、缅甸石化公司和缅甸石油产品贸易公司组成。缅甸有100多年的石油开采历史。1853年,仁安羌油田的石油开始出口到欧洲,主要是缅甸中部和沿海地区。目前陆上已开发油田18个,海上和陆上已开发天然气田3个。主要天然气田是亚达纳和耶塔贡,已探明储量分别为6.5万亿和3.2万亿立方英尺。韩国大宇公司、印度ONGC Videsh有限公司和印度盖尔有限公司在若开邦海上区块A-1和A-3发现大型天然气田,估计储量在5.7万亿至10万亿立方英尺之间。从1989到2006年4月30日,缅甸已与24家国际石油公司在43个区块签订了39个产品分成合同,协议外资金额26.34亿美元,是缅甸外资金额最大的行业。主要投资者有韩国、印度、日本、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法国和中国。根据缅甸的地质结构,缅甸的油气勘探前景看好。缅甸有14个地质沉积盆地。其中,缅甸石油天然气公司仅广泛勘探了位于缅甸中部、北穆地区和伊江三角洲地区的盆地,缅甸仍有许多地方具有新发现油气的可能性。缅甸石油天然气公司与外国公司合作,正在进一步扩大双方的合作范围。与此同时,我们依靠自己的财力,开始在缅甸偏远的现实生活省份莫来镇的印多和洪马林镇乌约河畔的耶波密村实施陆上石油勘探计划。

(三)缅甸矿产资源概述

缅甸有大量的矿产资源。目前已探明的主要矿产资源有铜、铅、锌、银、金、铁、镍、宝石、玉石等,部分已大面积开采。其中,铜矿主要位于曼德勒以西105 km的王赛和王赛以东11 km的列博东。产品质量高,已进入国际市场。1994缅甸颁布采矿法,允许外国勘探、勘测和生产宝石、金属、工业矿物原料和石材。同年,5438年6月+10月,缅甸政府宣布缅甸国有部门垄断的金铜矿向外资开放,并于9月1995、9月1996、9月1997三次邀请40个矿区投标。截至2006年4月30日,缅甸共有外国矿业投资项目58个,投资协议金额5.3489亿美元。加拿大艾芬豪公司于1994开始投资开发铜矿,于1997开始生产铜金属,是比较成功的投资之一。

(四)缅甸汽车工业概述

缅甸有三家国有和公私合营的汽车组装厂,分别是第二工业部下属的缅甸汽车和发动机生产公司,组装生产大型卡车、轻型汽车、Mastar吉普车和ZA-2000CC。缅甸第二工业部、缅甸第一私人投资有限公司(FMI)和日本铃木公司的合资汽车组装厂主要组装生产铃木小型货车;缅甸经济控股公司和日本五十铃公司的汽车组装厂主要组装生产载重量为1吨的皮卡。上述汽车厂商的零部件都必须进口,所以组装生产的规模和数量都很小。从缅甸国内的汽车产业来看,大部分都是组装厂。发动机、轴承等主要部件都是从日本等国进口的,大部分进口零件都是二手的。一些不太重要的部分在缅甸生产,比如车身和底盘。目前缅甸有两家合资汽车组装厂,其中一家是三菱汽车组装厂,是1998与缅甸工业部合资成立的。起步时注册资本670万美元,日本三菱公司占股65%,缅甸工业部占股35%,年产三菱汽车规模2000辆。自1998以来,该厂汽车组装生产总量为1423辆旅行车和2824辆微型载货汽车,年均产量仅为471辆,与生产规模相差甚远。原因之一是进口零部件申请审批难。缅甸人口5400万,仰光平均每100人只有3辆汽车,差别很大。业内人士表示,如果缅甸政策放开,汽车组装行业未来前景看好,但前提是政策进一步开放。

(五)缅甸家电市场概况

缅甸国内家电生产能力较弱,仅组装少量VCD和电视机,大部分产品依赖进口,主要来自东盟其他国家和中日韩。空调:日本和韩国占据了大部分空调市场,但廉价的中国空调开始进入缅甸市场。国民、三洋、通用、三菱、夏普、三星和LG空调质量好,市场占有率高。中国的产品在质量上逐渐提高,在价格上也有优势。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选择新技术和质量。全国范围内,松下超过了其他20个品牌,占据了当地市场的30%。去年,通用的市场份额从65,438+05%下降到65,438+00%,一马力或两马力的价格从27万缅元上升到65,438+0万缅元以上。樱花采用日本技术在中国组装生产空调,特别适合缅甸市场。自四个月前推出以来,其市场份额已达65,438+00%,平均价格为260,000缅元。

(六)缅甸纺织工业发展概况

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缅甸经济发展缓慢。特别是2003年7月28日,美国总统布什签署《2003年缅甸自由民主法案》和行政命令,对缅甸政府实施严厉的经济制裁,封锁美元出入境渠道。这一行政命令签署后,缅甸的出口行业和企业受到严重打击,其中缅甸的服装业受到重创。外商投资服装企业从最初的近400家迅速减少到100多家。过去,这些投资者大多来自台湾省、香港等地,采取来料加工的方式。产品以内衣和衬衫为主,主要销往欧美市场。据缅甸官方统计,2004-2005年缅甸贸易总额为49亿美元,服装出口仅为2654.38+06亿美元,较2003-2004年的3.27亿美元大幅减少。中国向缅甸出口纺织品也是双边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中国海关统计,2004年6月至6月,中国对缅甸出口的纺织原料和纺织产品金额为7609.2万美元,占同期双边贸易额的65.438+07.7%。缅甸政府一方面试图加强造血功能,另一方面鼓励外国投资者投资纺织业,鼓励纺织产品出口。近年来,中国的企业利用中国的贷款帮助缅甸在宾普、帕库和沙伦吉建设纺织厂,另一家企业为针织厂提供设备并进行安装。一些工厂虽然已经投产,但还没有形成规模效益。

(七)缅甸旅游市场发展概况

缅甸有美丽的风景和许多名胜古迹。主要景点有举世闻名的仰光大金塔、文化古都曼德勒、千塔之城蒲甘、山都威的埃布里海滩等。1993以来,政府大力发展旅游业,积极吸引外资,建设旅游设施。目前有大小酒店469家,客房9420间。著名的酒店有仰光的西杜纳酒店、因亚湖酒店、商人酒店、海滨酒店、花园酒店、曼德勒的西杜纳酒店、蒲甘的蒂里比西亚酒店等。据缅甸人口和移民部统计,2008年6月5438日至9月,赴缅外国游客总数分别为188和931,比2007年同期下降了25%。赴缅外国游客大多来自亚洲国家,以泰国、中国和韩国居首,其他游客来自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德国和法国。2008年影响缅甸旅游业的主要因素是5月的缅甸飓风和第三季度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传统上,每年年初是外国游客赴缅旅游的黄金季节,但受金融危机影响,截至目前,赴缅外国游客数量同比大幅减少。一些市场分析师认为,旅游业复苏的可能性取决于金融危机的情况,预计金融危机对旅游业的影响将持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