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足智多谋成功?
梁是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工商管理硕士。从1980开始在著名的多多利公司做了五年的财务。1985,梁调到花旗银行,在环球国际工作。1988年9月,梁离开万国宝通,创办百富勤融资公司。在梁的带领下,百富勤在成立半年多后收购了香港老牌房企广盛行,随后又合并了泰盛发展和嘉义证券,开启了快速发展的进程。其中,收购太升成为百富勤发展史上的重要一步。
泰盛以前是房地产公司,所以一直拥有物业和租金收入。成立于1972,在随后几年的房地产低潮期逐渐开始投资证券。在上世纪80年代,在著名股票专家、董事长香植球的带领下,泰盛在香港声名鹊起。在其发展过程中,泰盛多次遭遇罕见的股灾。但由于向帅的良好领导,太升不仅成功活了下来,还不断发展壮大。比如1987的股灾后,恒生指数下跌16%,而泰盛的盈利却增长了1多倍,达到65438。但到了90年代,香植球看不起股市,有意退出江湖,于是有了卖掉泰盛发展的想法。这个机会对于看好港股未来的梁来说是天赐良机。因此,人们开玩笑说,白收购太升真的像一块热煎饼。
1990年2月28日,百富勤与泰盛发展董事长香植球及其家族达成协议,以每股2.5港元购买超过10万股面值0.10港元的泰盛股份。价格较前一日收盘价上涨5.3%,价值4.78亿港元,占太升已发行股份的34.9%。香植球辞去太升董事长兼总经理职务。百富勤董事长杜慧莲接任董事长,董事梁出任太升董事总经理。
当时港版《股票经典》报道,终于退出股市,新的接班人是后起之秀白。这笔交易就像是头号人物老老少少的交替,难怪会引起特别的关注。并高度赞扬了这次收购的双方。这里老一辈的头号人物指的是香植球。新一代的第一人是百富勤的梁。
收购后,1990年5月23日,泰生以2.6亿港元从最终控股母公司百富勤国际收购百富勤金融和百富勤证券,实现百富勤借壳上市进程。此时,收购完成后,泰生更名为百富勤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泰盛重组为百富勤投资后,梁于1991年4月重组集团内公司控股关系。主要是为了扭转广盛行与百富勤投资的母子控股关系。原来的关系是母公司百富勤国际的最终控股,子公司广盛行34.9%的股权,孙公司百富勤投资34.9%的股权。目前,百富勤投资以3.42亿港元从母公司百富勤国际处购买广盛银行34.9%股权,百富勤国际以5.08亿港元从广盛银行处购买百富勤投资34.9%股权。此外,重组后,广盛银行将向百富勤投资购买丽港城购物中心40%的股权并全资拥有。这样,母公司百富勤国际控制的两家上市公司之间的控股关系变成子公司百富勤投资的直接控制,孙公司广盛行通过百富勤投资控制。子公司以金融投资业务为主,成为金融股,孙公司以物业投资业务为主,成为地产股,眼光清晰,架构清晰,关系顺畅,各有所长。
百富勤投资重组成功后,将泰盛原有的大部分投资物业出售给长江实业以增加营运资金,并与广盛银行合作向长江实业购买利港城商场,由广盛银行全资拥有。同时,积极开发新的外汇期货和商品服务,奉行直接投资政策,投资于亚太地区具有良好发展潜力和前景的公司、物业开发项目和特殊投资机会,作为长期持有。这样,百富勤既作为直接投资者,又作为财务顾问,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同时,由于公司的客户包括各行各业,也可以作为不同客户之间的穿针引线,让客户与投资公司合作,帮助他们发展业务。特别是百富勤在市场上树立了“收购专家”的形象,所以在策划收购服务方面尽力发挥专长,担任上市公司的财务顾问。还通过中方股东的关系,与内地国企、在港中资企业保持良好关系,为其收购、上市、融资担任财务顾问,提供服务,异常活跃。
百富勤收购太升后,实力大增。在1990年度内,其作为顾问或主承销商和联席承销商的交易有35宗,其中包括8宗公司收购,总价值为12亿港元。1991,百富勤收购嘉义证券,更是如虎添翼。1992年,百富勤集团为11家公司安排公开发行,承销12股新股和16股供股,合计19亿港元,投资6个国家和地区的16家上市公司。65438+1993年上半年,百富勤参与金融活动并融资118亿港元,并为4起并购提供财务顾问,安排广船国际融资3.02亿港元,上海石化融资26.54亿港元。8月,它还安排了四路上市,并通过八次供股和三次投资筹集了58.85亿港元。比较有名的是中信泰富的几笔大收购,也是百富勤和梁的杰作。仅1993上半年,百富勤集团又盈利3810万港元,同比增长14.7%,换手率30.55%,增幅59.2%。
梁看好1997年回归后的香港经济,所以在很多人不看好香港股市的时候,他敢于投资证券行业。现在回头看,从1993,港股第一次达到4000点的时候,1994连续突破六千点,达到一万点,牛气冲天,在1997打破历史纪录,现在已经跃升到14000点上方。其他因素的作用完全被经济因素盖过,这也印证了梁的独到眼光。后起之秀梁和项帅谁更有智慧,众说纷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