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中介的转型与发展
2019年底的一场疫情,一直持续到2020年初,对各行各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金融行业。凉意不断袭来。从对P2P平台、现金贷的严厉整治,到对传统金融贷款行业的管控,从资金、利率、数据、短信营销、催收、支付、牌照等各个环节都收紧了监管,这些对贷款中介来说都是致命的。
此外,5.9号《商业银行网络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互贷办法》)的出台,明确了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与第三方机构合作开展互联网贷款业务,但对合作机构在系统安全、数据安全、运营管理、风控水平、技术实力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门槛,都是硬性要求,这对传统贷款中介行业无疑是致命的打击!
在一篇关于互贷措施的评论文章下,一位贷款行业人士评论道“疫情之下,已经几个月无利可图的公司已经开始亏损了。再加上对贷款机构的严格控制,我们失去了很多生意。现在电话营销随时面临封号,短信营销随时面临封号。百度竞价限制贷款广告推广...我们找不到客户。严控已经突破了他们的最后一道防线,获客之路已经被堵死。客户从哪里来?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我们将不得不裁员...难啊!”
抗风险能力强的大公司资金充裕。结合自身定位,聚焦客户资金需求来源,于是开始广撒网,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在房产中介门店、装修公司、财税公司等地搜寻有资金需求的客户,并以“场景赋能”的方式与场景各方合作,试图从需求源头获取客户,为客户匹配相应产品。但在搭建渠道和场景对接人员时,需要对金融领域有所了解,才能帮助贷款中介做好客户推广工作,所以目前效果并不理想。
人力弱的小公司,经济能力弱,只能继续用推、送、插车卡、扫街扫楼的方法去找客户。效果自然不得而知。
危机总是伴随着机遇。当上帝关上一扇门时,他总会给你留一扇窗。对贷款中介行业的监管和规范,就是要让他们在合规的前提下,健康发展,面对挑战。许多贷款中介面临困境,开始寻求新的方式来获得客户。
贷款机构有自己的专业系统,通过这些系统可以搭建渠道,创造场景,赋能客户,然后精准推送给银行。
在银行线上转型的过程中,为了打造TOB场景,需要加强与第三方机构的合作,利用合作渠道的资源,批量线上获取客户。通过金融科技赋能客户产生需求,让客户在产生需求的第一时间通过金融服务解决资金问题。贷款中介行业也要适应政策和发展的变化,结合金融科技,向“贷款机构”转型,为金融产品搭建相应的渠道,让贷款流程在线化、透明化、合规化,实现批量获客。
比如银行将其抵押贷款放在二手房中介公司,通过金融科技赋能二手房中介公司实现金融服务的能力。需要资金的客户在办理相关业务时通过该端口直接与银行对接,在线完成产品选择、资料提交、资质审核,解决资金需求。
但贷款机构要成功转型,准入门槛很高,对合规、技术要求、场景、客流等要求都相当高。简单来说,你必须有自己的专业系统,但是在系统开发出来之前,需要花费时间和金钱去研究和探索研发成本。那么,有没有现成的系统可以直接使用呢?
面对科技(成都)公司成功解决了这个问题。
作为一家科技金融公司,构建了“金融-系统-场景”理念的贷款体系,拥有专业的风控体系,通过大数据多维度画像进行风险评估,控制风险;数据的使用和存储符合银行和监管要求;专业的技术团队,有能力向银行出口;能搭建渠道和场景;线上客引流;API开放接口模式支持多端口接入,帮助贷款中介连接银行、企业等第三方数据提供商;支持渠道授权和会员拓展管理;通过系统在线访问支持轻松的渠道扩展。功能完善,符合银行对贷款机构的准入门槛,经过市场检验,取得良好效果。
通过系统在线获取客户,为客户提供在线金融服务,业务员只需要与渠道建立关系,在后台查看客户来自哪个场景和流程进度,全部在线完成,而不是一对一的找遍全球客户,然后邀约洽谈一系列流程,一个业务员可以同时跟进多个渠道申报订单的客户,节省时间。
对于传统贷款中介来说,所有业务都在网上,可以降低人力成本,规避风险;线上获客,系统化统一管理,提高业务效率,降低获客成本;系统的应用,精准的客户画像,推送到银行的客户已经通过初步筛选,符合放贷机构的准入要求;我们赋能渠道场景,让场景体系化的实现金融服务能力,让渠道场景实现线上金融服务端口。
归根结底,制度是传统贷款中介帮助其转型为助贷机构的利器,使其适应当前政策和合规的要求,健康稳健发展。
现在的贷款中介应该怎么走下去?
