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山东山煤田()
东山煤田包括东山北部和杜村两个井田。东山煤田除西部出露上泥盆统吴彤组外,其余均为第四系所覆盖。全区为北东向褶皱构造,西南为不完全隐伏向斜。煤层赋存于上二叠统龙潭组,一般含16层,最多22层。煤层平均总厚度为7.49米,可开采或部分开采的有8层,总厚度为5.36米。下部1、上部3-1、上部3-2煤层为相对稳定的可采煤层,呈层状或似层状。煤岩类型分为半亮煤至半暗煤,以非均质胶凝物质为主,其次为角质层和丝炭,煤质品牌:气煤、肥气煤、气肥煤、焦煤。可采煤层煤质半工业分析含:水分0.74%-0.91%,灰分24.67%-29.35%,挥发分25.06%-33.60%,发热量5835-6316卡/克(1卡= 4.6544),矿床成因类型属滨海泥炭沼泽沉积型煤田。
1972年2月至12年2月,江苏省地质局第四地质队(以下简称第四地质队)在采莲-浦庄地区进行普查找矿,钻探DZK01孔,见龙潭组上部720.91-844.10米。
1973—1976,江苏省地质局区域调查队一队技术总监吴立成、李长青、马万平等人在无锡、苏州两地进行了1 ∶ 20万区域地质调查,并于1976提交了“无锡幅、苏州幅1”,
1976 165438+10月初,江苏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魏带队到东山、西山进行实地考察。西山煤矿负责人对该矿储备基地提出了迫切要求,积极支持东山找煤工作。
1977年3月,江苏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一队胡、陈泽润等人组织101钻机进入东山开展钻探测量找煤工作。同年5月,提交苏州太湖东山找煤设计,勘查区范围确定为东山半岛,西、南、东三面以湖岸为界,北至清明山-姚峰山区,南北长25公里,东西宽3-8公里。普查方案为“综合控制、重点突破的交叉勘探线法”。初步选定了三个地点:姚峰山南、采莲渡村和西京山南。其中,在选定的连采-杜村地区修建了65,438+00多个钻孔。
为配合江苏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一队找煤,物探一队于6月1977日至9月1978日在本区及其外围进行了1 ∶ 5万的调查,并提交了东山地区电法调查报告。
1977年,江苏省地质局重新部署东山地区煤田普查工作,由江苏省地质局第一地质队抽调二队(4台钻机)和四队(11台钻机)到东山矿区进行普查找煤。
1978年1月,江苏省地质局与江苏省煤炭局商定,由第四地质队在边界东南的杜村、采莲地区开展普查勘探工作,取DZK1与DZK3(即5号线)连线以北400米;江苏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第一队从边界西北至浦庄进行了煤田测量。
1978年3月,江苏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一队钻机全部转移到浦庄-横泾地区进行普查。同年2月,提交《吴县(东山)浦庄-横泾地区普查找煤设计》,勘探范围北至清明山-姚峰山脚下,南至黄朗-南岗线为界。钻孔31个,进尺28798米,有效勘探面积约12平方公里。1979,10年6月提交了《江苏省吴县东山勘查区(北)煤炭勘查地质报告》,计算了上2、上3、上7、中3、下2煤层储量,可采储量654.38+05.3万吨。1979 11由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审批。
经地质四队徐金成、李灿华勘探,杜村地区于5月1980提交了《江苏省吴县东山煤田杜村井田勘探地质报告》,钻孔127孔,进尺76755米,探明可利用储量6937万吨,伴生粘土矿物可综合利用。1981根据江苏省地质局的审批意见,该队在2-6线西首采区进行加密验证,钻孔4个,进尺2341 m,并于5月提交了《江苏省吴县东山煤田杜村井田建井勘探地质报告》
经过第四地质队四年多的工作,在采莲地区钻探了65个孔,进尺16429米,19826438+00米。10月,徐金成、沈耀祖、戴俊发、何建平提交了《江苏省吴县东山煤田采莲井田普查评价报告》,获得煤炭储量2467万吨。认为部分地区镓含量达到最低综合利用品位。1984 3月获江苏省地矿局批复,认为该报告可作为详查依据。
1987 165438+10月,江苏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第一队提交了《江苏省吴县东山煤田杜村井田勘探补充地质报告(详终)》。1990年8月,经国家矿产储量委员会批准,工作级别为详查,批准煤炭可用储量为59365438+。
东山煤矿已通过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第一队和省地矿局第四地质队的普查勘探,累计探明煤炭储量7461万吨。
东山煤田是苏南地区最大的煤矿。因为地处旅游区,埋藏深,煤中含硫量高,目前还很难处理(容易污染环境),所以还没有开采。建议短期利用渡村雷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