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位于中国的哪个省?

南充市龙门镇

龙门镇位于南充市东北部,嘉陵江东岸,属亚热带温暖湿润丘陵区。宋世建镇。距南充市区15km,距南充东站1.5km。是高平十里工业开发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四川省五大集镇之一。1995被列为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全镇面积33.94平方公里,镇域面积3.8平方公里,街道32条,总长13000米,其中最长的街道1500米,宽36米。辖14个行政区,129个合作社,7个居住区,42个居住小组,总人口51000人,其中农业人口25000人,耕地17063亩。2000年工农业总产值591 01 000元,其中农业产值8421 000元,乡镇企业产值50680万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2578元。粮食总产量为11980吨。输出4180人,劳务输出收入2508万元。财政收入503.39万元。

农业坚持科学种田,调整产业结构。全镇7个村更新改造柑橘树50万株,种植商品蔬菜5000亩,其中覆膜3000亩,大棚150亩,形成龙门蔬菜批发市场;全镇有5个村生产玉米5100亩;1个村生产水稻种子602亩,均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齐全。全镇实现了社会组织通路,总长58公里,其中:三级公路5公里;水运可达广元,发至重庆;318国道贯穿全境,铁路过境达到18公里;开通程控电话2500门;实现了村村通直拨电话,缩短了与外界的距离。建成地面卫星电视接收塔3座,手机接收站1座,用户超过11000户。有线广播遍布全镇各村,92%的家庭拥有电视,其中20%的家庭拥有彩电。生活及工业用水来自嘉陵江或地下水,三家水厂日供水量达654.38+0.5万吨。天然气日供气量654.38+20万立方米。“鲤鱼跃龙门”的雕塑与“太阳灯”、“天鹅灯”等造型各异的路灯交相辉映,宽阔繁华的街道绿树成荫。法院、司法所、派出所、交警队、刑侦中队、综治办等部门为龙门人民安居乐业提供了可靠保障。包括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信用合作社和工商储蓄协会在内的六家金融机构正在支持企业的发展。100以上的茶园(亭)香火鼎盛;10以上的舞厅都是音乐;民族饭店以其优越的环境,得到了市、区大型会议所在地的青睐。占地800多英亩的大雁山公园游人如织,复兴后的吴韵寺挤满了朝圣者。全镇各行各业月营业额10多万元。每天流动人口达到654.38+50万人次,但不是每天都是2万多人次。

龙门镇党委、政府重点发展房地产业,一是优惠政策;二是加快完善城市设施和功能,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第三,政府部门为他们提供一站式服务。1997至2000年四年间,新建商业和住宅面积16万平方米,公共建筑3万平方米,工业和生产性建筑12万平方米。房地产业创造产值1.25亿元。房地产业的发展,一方面促进了当地沙、石、砖、瓦、水泥制品等建材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促进和加快了城市建设的步伐。?

全镇工业、农业、交通、通讯、乡镇企业、城市建设、民营经济、文教卫生发展迅速,现代城镇格局初步形成。65,438+00多名干部和周边城镇的人民已在镇上定居,一些外国投资者来做生意,设立工厂和实体。南充棉纺厂、南充TEDA化纤有限公司等大中型骨干企业为龙门镇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全镇现有企业2051家,其中中外合资企业和骨干企业31家。

安溪县龙门镇

安溪县龙门镇安溪县龙门镇位于美丽的锦江之畔,毗邻厦门经济特区,面积156.33平方公里,山地156万亩,耕地2.7万亩。现辖31个行政村,6.5万人。这里风景优美,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革命老区之一。改革开放以来,龙门镇党委、政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农业生产为重点,以企业发展为重点,以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为保障,有力地促进了全镇各项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和进步。从65438年到0998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到4.3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3250元。展望未来,前途是光明的。龙门镇将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立足镇情,扎实工作,推进新一轮创业。龙门镇位于安溪县南部东灵峰北麓,东与南安县祥云乡接壤,南接安县汀溪镇,西接虎丘镇、大坪乡,北接官桥。位于东经118 05 ',北纬24 57 ',面积156.33平方公里。

