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融资平台如何转型,最好的模式是什么?
(1)直接融资。这种融资主要以地方政府为融资主体,获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具体表现为:(1)财政资金投资取得的股权收益;(2)一些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的财政投资将带动外资和民间资本的投资;(三)中央政府借出的中央政府发行的国内外政府债券;(四)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和区域性金融机构的贷款;(五)中央政府借出的中央政府对外国政府的贷款;(六)外国政府援助赠款。
(2)间接融资。这种融资主要是通过银行、保险公司、投资公司等中介机构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而获得资金。目前地方政府主要采取这种方式进行大规模融资。具体表现为:(1)政府授权一些从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国有投资公司向银行贷款,并提供财政担保和贴息;(2)政府授权企业发行企业债券,用于地方基础设施建设,有财政担保,有债券利息。
(3)项目融资。这种融资主要是利用政府的各种特定资源,以各种市场手段获取资金,用于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以实现政府的特定目标。具体表现为:(1)利用土地的级差效应获取土地出让金;(2) BOT模式,即企业建设和运营政府授权的特殊项目,并在到期时移交给政府;(3)政府将已建成的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移交给企业,企业运营一段时间后无偿移交给政府的TOT模式;(4) BOST模式,企业建设政府授予的专项项目,财政补贴到期给予并转移给政府:(5)政府将有商机的盈利项目与非盈利的公益项目“捆绑”,企业通过利益对比自行开发和偿还项目;(6)一些大型国有公司由政府授权实施特殊项目的融资租赁。
(4)非项目融资。这种融资主要是利用资产动作手段,吸引各类社会资金。具体表现为:(1)通过相关投资信托公司向社会投资者募集资金,所得资金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2)将一些公用事业企业包装上市,并由这些企业从资本市场筹集资金的方式;(三)政府转让部分公用事业股权获得的本项目或其他项目的建设和改造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