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电器在北京的店是上市公司国美的店吗?

大中是国美的...

短短三天,国美取代苏宁拿下大中。

12 12晚间,苏宁宣布退出大中M&A;65438+2月65438+3月国美宣布参与收购大中;12 10:58 14晚间,国美借助第三方曲线宣布收购大中,当日配资36亿元。

本报2月13号文章《争大中,胜负已分》独家披露:国美开出的价格比苏宁30亿(6亿)高出20%,本月完成合并。

毫无悬念,国美最终增资6亿元,成为年销售额超过80亿元的大中电器新东家,享有独家经营权、独家经营权和独家购买权。

12 16下午,国美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全面托管大中,最迟25日完成双方整合。

第二天,大中所有门店停业一天,国美进场开始盘点。有家电厂商很是抱怨:“两周前苏宁的人刚清点完,现在又在给国美清点。”

12 18,已统计的部分大中型门店重新开业,但销售终端的POS机已全部换上国美标识。

南方周末记者从权威渠道获悉,苏宁对国美电器2月13日发布的合并公告表示遗憾,并致电张大中商讨恢复谈判的可能性。木已成舟。国美甚至在没有盘点资产的情况下,与大中签署了正式协议。

在新闻发布会上,国美集团执行副总裁王俊洲承认“此时的心情既激动又愧疚”。三路混战终于有了结果,他很兴奋。他的内疚感是,国美的北京市场真的做不好,只能用并购来完成市场突破。

通过大中,国美正式拿下了70%以上的北京市场份额——“这是一次战略上的成功”,王俊洲承认,国美最终在全国除南京以外的所有一线城市都超过了苏宁。

苏宁失守荆州纯属偶然。

“即使苏宁出价比国美低2亿,大中也会抛弃国美,选择苏宁。”12 17上,苏宁总裁孙为民坦言,大中开出的M&A条件对苏宁更有利。

知情人士透露,在过去一年多的谈判中,大中有三个谈判伙伴,分别是国美、苏宁和一家投资机构。在与苏宁的实质性谈判中,大中和苏宁甚至提前约定:除非国美出价高于苏宁5-8亿元,否则大中将优先选择国美;两次出价相差2亿元,都将弃国美而取苏宁。

这份选择苏宁的合同,人为地制造了一个“囚徒”赌博游戏:国美必须出价高于苏宁5亿元以上才能入围,苏宁出价低于国美2亿元才能胜出。

今年4月,苏宁与大中的谈判开始深入,但国美表现冷淡。大中开出的合同也让国美相当难受。黄光裕公开表示:“国美对大中的态度是,最好收购,如果不收购,也不是什么大事。”

在苏宁和大中长达9个月的谈判中,苏宁和大中相互挑衅,相互讨价还价。孙为民不止一次对外界表示:“大中的M&A价值在20亿左右,30亿的要价太高了。”

今年7月31日,大中电器成立子公司“新大中”——将原债权债务剥离给母公司,大中的销售门店和经营性资产全部放入新公司——完成并购重组的组织架构建设。

但这并不影响双方的博弈。就在“十一”前,苏宁在北京新开了一家门店,新店的选址与大中原有门店构成了直接竞争——人们以为苏宁会放弃对大中的并购。

但“十一黄金周”的销售结果显示,苏宁的对手根本不是国美,仅大中一家就占据了北京50%以上的市场份额。

王俊洲承认,北京大中的管理团队远超北京国美苏宁的人员素质。为了支持全国开店的业务发展,留在北京的人素质确实比以前差了很多。

苏宁加速了对大中的整合。今年6月底11,苏宁的财务人员开始进驻大中的门店。除了没有签订正式的M&A协议,苏宁实际上完成了大中门店盈利能力的核算和各职能部门的账务清理。

与国美参与十几起行业并购不同,苏宁没有通过资本手段收购过一家本土连锁企业。在深入了解大中资产后,苏宁开始患得患失,想把价格降下来。

这给了国美可乘之机,但苏宁没当回事。有消息称,苏宁认为这是大中方讨价还价的伎俩。短短几天谈判,苏宁强势介入国美,被误认为是“搅浑水”——大中根本不值30亿,怎么又涨价了?

12 12下午,苏宁电器董事长张现身港万豪酒店,与作为央视年度经济人物的几位中外家电老总畅谈“中国制造”的未来。此时在北京,面对国美36亿元的报价,苏宁谈判代表宣布退出大中门店。

当天晚上,国美和大中签署正式协议,苏宁谈判代表赶回南京。苏宁也宣布退出大中并购,在这场对苏宁更有利的博弈中,苏宁高估了大中的资产价值却“鄙视”了大中给国美带来的品牌杀伤力。

这是一场漂亮的商战。苏宁亮出底牌,国美立刻“涨价”——苏宁要么陪,要么退出。

最后的结果是,国美击中目标,苏宁不涨价,大中成功把自己卖了。

大中值几何?

今年的苏宁电器真是野心勃勃。

尤其是今年4月9日,苏宁电器发布收购大中电器的公告,称公司已委托第三方财务顾问与大中电器就行业发展及双方合作进行沟通交流。此后,苏宁将以30亿元收购大中电器的传闻从未停止。

最近一个月,苏宁电器股价从56.8元涨到70元,涨幅超过20%——大中电器对苏宁的财务指标改善确实不错。

12 13苏宁宣布退出大中合并时,苏宁股价跌至62.78元,下跌8.16%。

所谓兵也狡猾。苏宁员工入主大中后,国美开始重新计算双方的力量对比。“只要不高于40亿元,大中型企业的收购价格就不贵。”一位参与过国美M&A项目的人士介绍。

上海龙瑞投资执行董事尹中玉认为,目前国美的市盈率是69倍,苏宁是72倍,大中是22.5倍。收购大中对双方来说都是很划算的。苏宁放弃大中的原因是缺乏并购经验,双方背靠的资本市场环境不同。

国美发言人何表示:“国美有整合包括永乐在内的十几个全国性或区域性家电零售品牌的经验,更了解并购带来的机遇和价值。”

苏宁总裁孙为民表示,苏宁在北京只有5家门店与大中重叠,而国美有20多家门店与大中重叠——大中更适合与苏宁结盟。但他认为:“我们充分接触过大中,最了解大中的真正价值。”或许真如苏宁所说“看清楚底牌”,如果大中60多家门店开新店的实体成本只有十几亿,真的不值得苏宁涨价。

前景仍未明朗。

时间会证明大中是否值36亿。现在人们关注的焦点是,在北京市场打拼了25年的张是否将彻底告别家电连锁经营。

作为一家在百慕大注册的外国公司,如果国美要收购国内公司大中电器,必须获得商务部的批准...因此,国美采取第三方收购方式,通过过渡性安排,尽快实现张大中套现。

根据国美公告,国美通过银行以委托贷款的形式向独立第三方出资36亿元用于收购大中电器全部股权,国美通过天津咨询获得大中电器的独家经营权和独家经营权,最终实现国美对大中电器的独家购买权。

负责收购大中的第三方是国美的战略合作伙伴展盛投资。国美向子公司天津进行咨询贷款36.5亿元,扣除5000万元利息后,天津信息实际借给兴业银行北京分行36亿元,并将这笔钱提供给展盛投资收购大中电器全部股权。

据了解,本次天津咨询向兴业银行借款期限为2007年6月65438+2月14日至2008年6月13日,分五次提供给展盛投资,即2007年6月65438+2月7亿元,20日4亿元。

内部人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公告中描述的借贷过程实际上是张大中36亿现金收款的时间。据悉,经过两年的并购,放弃家电主业的大中全面转向房地产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