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垫上市公司
出品:全球金融理论
近年来,“睡眠经济”成为新蓝海,众多新老品牌加速布局。
此前,慕思健康睡眠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慕思)向深交所提交了拟在主板上市的招股说明书,拟募资6543.8+0.889亿元。
据《2021运动与睡眠白皮书》显示,我国睡眠障碍人群超3亿,我国成年人失眠发病率高达38.2%。央视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睡眠产业规模将达到4000亿元以上,2030年将突破万亿元。
面对未来万亿级的市场,企业都渴望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
慕思主要从事健康睡眠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高端床垫、床架和床上用品。目前公司拥有慕思、V6家居、TRECA等七大品牌。
2018年至2020年,慕思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65438+8800万元、38.62亿元和44.52亿元,2019年和2020年的营收增长分别为21.16%和65438。同期归属于净利润分别为265,438+06万元、3.33亿元和5.36亿元,2020年净利润增长分别为2065,438+06%和665,438+0.18%。
从营收结构来看,慕思股份的利润来源比较单一。其中,床垫和床架为慕思贡献了超过80%的总收入。
2020年,慕思床垫产品贡献营业额23.96亿元,营收占比54.22%。
但与同行业上市公司相比,慕思的总营收规模仍有一定差距。
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顾家家居(603816。SH)实现营业收入12666亿元,其中软床及床垫产品实现营业收入23.38亿元;喜临门(603008。SH)实现营业收入56.23亿元,其中床垫产品实现营业收入28.55亿元;梦百合(603313。SH)实现营业收入65.3亿元,其中床垫产品实现营业收入30.81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慕思于2018年9月正式启动“10亿战略”,宣布未来五年将实现10亿的增长点。
然而,三年过去了,慕思的总营收仍不足50亿元,比100亿元少了一大半。
根据慕思的募资目的,短期内将继续大力发展床垫、床架等主营产品。
慕思拟募资654.38+0.88亿元。其中6543.8+0.503亿元用于华东健康寝具生产线建设项目;其余将用于数字营销项目和健康睡眠技术研究中心建设项目。
投资项目投产后,慕思将新增床垫95万张,床架65,438+05万张。
招股书显示,2018年至2020年,慕思综合毛利率分别为49.14%、53.49%、49.28%,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毛利率分别为32.43%、36.44%、34.30%。慕思毛利率比同行平均水平高出10至15个百分点。
慕思给出的解释是,主要是公司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在业务模式和销售渠道上的差异造成的。
与OEM/ODM等行业内其他企业不同,慕思90%以上的收入来自自有品牌。OEM/ODM生产可以快速增加公司收入。扩张后的慕思股份很可能会选择这条路线进行布局,但必然会影响其毛利率。
长期以来,由于慕思股份专注于自身品牌,在营销过程中更侧重于品牌运营和渠道营销,导致销售费用巨大。
2018年至2020年,慕思销售费用分别为9.8亿元、12100万元、1105万元。
其中广告费用分别为3.45亿元、4.45亿元和3.96亿元,分别占当期收入的10.90%、11.67%和8.96%。同期可比上市公司广告费用率分别仅为4.95%、3.98%、3.78%。
有意思的是,慕思每年还会在各大招聘平台发布“睡眠体验官”的职位信息。一眼看去,小一千分钟的日清5000好拿?不禁有点小激动?但是看了职位要求,才知道人家是要一个百万以上的网络大名人给他们宣传。有网友说:“大V看不见,我们也够不着。”
而慕思股份如此重视品牌推广,完全可以理解在高销售支出的同时,也将自身形象包装的更高。同时,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睡眠经济”逐渐兴起,行业竞争加剧。
目前除了慕思、喜临门等国内企业外,还包括舒达、四联、席梦思、金可儿等国外软床品牌。这些品牌定位于高端市场,产品价格在1.2万元以上。
环球财经在走访慕思官方旗舰店时发现,慕思床垫销量靠前的产品从千元到万元不等。
同时,慕思的线下门店也有价格更高的产品在售。
慕思官网曾经有一篇文章显示,在慕思床垫的价格表中,有从5000到65438+万不等的不同价位,如:带护脊的小尺寸儿童床垫,价格从5000到20000不等;时尚简约的歌迪亚,价格在2-5万之间;保利,极致睡眠,定价2万-6.5438+万。
但招股书显示,慕思床垫产品的平均售价仅为2000元左右,算是中低价位。
那么问题来了?中间巨大的差价在哪里?招股书显示,2020年,慕思股份分销渠道收入占比69.04%;电商渠道收入占比13.71%。
以经销商渠道为主的慕思股份,往往卖几万块的床垫。经销商的价格是多少?
众所周知,经销商数量过多,再加上区域相对分散,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公司的管理难度。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0年6月5438+2月31,慕思股份经销商数量为1401,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进一步增长,公司经销商数量将进一步增加。
慕思股份还警示,若个别经销商违反公司对销售价格和客户服务的相关管理要求,或其经营活动与公司品牌管理规定相违背,可能对公司品牌和声誉造成不利影响。
2020年8月,慕思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
2020年6月5438+2月,慕思进行了改制后的第一次增资,引入了红星美凯龙、红杉景域、华联综艺等12家外部投资机构和自然人股东,并以现金出资5.8亿元。其中4,000万元作为新增注册资本,5.4亿元作为资本公积。本次认购价格为14.50元/股。
招股书显示,本次发行前,慕思创始人王炳坤、林继勇通过慕泰投资直接和间接合计控制87.81%的股份,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此外,在慕思的前十大股东中,也可以看到上述增资活动中有不少外部投资者的身影。分别是红星美凯龙(1528。HK)、红杉靖宇、华联综艺、欧投和龙袖投资。
其中,龙袖咨询是红星美凯龙的关联方;华联综艺的实际控制人汪林朋是居然之家(000785。SZ);欧派投资由欧派家居(603833。个人股东张志安也是欧派投资的监事。
值得一提的是,慕思股份与欧洲家居有着悠久的历史。
早在2019,欧派衣柜与慕思床上用品战略合作,共同打造“慕思苏斯”品牌。该品牌产品仅在欧洲衣柜线下渠道垄断,慕思不再开辟额外渠道销售,被称为“新联销”合作模式。
简单来说,欧洲衣柜店不卖其他床垫,只卖慕斯产品。双方借此实现“捆绑销售”。招股书显示,2020年,欧派家居已成为慕思第一大客户,营收占比6.47%。
然而,这种“捆绑”对慕思来说也是一把“双刃剑”。从公司2020年的应收账款中,有将近一半是来自欧洲家,应收账款中有将近一半是来自欧洲家。
同时,慕思股份在招股书中也表示,公司对直供客户主要采取赊销的结算政策。或者说正因如此,慕思的应收账款周转率是同行业企业平均水平的十倍以上。
2018年至2020年,慕思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91.56次/年、89.34次/年和107.96次/年。同期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平均周转率分别为7.90次/年、7.08次/年、8.39次/年。
此外,慕思股份为了扩大与欧洲家居的合作规模,还是不惜牺牲自己的产品毛利率。招股书显示,欧洲家居渠道专用产品的毛利率从2019年的37.71%下降至2020年的23.35%。而且远低于其他直供客户的毛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