龙门因山而得名。明嘉靖《安溪县志》载:“龙门山,在彝人,如崖,两石如门,故名古龙门岗”。当地族谱也有如下描述:“层岩叠,山势险。悬崖岩石达到了溪流的底部,有数百英尺深。当他们通向小路时,他们必须从两块岩石之间穿过,那缝隙就像一扇门。”其地面集市,又称龙门集市。

安溪县初,龙门属桂山乡彝人里,宋至元、明、清仍属彝人里。民国初年,用的是大清制度。民国二十一年(1932),宜仁里属宜信区;6月1940,改为第一区龙邦镇,8月改为龙门、官邦镇;1945年,恢复龙邦镇,辖12保堡:仙堤、西溪、湖山、进士、邦头、山梅、邦寨、梅清、辽山、龙山、龙门、归窑。

建国初期,龙邦镇属龙城区,不久改为二区,七月六区1952,同年九月官桥区,二月龙门乡1958,九月官桥人民公社191。1965,六个小公社合并为龙门公社,1984改为龙门乡,1991改为龙门镇。现辖山头、梅顶、梅内、梅清、榜寨、辽山、龙门、龙山、龙梅、崔坑、桂窑、桂林、关山、虎山、赤坑、西坂、西溪、姚希、仙堤、仙东、仙溪、咸丰、金狮、杨铿、和平、白云等地

绵阳市龙门镇

绵阳市涪城区龙门镇位于涪江上游,距绵阳机场15公里,是四川省小城镇建设重点示范镇。108国道横贯东西,一座被称为“西南杨浦大桥”的立交就坐落在镇上。九寨沟环线绵江一级公路纵贯南北,距宝成铁路复线铁路一级货运站绵阳火车站6公里。是绵阳市重要的交通枢纽,进出四川货物的重要集散地和中转站。交通、通讯、商贸比较发达。该镇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坝丘相间,年平均气温16.3 c,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987 mm,日照充足,无霜期272天。涪江、长潭河穿境而过,水资源丰富,无污染。该镇成立于6月,1998,种植业、养殖业发达,是绵阳市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优质水果生产基地、奶牛养殖基地、涪城区农村能源沼气建设试点镇。全镇辖9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52个农业合作社,总人口1.2万,面积23.78平方公里,耕地1.3万亩。

建镇以来,镇党委、政府与全镇人民一道,弘扬“团结务实、艰苦创业、开拓创新、振兴龙门”的龙门精神,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使全镇面貌焕然一新,农村经济快速发展,镇容镇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2002年底,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510元。乡镇企业发展以年均25%的速度递增,工农业总产值和财政收入翻了一番,集镇面积翻了两番,镇内绿树成荫,四季常青,呈现花园式城镇格局。该镇先后荣获绵阳市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镇、四川省小城镇建设试点镇、绵阳市郊区先进工作乡等特殊荣誉。

闲谈

村民们曾经摆过这样一个龙门阵:前几年听说养奶牛能赚钱,于是借钱加了近40万的积蓄10多年,一下子从内蒙古买了34头奶牛,每天产鲜奶1000斤,收入1000元。我在想,这一年要30多万。村民们见有了开头,也举起了40多个人头。不知人不如天。1999年秋天,全镇80多头奶牛突发牛瘟,牛奶卖不出去。上头下了命令,龙门镇的牛都要枪毙埋掉。我永远不会忘记165438+10月22日这一天,那天是我34岁的生日。我的34头牛,和村民的40多头白花牛一起,被牵到了村外的旷野。当我听到“啪嗒”的枪声时,我简直是箭穿心,家里人痛哭流涕:“我把钱都输光了,还不起阎王的债变成马。”

