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债来了,房企安保战打响了。

商界也和官场一样。有的人回老家,有的人晚上赶去考场。融创、世茂、阳光城等房企继续前行;华侨城、泰禾、新城控股都在卖资产。

9月10日,广州产权交易所披露,越秀地产拟转让其子公司佛山市南海越秀地产发展有限公司100%股权。

9月9日,重庆产权交易所披露,华侨城拟转让襄阳文成实业发展有限公司90%~100%股权..

9月4日,田放发展发布公告称,拟通过天津产权交易中心公开挂牌转让其持有的苏州金鑫* * *创置业有限公司51%股权。

这只是近期房企转让股权的部分样本。据中国房地产报记者不完全统计,2019年以来,包括阳光100、华侨城、悦泰、泰禾集团、中国金茂、万通地产、新城控股等多家房企转让旗下子公司或项目股权,甚至直接出让土地。

改善现金流可能只是目的之一。根据已披露半年报的房企数据,TOP50上市房企平均资产负债率达到81.1%,近七成房企超过80%的红线,有的甚至攀升至95%。更能反映房企杠杆水平的净负债率,已经成为这个行业“不能说的秘密”。

卖项目,求生存。

泰禾集团董事长黄其森在一次媒体见面会上公开表示,泰禾2019年的销售目标是1500亿元,但更重要的是还钱。今年的支付目标是1000亿元。“感觉泰禾这几年做的还不错,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差。”

黄其森回应泰禾“卖卖”举动。2018年末市场传出泰禾资金链吃紧的消息后,泰禾依靠出售旗下多个项目回笼资金缓解公司现金流紧张。3月至5月,泰禾先后出售杭州、南昌、漳州、广州、佛山、苏州七个项目的部分股权。6月24日,泰禾向五矿信托出售增城李涛、增城莫砺锋29%股权,回款654.38+0.822亿元。泰禾此前向世茂地产出售了该项目的565.438+0%股权。6月29日,泰禾出售济南章丘项目。

泰禾不是唯一一家通过转让资产回笼资金的。

8月30日,新城控股宣布转让旗下6个房地产项目,涉及交易总价32.92亿元。7月以来,新城控股已转让项目20多个,回笼资金超过100亿元。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白文熙认为,房企出售项目存在现金流压力,或者直接变现项目升值空间。从这波房屋转让项目来看,有快速向头部企业集中的趋势。房企融资环境持续恶化,卖项目的情况会越来越频繁。

今年6月,SOHO中国重新启动物业出售计划,推出部分在售物业,涉及上海、北京两地13项目,资产总值约78亿元。

8月30日,潘石屹在SOHO中国2019半年度业绩会上表示:“我们持有的写字楼金额非常大,资产600亿,负债只有178亿。出售这些分散的房产是非常理性的考虑。”

但在这背后,SOHO中国上半年实现净利润5.67亿元,去年同期约为11100万元,同比下降48.9%。完成这些资产的转让后,SOHO中国将关注一线城市核心区域的土地市场机会。如果没有合适的土地,资金将用于还贷。

资深证券市场评论员布纳欣认为,房企不断出售项目是为了加强现金回笼,以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此轮调控时间长、力度大,对房企资金周转率的压力显而易见。

做企业,你得适应环境。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2019初秋,和十年前一样,焦虑和迷茫写在每个地产商的脸上。

万科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朱久生说:“好学生喜欢难题。对万科来说,努力做个好学生,回答难题。”

阳光城执行副总裁吴建斌直言,这是他从业以来融资最困难的一年。

融创中国董事局主席孙宏斌表示,按照目前的政策,严控融资端,严控资金流入房地产是正常的。在这个逻辑下,市场会受到很大影响,土地市场会下滑,商品房的销售也会受到影响。

刚刚过去的8月,房企融资出现断崖式下滑。根据同策咨询研究院监测的40家典型上市房企数据,2065438+2009年8月房企完成融资金额折合人民币368.26亿元,环比下降5.815%。这是房企月度融资总额第二低的月份。2065438+2009年5月,上述房企月度融资总额为368亿元。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6月5438-7月,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同比增长7%,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增速已连续3个月回落。

布纳欣认为,房企卖项目的行为并不难理解。短期来看,销售回报变现较慢,出售项目股权是较好的变现手段。

从“高价拿地”到引起同行关注的中国金茂,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先后出让了8宗地块的项目股权。从这8个项目的具体情况来看,其中4个是以引入新股东的形式出售,另外4个是直接挂牌出售。

从去年6月65438+10月开始,伴随华侨城的资产出售,其上市转让了深圳、上海、海南、Xi、重庆等地的多家公司的股权和债权。2018年,华侨城转让18子公司股权和1资产包,是上一年的两倍多。华侨城表示,转让资产主要是为了加快现金回笼。

绿地香港董事局主席陈军认为,房地产其实已经进入了一个风险投资的时代。每一笔投资都是充满风险的,也会给一些相对稳定的公司机会。

今年6月5-9日期间,深陷债务危机的悦泰公司与世茂地产签订了5份合作开发协议,将其5个项目的部分股份打包出售给世茂地产,交易总价63.95亿元。世茂房地产相关负责人表示,两三年前,许多房企发行了大量公司债券,而这些债务中有许多将在今年和明年陆续到期。这类企业目前再融资或发债都有些困难,所以今年很多房企不得不选择出售项目,市场并购的机会也相应增加。目前,世茂已宣布收购金额近200亿元,收购商品价值接近2000亿元,接近年度投资计划的70%。

值得关注的是,失去资金支持的房地产开发商迎来了新一轮偿债高峰。恒大研究院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末,房企主要渠道有息负债余额20.3万亿元,预计2019 ~2021到期,其中2019年到期规模高达6.8万亿元。

白文熙认为,房企生存的核心是现金流。从行业环境来看,未来土地和资金更难获得。中小房企被“扼住了命运的咽喉”,没有发挥的空间。大部分会破产或者被兼并;一些风格激进的大中型房企也会陷入流动性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