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属于母公司的股东权益如何计算?

股东权益(即净资产)=总资产-总负债

反映包括母公司和少数股东在内的所有股东的所有者权益合计,以及股东所持股份的100%。

即所有者权益合计=母公司股东权益合计+少数股东权益。

股东权益包括实收股本和留存收益。

股东权益是指股份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即资产净值)或公司资本。

股东权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财务指标,它反映了公司的自有资本。

当股东权益小于零时,公司将资不抵债。这时,公司的股东权益就消失了。如果进行破产清算,股东将一无所获。

相反,股东权益金额越大,公司实力越强。

股东权益的比例要适度。

如果股权比例过小,说明企业负债过重,容易削弱公司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而股权比例过大,说明企业没有积极利用财务杠杆扩大经营规模。

股东权益比率又称净资产比率,是股东权益与总资产的比率,反映了企业有多少资产是所有者投入的。

值得一提的是,有时候有些公司亏损不是因为股东权益比率太低,而是因为行业不景气。这样的公司更容易扭亏为盈。

留存收益是指企业从历年实现的利润中留存的内部积累,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是指企业按照有关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积累资金。

公司制企业的盈余公积包括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

法定盈余公积是指企业按照规定比例从净利润中提取的盈余公积。

任意盈余公积,是指企业根据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提取的盈余公积。

企业提取的盈余公积,经批准后可用于弥补亏损、增资或分配现金股利或利润。

未分配利润是指企业在弥补亏损、提取盈余公积和向投资者分配利润后,留在企业中的实现的净利润。

与所有者权益的其他部分相比,企业在未分配利润的使用上有更大的自主权。

它来源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实现的净利润,包括盈余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其中盈余公积金是有特定用途的累计盈余,未分配利润是无特定用途的累计盈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