曾石流下了眼泪,然后泪流满面地说:就在我的家人万分悲痛的时候,市委书记杨海清来了,区、乡、村,还有畜牧部门的干部,用千言万语安慰我。他们说自己有责任,防疫系统没跟上。于是市委书记做了讲话,区领导做了决定,贴息农贷和区镇补贴5.5万,鼓励我再做一次。我在想,我敢买34头牛来喂。书记和镇长带头,镇里拨专款请动物牧师成立了奶牛协会。从奶牛的引进、养殖、防疫、治疗到接触奶源市场,干部们不知道花了多少钱,现在龙门镇的奶牛数量已经发展到上千头。我也长到了76头,一天一吨奶,赚了2000块。两年多的时间,我不仅还清了债务,还真的发了财。想到救援中干部的恩情,我不知准备了多少次礼物来答谢干部,但没有一次不是我带回来的;我不知道有多少次想办酒席请干部们说情,都没有成功。镇党委书记江一再告诉我:“曾石,你一开始的失败是我们的责任。帮你和村民起来,也是我们干部的责任。为什么感谢!”一开始我听着,后来我就生气了:“我家的米有毒吗?”言语之间,曾石的脸上真的流露出怨恨。

说起龙门镇的干部,小桥村村民王明珍摆的龙门阵也挺有意思。“我们俱乐部都在这个山坡上,缺水。过去,我们只能种些红薯、玉米和小麦。村民们在房前屋后种了很多橘子、桃子、李子等果树,头几年还能卖钱。后来水果难吃了,在城里摘了堆起来也卖不出去。人们仍然很穷。这里风景好,春夏花果美,太香了;秋天,果实金黄美丽,却无人采摘。嘿,这个镇上的干部都有眼力。前几年,他们来找我们要农家乐,说这里风景好,城里人肯定会喜欢。我说城里人吃不完所有的鱼和肉,但还是来农村吃简陋的饭菜。这位干部说,简朴的生活是必要的。干部也特别重视财政补贴,一个规划一个规划搞,我们却半信半疑。嗨!城里人真的来了,春天看花,秋天摘果,什么都吃,一天两顿打牌喝茶,光20块钱就收现金。就这样,2003年家家户户都盖了新楼。”王明珍说,为了感谢干部的指导,村里人商量了一下,干部来吃饭不要钱,算是感谢,可是几年过去了,就是一次感谢都没有。蒋书记家回镇上,我坚决不收钱,口袋都被撕破了。他还是给了我钱。我有点生气,就说,蒋书记,这两天别来了!他走开了,回了句:他一定会再来的...

在龙门镇竖起龙门阵就像和尚敲木鱼一样。比如贫困户建房,干部进城买旧砖旧木;建成了无公害蔬菜基地,在高速公路上安装了路灯,防止农民过早到市场卖菜掉进沟里;开一个文体会,捉鸡捉鸭,搬运食物给村民们玩得开心...

阳春市河口镇龙门乡

龙门乡位于广东省杨春河口镇,是革命老区,毗邻阿胶岭自然保护区,电力资源丰富。

具有实际地名意义的龙门

浙江丽水云和县龙门移民后重建的龙门村,原名唐后门,是一个美丽的河边村落,南宋宰相唐思退(117-1164)的住所。但是,历史注定了这里有故事,改变了这里的地名。

龙门的风景

八百里瓯江浩浩荡荡,汤后门村就坐落在瓯江中段风景秀丽的江边。和所有的村庄一样,它的文明是沿着水系传播的,河流是文明的脉络。清代诗人胡行知有“船过龙门”的证言:“日日晴阴,沿途自然风光无穷,溪外青山阴户。”进步的文明总是伴随着自私可笑的故事。清道光年间,一个无法考证的日子,龙泉新知府乘船溯流而上,来到一个地方,只见青山绿水,稻花香,点点风帆,仿佛人在画中,不禁喜出望外。然而,麻烦瞬间就来了,一个峡谷就在眼前。河水更难奔流,逆水行舟。问岸,方知此地是汤候门空滩。紧急情况下,我们只好上岸让村民拉光纤。然而,在农忙季节,村民们拒绝了,县长很生气。村民问这位大叔在哪里工作,知府说:“我是唐唐七品龙泉新任知府。”大家都笑着说:“此地是云地之界,名曰唐后门村。你控制不了我们。”于是,大家一哄而散。县令气得脸色铁青,说:“你就等着瞧吧!”它在向上走。知府上任不久,就极力讨好知府和御史,写了一封信说:“唐后门是通往龙泉的门户,是去县城的必经之路。但现在是云和县偏僻难行之地,应划归龙泉。”后来,唐后门划归龙泉管辖,改名龙门,意为“龙泉门户”,龙泉王庄的外半村、机头村、上坑村、丁村划归云和县管辖。因为龙门周围的土地布满云雾,所以又被称为“飞天之地”。

