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电商扶贫如何解决农产品上行问题?
谈及基础设施,贵州总经理助理贾告诉中新社记者,农产品在贵州“往上走”,物流成本是个难题。与其他交通基础设施较好的地区相比,贵州县镇物流成本平均高出30%至40%,农产品不易保存,运输难度加大。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认为,政府应加强农村地区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发挥政府的统筹协调作用,提高农产品冷链仓储物流设施的集约化建设和利用水平,确保“上流量”,降低物流成本。
关于标准化,贾指出,传统的地方农特产品需要经过精选和包装,才能从田间转化到餐桌上。而包括贫困户在内的传统农户不具备上述能力,观念与现在消费者对商品概念的理解脱节,难以形成从农产品到标准化商品的转化。
今年6月5438+10月建成的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威宁县”)苏宁电商扶贫实训店,致力于帮助贫困户理解商品概念,提升电商运营技能,培养农产品品牌经营意识。“不仅卖农产品,还留下回头客。”贾说道。
如何保证可持续性?"生产和需求双方必须紧密联系在一起."贾认为,应该通过预售模式保障农产品的可持续供给,既防止大量多余的农产品被出售,又防止旺盛的需求使农产品供给失效。
在产销衔接上,农村淘宝也提供了解决方案。此前,吉林省与农村淘宝合作,首期推出2000亩订单农业,打造私人定制模式。吉林省粮食局副局长刘红霞认为,新模式通过提前商定地块、品种、种植方式甚至价格和包装,提前锁定服务和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