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行价太高,科创板破发潮还是有利可图的。

原标题:发行价太高。科创板的破发潮还是盈利的。

近日,科技创新板股市“意外”爆仓。截至165438+10月20日,本月科创板新股中有4只* * *破发,分别是九日新材、白蓉科技、杰普特、天准科技。其中,九日新在上市第二个交易日破发,杰普特在第八个交易日破发。

“破发上市很正常。港股、纳斯达克等海外成熟市场新股首日破发率为30%-40%。预计未来科技创新板公司仍有破发的可能。”万家基金相关负责人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科技创新板股票破发的主要原因是发行价过高。市场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回归理性,与科创板市场化的询价机制有关。机构资金也会更加关注公司的基本面和估值水平,给出更加合理的报价。

总体来说,破发对公募和私募的打新策略影响不大。“上市首日破发的股票不多,大部分股票还是有一定的首日涨幅的。”展博投资总裁冯婷婷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发行价高到破发是正常的。

165438+10月6月,科技创新板股市经历了一场“热潮”。其中,两只科技创新板股票同日携手破发。

165438+10月6日,浩海生科(688366。上市仅6个交易日的SH),以88.53元/股开盘,跌破89.23元/股的发行价。昊海生科因此成为科技创新板第一只跌破发行价的股票。

同日,九鑫新材(688199。SH)第二个交易日收于66.35元/股,跌破66.68元/股的发行价。此后,九鑫新材股价持续走低,截至20165438+2009年10月20日收盘于60.46元/股。

165438+10月7日,因未能支付2.06亿应收票据,白蓉科技(688005。SH)以14.32%复牌,开盘26.50元/股,低于26.62元/股的发行价。事件持续发酵。截至165438+10月20日,白蓉科技报收于23.4438+0元/股。

上165438+10月11,格培特(688025。上市仅8个交易日的SH),收盘报43元/股,低于43.86元/股的发行价。随后股价一路走低,截至165438+10月20日收盘40.65元/股。

月165438+10月11日,天准科技(688003。SH)收于25.39元/股,跌破25.5元/股的发行价。截至165438+10月20日,天准科技报收于25.26元/股。天准科技市值从最高的654.38+038亿元降至48.48亿元,减少了89.52亿元。

截至6月20日,165438,科创板新股中有4只* * *破发,分别是九日新、白蓉科技、杰普特、天准科技。

“科创板破发是资本市场回归理性的过程,同时起到注册制引导下逐步完善市场自身价格发现机制的作用。破清单很正常。港股、纳斯达克等海外成熟市场新股首日破发率为30%-40%。预计未来科技创新板公司仍有破发的可能。”上述万家基金相关负责人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破发很正常,香港市场到处都是破发。破多了意味着公司没有得到市场的认可。”北京某私募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破发的主要原因是发行价高。田弘基金股票投资部基金经理陈国光认为,设立科创板,试点注册制,是基于新股的市场化定价。在此基础上,新股破发是正常的,主要是部分新股发行价过高。

东北证券高级投资顾问沈正阳表示,注册制背景下,发行价格过高的新股回归均值是必然的。

缩小一二级市场估值差距,进行创新,还是有利可图的。

“随着破发的积累,一二级市场的估值差会逐渐缩小,帮助国内资本市场实现真正的市场化。”上述万家基金相关负责人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沈正阳认为,科创板新股破发意味着普通投资者短期内可以继续创新,但需要降低二级市场的预期涨幅,严格控制风险。

破发对公募私募新策略有什么影响?

“总体来说,影响不大。整体来看,上市首日破发的股票并不多,大部分股票仍有一定的首日涨幅。而且玩新游戏要有所作为。通过精选个股,可以避免打新的风险。”冯婷婷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记者了解到,大多数公募或私募机构都是在IPO首日进行创新并盈利。

“打破会有一点影响。对于一些标的不够好的股票,我们不会参与打新。”北京某公募基金相关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公募和创新都有一定的成本。6月8日,上交所科技创新板股票公开发行自律委员会《关于促进科技创新板初创期企业稳定发行的倡议书》显示,不低于70%的网下发行股票将优先考虑公募、社保基金、养老金等六类中长期资金。同时,建议以抽签方式从六类中长期资金对象中抽取65,438+00%账户,中奖账户管理人承诺中奖账户锁定股份,持有期限为自发行人股份上市之日起6个月。

简而言之,六类中长期基金中65,438+00%的基金将被分配六个月的份额,包括公募基金。如果配股被锁定,个股破发,会影响机构打新收益。

破发会影响报价吗?

“报价更多的是根据上市公司的情况。过于谨慎或过于乐观都很容易被踢出价格区间。”冯婷婷说。记者了解到,当机构报价不在价格范围内时,机构失去打新资格。

好买基金研究总监曾认为,科创板快速回归理性与科创板市场化的询价机制有关。机构询价确定的发行价所对应的估值相对合理,上市后溢价空间将大幅压缩。现在市场资金比较理性,会主动去甄别公司的基本面和估值。破发的出现也会让更多的机构投资者在询价时考虑更高的安全垫。

“科创板刚开始交易的时候,非常活跃。那时候的钱更多的是看游戏里会不会有人接下一棒,而不是对股票估值的认可。目前科技创新板整体估值仍偏高。从投资的角度来说,很多股票在这个高估值水平很难买到。”深圳某私募相关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随着科技创新板破发的出现,机构将更加关注公司的基本面和估值水平。线下创新依然是好生意。展博投资多次参与科技创新板的线下创新。冯婷婷表示,“目前打新占用的资金量并不大,会继续参与优质股票的打新。”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

郑重声明:发布本信息的目的是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