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兄弟烟草有限公司生产什么烟?
1916南洋公司创建于民国初年。
南阳兄弟烟草公司生产红金龙香烟。
现在的香烟有两种,一种是国产的。
1905由简(1870 ~ 1923广东南海人)和简玉洁(1875 ~ 1957)在香港创立,资本65438+万港币。由于技术和经验不足,加上英美烟草公司的竞争和打击,于1908亏本倒闭。1909年,他因为从舅舅简那里得到9万元而复业,并更名为广东南洋兄弟烟草公司。自1911以来,公司扭亏为盈,业务持续发展。1916在上海设立卷烟厂,然后在各大城市和南洋群岛设立分公司。1918改组为南洋兄弟烟草有限公司,在北洋政府注册,额定资本500万元,实收资本270万元,企业中心由香港迁至上海。在此期间,该公司最大的竞争对手英美烟草公司曾三次试图吞并该公司,但均未成功。为进一步扩大企业,壮大实力,与竞争对手竞争,公司于1919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资本扩大至15万港元。简家族控制着这家企业,拥有60%的股份。1918 ~ 1920期间,公司先后在武汉、上海、香港等地设立分公司,在山东坊子、河南许昌开设烟叶收购场、复烤厂,在安徽刘福开设烟叶收购场。销售机构遍布全国各大城市及东南亚地区。鼎盛时期有超过1.4万员工。1927年6月,企业实际资本近2000万元。1923年,总经理简赵南去世,由简玉杰接任。1927以后,国民党政府实行了有利于外商的不平等税收政策,使南洋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因此逐渐由盈转亏,仅1928 ~ 1930期间就亏损575万元,经营难度加大。1937年4月,官僚资本趁公司危机低价买入公司股份,获得一半股权和绝对控制权,于是公司重组,宋子文(1894 ~ 1971)任董事长,原总经理简玉杰成为名存实亡的董事和设计员。1937抗日战争爆发后,上海总厂毁于“八·一三”炮火。随着战局的变化,公司的业务中心逐渐转移到香港和重庆,成立了重庆烟厂和广州烟厂。1945抗日战争胜利后,上海工厂恢复生产。1949年6月人民政府监管公司,1951年2月实行公私合营,合资后由简玉杰任副董事长,简之子简日林任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