现在贷款中介要做好,总之就是上线,下沉。
飞刀做了20年的小银行贷款,很多朋友都是贷款中介,非常熟悉,很有发言权。
1,在线
小贷已经进入科技时代,大数据、客户画像、精准营销都是常见的东西。电话营销和扫楼都是过去的做法,必须结束。
一方面,贷款中介需要帮助银行批量获客,通过数据挖掘,利用数据打通银行产品,获得定制产品,推送给客户群体。这是出路。
一方面,贷款中介需要和客户群打交道,现代客户已经很聪明了,很难再像以前那样单纯的获取客户。没有一定的数据支撑,随意营销客户,成功率太低,时间投入,得不到客户,很难盈利。
至于电话营销,通过拜访陌生人来获得客户的难度越来越大。
2、下沉
贷款中介主要是补充银行,选择银行参与不多的行业和客户群体。
红海客户需要避开,蓝海需要开拓。这就需要群体下沉。
客户群的下沉就是介入相对较差的客户。探索风险控制方法,介绍给银行、资本公司、小贷公司。
新时代,贷款中介不难,但传统中介模式不行了。用老办法获客、营销,才是新时代。上下都是好办法。
飞刀银行有20年的信贷经验。欢迎交流。
我住在Xi安。我来说说目前Xi安的银行贷款情况。从2020年3月开始,Xi一直在调整房价,也升级了限购限贷政策,逐步将购房资格强化为落户满一年、社保满一年。第二套首付比例从之前的40%提高到现在。首套只要有贷款,就直接付六成首付,最多二套需要七成首付。最严厉的是今年7月出台的限价政策。两批200多个热门住宅区相继出台指导价,基本只有市场房价的70%左右,并伴随着银行信贷的收紧,放款周期为3-6个月。Xi安楼市已经提前度过了一个“寒冬”。
以前贷款周期大概是7-15个工作日,完成一笔房贷的单子一般在一个月到一个半月完成;现在贷款需要3-6个月,也就是说办一个单子的手续至少要4个月,业主一般都不愿意按指导价卖,但是现在贷款都是按指导价。这就产生了差价矛盾。以安最受欢迎的住宅区东方罗马花园为例,40平总价在88万左右,但指导价在76万左右,也就是说最高贷款按76万的70%计算,首付在23万的基础上是1.2万,无形中增加了客户一至两成的首付。在这样的市场环境和贷款政策下,中介真的是苦不堪言。
首先,成交量急剧下降,从三四月份的每月8000-10000,下降到现在的每月只有3000-4000。直接结果就是中介开不了单,纷纷离开。其次,贷款审批周期延长到3-6个月,意味着中介每开一次房贷单子,就要等半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拿到钱。据说老中介普遍没有底薪,导致老人们吃老本,新人看不到希望,很多房产公司也无法还钱,进而导致很多个体门店倒闭。甚至大型连锁中介公司都在关门、合并门店,中介行业称之为“抱团取暖”。
现阶段,摆在中介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是及时止损,换行业。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7月至今,Xi安已有超过1万名中介离职,其中80%以上直接转行。毕竟大家都有家要养,很多人都是抱着房地产行业会复苏回来的心态。
二是努力坚持,以新房为重点。这些中介大多从业时间较长,见过房地产市场的大起大落,对自己的专业知识很有信心。另一个是加大新房的投入。目前Xi安的新房市场基本不受影响,也有很多楼盘和中介合作,这是中介开票的机会。还造成了城南雨花寨地铁口一房产中介半夜帮客户排队的场景。
还有题目中提到的征信不好的问题。现在的社会已经发展到一个提前消费的时代,到处都在鼓励“花明天的钱,实现今天的梦想”。再加上信用卡、借记卡、借条以及各种小贷公司的日益普及,放贷泛滥,很多客户尤其是年轻客户一不小心,征信“三合一”银行就拒绝放贷。这不仅阻止了客户自己买房,也让中介没用了,这也是中介行业不好做的一个原因。
银行贷款政策的松紧与国家政策密切相关,所以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多了解政策,保留好信用报告,以备不时之需。
看看其他朋友的评论,分析一下贷款行业,也就是助贷行业是怎么走的!首先,我认为金融科技线上线下结合是必然趋势,因为目前基于国内经济形势,所有金融机构对客户群体的要求都比较低,也就是说不缺好的产品,缺的是获客。那么如何获得客户,从哪里获得客户,获得客户的成本是我们要思考的关键。基于传统电话营销被整顿、扫楼诋毁人力成本高、人均获客效率低的弊端,线上平台转型势在必行。其次,要改变传统的高利润的中介思维。未来一定要做一个常规的低利润甚至无利润的商业模式,然后通过深挖商业模式来盈利。本人有十年创业经验,欢迎交流。未来行业必然是规模化、平台化的玩家生存。
贷款中介行业的痛点不是难获客户,而是现在的客户资质普遍太差,很难贷到款,中介没有佣金,白忙一场。平日里看起来很多客户都很忙,但最后真正能贷到款的很少,业务员白忙了一场。
做好自己的规划,最好选择一个主业单位,一个副业。
