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信息不对称?

在前面的所有章节中,我们已经研究了公司财务中最重要的两个决策:融资决策和投资决策。我们假设世界是“完美的”。本节开始,我们将一起学习第三模块,我们将进入“不完美的世界”。在这个不完美的世界里,公司财务代表着什么?代表它有两大摩擦:一是信息不对称问题,二是代理问题。在这一节,我们来学习一下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和代理问题的解决引出了我国公司财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即公司治理。做好公司治理,其实是帮助我们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的唯一途径。在公司治理中,我们如何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接下来,我们通过三个部分学习如何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什么是“逆向选择”?什么样的信号比较靠谱?企业如何发出有效信号?

?首先,我们来看看什么是逆向选择问题。很简单,因为是事先发生的。我会研究后来发生的问题,也就是道德风险。说到逆向选择,其实最早是由一个叫乔治·阿克洛夫的美国经济学家提出的,他在1970发表了一篇非常重要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他实际上正在考虑一个二手车市场。这个二手车市场有三辆二手车出售。都是宝马车。对于买家来说,你并不真正了解这三辆二手宝马车的真实性能,但是卖家有这些信息。如果这三辆车中有一辆保养得很好,就像新车一样,我们称之为优等车,假设价值1万;还有一种车一般都是保养的。我们称之为中级车,价值50万。还有一辆车保养的非常差。我们称之为劣质车,价值30万。作为买家,你是分不清这三款车的区别的,因为它们都漆得很漂亮,看起来一模一样,你也分不清。只有卖家知道它们的真正价值。作为信息较少的一方,也就是你,你愿意付出多少?你可能只愿意出一个均价,对吧?100,50,30均价90万。当你出价90万的时候,高级车的车主就不会想卖车了。他不会想卖掉这辆价值1万的车,最后只拿回90万,他就退出市场。那么市场上就只剩下中级车和劣质车了。当你知道留在市场上的只是一辆中级车和一辆劣质车时,你可能会再次调整出价,拿出一个均价。50、30万均价40万。当你出价40万时,等待的车又退出了,对吗?那个车主肯定不愿意卖。所以市场上只剩下了价值30万的劣质车,这是典型的逆向选择问题。这是阿克洛夫在1970中首次提出逆向选择问题,因此获得了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我来看看在金融方面的应用。比如公司发行股票,也存在信息不对称。我们投资人其实不知道这个企业未来会是什么样子,企业内部高管能分辨出来。如果我们有两类公司,一类是未来发展很好的公司,一类可能表现不那么好。作为投资人,我们没有办法区分。此时,两家公司都将发行股票。一家公司的股票可以值50元一股,而另一家公司的股票只值30元一股。但作为投资人,我们分不清,所以只愿意平均出40元。好的公司看到我们的出价后,他不会再卖出股票,所以市场上只剩下最差的公司,这也是典型的逆向选择问题。

?所以一句话,什么是逆向选择?逆向选择是因为信息不对称,导致高素质的人或者优质的企业退出这个市场。你可以大致理解为我们常说的劣币驱逐良币的过程。这么多的信息不对称和逆向选择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交易无法在市场中进行,市场无法发挥有效作用。

?逆向选择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怎么才能解决逆向选择或者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基本上有两种方法。在第二阶段,在这一部分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是信号传输理论。下节课,我们将一起学习另一种方法,叫做机制设计理论。

?什么样的信号比较靠谱?什么是信号传输理论?信号传递理论,它的逻辑是我们有两方,一方有信息,一方没有信息。有信息的一方可能通过做一件事来传递一个信号,告诉没有私人信息的一方他的真实水平或者他的真实素质。

?对于信号理论来说,它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条件:第一个条件是我们必须有信息不对称,这些掌握更多信息的人会首先行动起来传递这个信号;第二个条件是,信号必须以比其他人更低的成本发送给他们中的一些人,这样信号才能可信。

