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的电导率一般是多少?
截面积为1 cm2的海水柱单位长度的电导率称为“海水电导率”。这是一种通过电导率测量海水盐度的方法。海水的电导率随着海水温度、压力和盐度的变化而变化。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力下,相同离子组成的海水电导率只与盐度有关。如果能解出这个关系,就可以根据电导率得出矿化度值。为方便起见,常采用“相对电导率”,即在相同温度和标准大气压下,水样的电导率与盐度为35‰的海水的电导率之比。
海水的电导率(电阻率的倒数)通常用符号σ表示,一般为3-5欧姆/米。温度为17℃时,标准海水的电导率为4.54-4.81ω/m,是铜的10-7倍,玻璃的1012倍。海水的电导率是普通湖泊河流的1000多倍。1964年,Weyl建立了海水电导率σ与盐度(氯离子浓度Cl‰)和温度关系的经验公式τ = 25-T℃ (T℃为海水的摄氏温度):logσ=-0.42373+0.892 log Cl (‰)-10-4τ[88.3其中,Cl(‰)的范围为17 ‰-20 ‰,tC的范围为导体的电流密度j与施加的电场强度E,jocE成正比,即j=σE,其中σ是比例常数,σ = j/e,即每单位电场强度的电流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