直到民国33年,云和县令潘看到“飞地”阻碍政令的执行,有诸多弊端。比如被招募的壮丁逃到龙门,云和县不能直接抓捕,要上书龙泉县政府协助抓捕。然而,当文赶到龙泉时,壮丁早已逃之夭夭;云何禁止杀牛,杀牛人只要把牛带进龙门,就无所顾忌。但浙江省政府说:“龙门一带土地乌云密布,是旧日个人恩怨造成的花卉种植地。”省民政厅查明后,龙门仍属云和县管辖。

在旧社会,龙门的确是龙泉之地。《唐后门石霞族谱》记载:西村位于龙泉县龙门乡自治区龙泉县东部120处,水口以七孔村为界。纱帽岩位于上游,这里的山脉从鹿角的尖端升起,房子面向方山。村旁有狮、凤、虎、龟四山和两村,双桥、六合、河沟八景为村内景点。我小时候在家里看到的很多农业税票据,屠宰税票据,都盖有龙泉县政府的方形印章。

如今,龙门村古朴的木屋和长长的石板,已经随着电站的建成而湮灭。只有这个耐人寻味的故事还在民间口耳相传。(摘自黄裕生的《局部的云》)

陕西省韩城市,古时称

韩城历史悠久。

夏商时期属永州,《龚宇》一书记载“龙门,龚宇永州之域”。相传于霞“导河积石,至于龙门”,故“龙门”史称韩城地区。

相关年龄

西周初年,周武王之子(本名佚)被封于朝鲜,其食粮收于汉源一带,称为韩(后)国。在,秦钟的幼子康也被封在梁山,史称梁国。周襄王十一年(前641年)为所灭,今韩城南部古少梁为都城。明代《韩城县志》载:“韩、侯、伯为国也”。

春秋时,韩武子被封为韩渊。《博物志》载:“汉,伍子胥封地”。继伍兹之后,献子爵改姓韩。当时晋国占据河西之地,与秦国接壤。周襄王第七年(公元前645年),秦和金在朝鲜交战,秦打败金,俘获国君,金让出河西之地。在王第二年春天(前617),他攻打秦国,取了少梁。

战国时期,周镇定二十八年(前441年),属魏。周伟十四年(公元前412),魏攻取秦。周安二十六年(公元前376年),汉、赵、魏三分,少梁归魏。周宪王第七年(公元前362年),秦打败少良,俘虏公孙厝,又攻占魏城。周宪十五年(公元前354年),秦与魏在元利(今大荔县)交战,斩首七千人,取少梁。秦惠文王十一年(公元前327年),秦少良成夏阳,成邑。

秦灭六国,夏阳为史地。

西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正月,项羽先后分封三王,董昆封为翟王,统领陕北。八月,刘邦入关。景帝二年(公元前155年),留下一部分民史郡。梁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左内氏改名为左凤仪。夏阳就属于这种。

新莽时,夏阳被改为姬廷,属于列位大夫的待遇。

东汉时期,光武兴盛,都城东移,西京三辅(京、左凤仪、尤扶风)不变,姬廷改名夏阳,仍属左凤仪。建武元年(25)至永平二年(59),合阳并入夏阳。

三国时期,魏国雄居中原,夏阳属凤仪郡,魏永州,晋仍在。后来归花山县。

东晋永和五年(349年),为躲避羌人的叛乱,尚军支所由傅氏迁至夏阳(今延安)。七年(351),福建在长安建立前秦,夏阳属之。

南北朝时,北魏孝文帝十一年(487),夏阳属化州华山郡。553年,西魏废帝秦原,迁通州武乡县。宇文珏废魏,建立北周。明帝二年(558),夏阳并入河阳。

隋开帝十八年(598),夏阳脱离河阳,复置郡,改称韩城为古朝鲜,属凤仪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