?例如,当我们去动物园时,我们会看到孔雀。雄孔雀会拖着长长的尾巴,求偶的时候也会去洋洋得意。其实这在自然界对它是非常不利的,因为你知道在自然的野外环境中,有这么长的尾巴是很难逃脱天敌的追击的。但它为什么还拖着这么长的尾巴?其实这只雄孔雀是在传递一个信号,告诉这只雌孔雀,我能留着这么长的尾巴活下来,说明我的基因很好,我很强,嫁给我吧,留下来陪我。这是一个典型的信号传输理论。

?企业如何发出有效信号?公司治理中存在大量的信息不对称。高管可能知道外人不知道的信息,内部投资者和外部投资者也可能存在信息不对称。那么企业高管如何解决这种信息不对称问题呢?他可以告诉企业的外部投资者,他是一个为企业努力的管理者,不会为了自己的私利而牺牲股东的利益。企业传递信号有哪些途径?总结两种最常见最实用的方法:一种是企业高管主动降薪;二是企业自愿信息披露。

?我们会看到很多公司的CEO,会主动降薪。比如2019年3月5日,国内某公司CEO宣布我主动降薪。我把年薪降到了8万人民币,每月不到7000人民币。他做这个动作的目的是什么?其实我是想告诉外界,我想为企业努力。其实这次主动降薪可以追溯到1979,当时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之一的克莱斯勒公司处境非常糟糕,负债累累,其总裁主动将自己的工资降到了一美元。

?我们来分析一下,为什么企业高管会通过降薪发出这个信号?其实你也知道,对于一个企业高管来说,他的工资只是工资的一部分,他还有其他的东西,比如股票,股票期权,更多的是代表企业未来的收入。那么当一个企业的CEO主动降薪,他实际上向市场发出的信号是什么呢?但是他对这个企业的未来非常有信心,他更依赖于企业未来的收益。他的股票,他的期权给予他更高的报酬,而不是依赖公司目前的现金。所以企业的高管主动降薪,他发出了一个非常积极非常好的信号,因为对于那些好的高管来说,这个信号的成本更低,逻辑是因为他可以通过股票和股票期权赚钱。

?公司治理中发出信号的第二种常见方式是信息披露。我们知道,一家公司上市后,每个季度都会向公众披露其信息。特别是,中国最近开设了科技创新板,试行注册制。注册制最重要的一个逻辑就是你的企业要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披露企业的信息,你需要披露企业的各方面信息,把企业暴露在监管机构、新闻媒体和投资者面前。所以企业的高管是没有办法做贪图利润,损害股东利益的事情的。一个企业愿意上市,把自己暴露在众多监管者的眼前。实际上是在传递一个信号,告诉投资人,我是一个好企业,我不会损害你们的利益。尤其是上市之后,我们知道很多公司在证监会要求的强制披露之外,还有很多主动披露,也就是在强制披露之外主动披露更多的信息。

?另一种情况,如果我不是一个好公司,我是否可以模仿那些好公司,通过虚假披露向市场发出信号?我告诉你,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一旦你做了虚假披露,被查出来,惩罚是非常严厉的,后果不堪设想。我们来看一个例子:本世纪初著名的安然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教训。安然是一家石油公司,财务造假严重,包括做这件事的审计公司安达信也与其合谋,合伙伪造,以至于股价飙升到100多。但是后来它的财务造假被曝光,导致安然倒闭,几十人被追究刑事责任,甚至安达信也倒闭了,所以原来是五大会计师事务所,最后变成了四大会计师事务所。

总结:在不完美的世界中,普遍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或逆向选择的问题,这也是我们公司治理要解决的头号问题。那么如何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呢?信号论是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信息优势的一方向信息劣势的一方发出信号。这个信号要可信,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这个信号必须有成本;第二个条件是传输这个信号的成本。对于那些优质的企业,那些优质的人才,这个信号的成本比那些相对劣势的企业或者能力较低的人要低,这样这个信号就会更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