主业要选择自己熟悉的行业,比较休闲。
副业要前期推广,后期持续赚,比如pos。
我现在选择的是主营业务是住房按揭业务和银行贷款辅助,时间相对自由。副业就是我选对了外汇平台。我有自己的团队两年了,每个月都有被动收入。即使主业不赚钱,也有副业支撑着我。
媒介的
存在是合理的。
承接双方,作为他们之间的桥梁。
只要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在银行内部的人脉,
并制造口碑。
控制风险。
金融业大发展的今天,大有可为
其实现在很多民间利率机构都做不到,但是国企的资金还是没问题的,可能对这些用人单位的生意有利。当然,刚改的高风险利率很少有能做到的。
很难收0.5%的按揭贷款,做工作。很多人直接去找银行,收取中介费,结果走进了死胡同。
看了很多演讲,我会分享给朋友们。我朋友以前是银行信贷经理,后来因为工资等问题离职做中介。只有他知道悲伤。
很多人会觉得这个行业应该很赚钱,其实不然。贷款中介必须具备的素质必须是专业高效。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不容易。如果一个客户信用信息好,资质优秀,你觉得他在哪里贷不到款?而找中介的理由只有一个,信息、、、对,信息。
中介要准确的知道每家银行的风险标准(每家银行都不一样),这样才能精准的服务客户,而获取客户的方式也很重要,通常是通过前期陌生人的积累,或者是通过介绍。
至于问题,我给你一个标准答案。从对接银行产品、谈客户、获客户,三种模式只能选一种。因为你精力有限,可以精耕细作(也叫深耕),其中任何一项都极端到让你衣食无忧。
贷款中介行业竞争如此激烈,如何生存?从两个部分来分析下一个:对内:提高员工的整体职业素养和素质,开拓良好的客户发展渠道。2.对外:对客户专一(统一),不欺骗客人。
一是针对内需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知识,开辟拓展客户的不同渠道。
对于现在需要融资的人来说,微信里谁没有两三个中介贷款专员?所以这给了客人很高的反差。也就是一个客人在可以享受同样服务的情况下会比较什么?肯定是和他直接接触的专员的印象。由此,我们可以衡量贵公司的信誉。尤其是大客户,即使成本再高,他也会优先考虑靠谱的。而且,当你的员工非常专业的时候,甚至不同的行业都可以和客户聊天,所以你可以在前期第一次和客户聊天。记住:你对客户的第一印象甚至占到交易比例的30%以上。
至于为什么要加不同的开拓方式?现在完全靠叉车打外呼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因为会很累。想想现在谁的手机不经常接推销电话?所以要结合现代网络渠道拓展客户,比如机器人、短信、网络广告等等。都是好办法。有句话:资本推动产能,产能创造更多资本!
第二,针对产品,坦诚对待每一位客户。
什么是产品专业化?就是做房贷的时候只做房贷,做信贷的时候只找信贷客户。因为你要记住:你一天的工作时间不会超过14小时,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你要像处理其他类型的问题一样处理这个问题,你会很累,最后可能得不偿失,西瓜绿豆都不剩。而且,当你做的产品是专业化的时候,你给客人的感觉会不一样(比如每天做房贷和发房贷产品的两个人,你一定要选择第一个)。当然不是让你放弃其他类型的客人。客人带着材料来你公司,其实更容易改变计划。
最后一点:不要欺骗客户。银行部门和房贷客户都很担心被骗。当然你要有点销售技巧,但是前期撒了谎,后期拿不回来的那种不叫技巧。作为一个销售,后期你要期待老客户作为重心来参考。如果作弊成交,公司以后会很累,只能不断开发新客户。
感谢阅读!
面对银行下发的要求贷款渠道合作伙伴禁止向客户收费的通知,贷款中介该怎么办?
就平安银行而言,传统贷款中介转型迫在眉睫,转型需要技术支持。
对于目前的贷款中介行业来说,大量贷款中介的营销方式仍然是非常传统的以资产为导向的获客模式。通常需要招聘大量员工,培训岗位,并有很高的佣金;在推广方面,推模式、人群战术、电话营销,以及大量的媒体广告(如电梯广告、广播广告、地铁广告、网络媒体广告...)也被广泛使用。
现在只要中介想继续与平安银行产品合作,就不能再向客户收费,这意味着原有的业务获取模式已经“行不通”,只能转型。
如果还想做这项业务,要么调整公司业务线,继续做其他尚未执行“政策”的贷款产品;要么想办法转型降低获客成本,赚取银行引流费,获取差价利润。但是实际改造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还是需要技术支持的。
对于贷款中介来说,与金融科技公司合作是目前最好的选择。为了在当前形势下抓住机遇,转型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