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购物常用的塑料袋不被分解?
数据
限塑令颁布前,中国每天使用6543.8亿个塑料袋和20多亿个其他塑料袋购买食品。限塑实施7年来,超市、商场塑料购物袋使用量普遍减少2/3以上,累计减少塑料购物袋约1.4万吨。然而,几大外卖平台每年至少消耗70亿个塑料包装袋。
调查
少数开始代替多数,观望。
在三亚大东海广场周边的一家大型超市,记者看到,原本不可降解的塑料袋已经下架。“尚超,集贸市场的生鲜包装材料,卷袋,购物袋,月底前全部更换。”据一位运营经理介绍,超市货架上已经摆上了一些可降解塑料袋。
在合肥的几家商场,记者注意到,星巴克、肯德基、麦当劳等连锁餐饮企业已经部分或全部将包装袋更换为纸袋。
但由于禁塑限塑的年终截止,以及使用成本的明显增加,这种替代并不具有普遍性。
在福州永辉超市的黎明店,我们看到这里提供的购物袋主要是不可降解的传统塑料袋,可降解塑料袋只是用来包装一些即食食品。因为限塑令不要求超市分装用的连续卷袋,超市免费提供,所以很多顾客都是用这种小塑料袋大批量包装商品,消耗很大。
在餐饮包装和外卖服务方面,发现各平台均有“无餐具”选项,部分店铺有餐盒可供选择,环保餐盒需额外收费,但目前没有外包装袋的规定。记者调查发现,部分店铺开始使用无纺布袋和纸袋作为外包装,但大部分店铺仍使用传统塑料袋。
“这不是年底吗?”“现在还有很多传统的塑料制品库存,所以我们要先用完再换。”“到最后期限时,我们将停止使用不可降解的购物袋。”.....很多商家对禁塑限塑持观望态度。
可降解塑料袋难以普及,价格高是主要因素。
价格是影响可降解塑料袋推广的最重要因素。
超市用的传统塑料袋一般是中号0.2元一个,大号0.3元一个,可降解塑料袋大概是1元一个。永辉超市鼓楼区物流品类教练邱琳说:“可降解塑料袋的价格比传统塑料袋高出约三倍。如果塑料袋换成可降解的,只卷一个袋子,每个店每个月要多花20万。”
可降解塑料产品价格高主要是因为原料短缺。根据中国塑料协会降解塑料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翁的研究数据,从目前降解塑料原料的产能来看,实现大规模替代还需要一点时间。我国塑料制品产量已达81.84万吨,而PLA全球产能只有28万吨左右,其中国内约5万吨。
海南创佳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蔡说,传统塑料制品原料每吨7000元左右,而生物降解塑料制品原料每吨3万多元。
另外,塑料制品使用方便,价格便宜,更换产品的体验也无法与之相比。
建议
政府实行价格补贴,加强市场监管。
安徽丰原集团年产5万吨聚乳酸项目投产,年产30万吨聚乳酸项目目前正在建设中。为了争取稳定的原料供应,山东郑恺新材料、河南苏中新材料、江苏大岳家纺等十几家企业都计划在解放军生产基地附近建厂,可见紧张程度。
“以聚乳酸为代表的生物基可降解材料产业是国家鼓励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鼓励相关企业扩大产能,解决可降解塑料原料短缺问题,降低可降解塑料产品成本。”合肥工业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教授姚日升说。
一些企业还担心可降解塑料产品被假冒。海南任天可降解塑料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志工认为,如果监管不能控制假冒伪劣可降解塑料制品,或者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继续被广泛使用,可降解塑料制品企业将难以生存。
“管理正规工厂,但不管理小作坊;能管好大超市,却管不好小卖部。”一直以来,小作坊,菜市场,小商店等。就是限塑令执行难。
海口爱兰环保服务中心总干事徐华等人建议,在短期内难以降低可降解塑料产品价格的情况下,政府部门可以通过价格补贴的方式,适当减轻商家和消费者的压力。同时,加强市场监管,查处非法生产、销售和使用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的行为,确保禁塑限塑相关政策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