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光国威行业分析,002049行业分析

内存芯片行业主要上市公司:SMIC (688981)、赵一创新(603986)、紫光国威(002049)、普然(688766)、陈菊(688123)、兰琪科技(688008)等。

本文核心观点:紫光集团在存储芯片领域投入巨大,旗下长江存储在国内率先完成3D NAND。

闪存芯片厂商有望引领中国存储芯片产业加速国产替代进程。

1,中国存储芯片行业龙头企业全方位比较。

中国存储芯片行业起步较晚,缺乏技术经验,行业被国际巨头垄断。近年来,长江存储、中国紫光集团旗下的武汉新芯、赵一创新及其合作伙伴合富长信在DRAM和闪存领域逐步突破技术壁垒。其中长江存储是国内第一家可以完成3D的公司。

NAND闪存芯片制造商赵一创新2020年在全球NOR闪存市场的占有率为15.6%,排名第三,仅次于华邦和王鸿。

注:1)由于紫光集团未上市,紫光集团以上存储芯片业务收入、毛利率数据为紫光集团上市公司紫光国威财务数据。2020年,紫光国威完成Xi安紫光国鑫76%股权转让,自2020年起,存储芯片业务不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2)紫光集团NAND

闪存市场表现是其长江存储数据,NOR闪存是武汉新芯数据。3)赵一创新DRAM的相关数据为合富长信数据。

2.紫光集团:存储芯片业务的布局史

紫光集团有限公司是清华大学旗下的高新技术企业。2016年开始在武汉、南京、成都建设总投资近100亿美元的存储芯片和存储器制造工厂,开始投资存储芯片业务。同年,其长江存储科技有限公司成立。紫光南京半导体基地2017开工建设;紫光成都半导体基地2018年6月开工,2020年底主体完工。

3.紫光集团:存储芯片业务布局及运营状况。

——存储芯片业务整体布局:长江存储+紫光南京+紫光成都

紫光集团的存储芯片业务主要由与武汉新芯合作设立的长江存储以及紫光南京和紫光成都两家全资子公司开展。其中,DRAM芯片设计部分由Xi安紫光国鑫完成,长江存储专注于3D。

NAND闪存芯片,子公司武汉新芯专注NOR闪存业务;紫光南京半导体基地主要生产3D NAND。

闪存和DRAM存储芯片;紫光成都半导体基地主要生产3D NAND闪存芯片。存储芯片的封测业务主要由硅品科技和紫光宏茂微电子完成。

-存储芯片业务发展现状:3D NAND和NOR Flash国内替代加速。

紫光集团旗下长江存储于2018Q3成功量产32层3D NAND产品,成为中国大陆首款3D NAND产品。

国内有NAND产能的厂商。2065438+2009年9月公司基于Xtacking?该架构成功量产64层TLC 3D

NAND闪存。2020年,公司宣布128薄层色谱/QLC产品研发成功。长江存储正在缩短与世界领先水平的距离,有望引领国内NAND产业崛起。

截至2020年底,长江存储已实现近65,438+0%的全球市场份额,成为国际六大原厂之外市场份额最大的NAND晶圆原厂。集邦科技的DRAMeXchange预测,到2023年,长江存储在全球存储芯片市场的份额将超过10%,成为存储芯片市场不可忽视的力量之一。来自NOR

闪存方面,2020年,公司子公司武汉新芯在全球NOR闪存市场份额达到2.2%,NOR闪存芯片国内替代稳步加速。

4.紫光集团:存储芯片业务的经营业绩

从紫光集团旗下上市公司紫光国威存储芯片业务的经营情况来看,紫光国威存储芯片业务2018和2019年的营收分别为6.45亿元和8.43亿元,分别占总营收的26.24%和24.57%。2020年,紫光国威完成Xi安紫光国鑫76%股权转让,逐步剥离存储芯片业务。转让后,Xi安紫光国鑫仍属于紫光集团。

注:由于紫光集团未上市,以上数据为紫光集团上市公司紫光国威的财务数据,下同。

毛利率方面,紫光国威微存储芯片业务2018和2019年的毛利率分别为7.62%和11.27%。2020年Xi安紫光国鑫转让后,公司存储芯片毛利率为负。

从Xi安紫光国鑫的经营情况来看,公司近年来营业收入增长较快,从2065,438+07年的34,280.77万元增长到2065,438+00,405.08万元,2020年上半年为85,809.58万元。由于公司属于无晶圆厂模式,近年来由于DRAM代工产能不足,公司产品成本居高不下,公司R&D投资导致前几年利润较低。2019年公司归母净利润由负转正,2020年上半年达到17108700元,说明公司存储芯片业绩发展良好,净利润一直比较大。

注:Xi安紫光国鑫财务数据披露至2020年上半年。

5.紫光集团:存储芯片业务发展规划

从集团DRAM布局来看,紫光南京计划投资300亿美元,规划产能30万片/月。来自组的NAND

闪存布局方面,长江存储是紫光集团旗下的内存芯片IDM厂商,成立于2065438+2006年7月。由紫光集团、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湖北地方集成电路基金、湖北科投共同投资,总投资240亿美元。目前计划产能达到30万片/月。紫光成都半导体基地一期项目建成后可实现每月65438+万片的产能,三期项目建成后计划每月完成30万片。从集团也没有

在闪存布局方面,武汉新芯拥有两个12英寸晶圆厂,每个晶圆厂的产能为30000片+/月。

以上数据参考了前瞻产业研究院对中国存储芯片行业的市场需求和投资前景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