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金融的三种融资模式是什么?

供应链金融是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银行层面)的专业领域,是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企业层面)的融资渠道。

是指银行为客户(核心企业)提供融资等结算和理财服务,同时为这些客户的供应商及时收到贷款提供便利,或为其经销商提供预付款和存货融资服务。(简单来说,就是银行将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企业联系起来,提供灵活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一种融资模式。)

供应链金融的融资模式如下:

1,阿里模式;

2.行业信息门户模式;

3.软件公司模式;

4.物流公司模式;

5.传统龙头企业模式。

扩展数据:

供应链金融的好处

1,企业融资新渠道

供应链金融为中小企业融资的理念和技术瓶颈提供了解决方案,中小企业信贷市场不再遥不可及。

供应链金融开始进入许多大型企业财务主管的视线。对他们来说,供应链金融作为一种新的融资渠道,不仅有助于弥补银行压缩的传统流动资金贷款额度,还可以通过上下游企业引入融资便利降低他们的流动资金需求水平。

由于产业链竞争的加剧和核心企业的实力,赊销在供应链结算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赊销已经成为企业最广泛的支付条件。一方面,赊销导致的大量应收账款的存在,使得中小企业不得不面临流动资金不足的风险,企业资金链明显紧张;

另一方面,应收账款作为企业潜在的资金流,其信息管理、风险管理和利用对企业越来越重要。

新形势下,盘活企业应收账款成为解决供应链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重要途径。一些商业银行在这一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创新,招商银行最新上线的应收应付管理系统和在线国内保理系统就是一个备受关注的创新。

据招商银行总行现金管理部负责人介绍,该系统可为供应链交易中的供应商和买方提供全面、透明、快捷的电子应收账款管理服务和国内保理业务解决方案,大大简化了传统保理业务操作面临的复杂操作流程,尤其有助于优化买卖双方异地居住时的债权转让确认,帮助企业快速获得急需资金。

2.银行开源的新渠道

供应链金融为切入和稳定高端客户提供了新的渠道。通过对供应链系统成员的一揽子解决方案,核心企业被“绑定”到提供服务的银行。

供应链金融如此吸引国际银行的主要原因是,它比传统业务更有利可图,并提供了更多加强客户关系的宝贵机会。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上述理由更加充分。

供应链金融的潜在市场巨大。据UPS估计,全球市场应收账款存量约为654.38+0.3万亿美元,而应付账款贴现和资产支持贷款(包括存货融资)的市场潜力分别达到654.38+0.00亿美元和3400亿美元。

招行人士表示,在供应链金融的服务和风险考量模式下,由于银行更关注整个供应链的贸易风险,对整体贸易的评估会将更多中小企业纳入银行的服务范围。

即使单个企业达不到银行的一些风控标准,只要企业与核心企业之间的业务稳定,银行不仅可以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独立的风险评估,还可以对这项业务进行授信,促进整个交易的实现。

3.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同样重要的是,供应链金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非常突出。借助“团购”发展模式和风险控制手段的创新,中小企业融资的收入成本比得到提高,并表现出明显的规模经济效应。

据统计,美国最大的65,438+0,000家企业在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的帮助下,通过收款方式的改进、库存盘活和延期付款,在2005年减少了720亿美元的流动性需求。

同样,2007年,欧洲最大的65,438+0,000家上市公司从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和存货三个账户中获利460亿欧元。

4.供应链金融实现多流融合。

供应链金融很好地实现了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一体化。

百度百科-供应链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