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生产不出高端轴承?

1.我国轴承行业技术落后与技术人才严重不足密切相关,全国轴承企业技术人才年龄结构存在断层现象。

2.轴承的技术含量很高,可以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和工业实力的重要标准。现在世界科技工业强国都是轴承研发制造强国。中国之所以是工业大国而不是工业强国,是因为轴承工业大而不强。2012年中国轴承行业销售额达1420亿元,主要生产低端轴承,高端轴承主要依靠进口。

3.高端轴承成为了康尼金定律中的“短板”。

目前,以航空发动机的轴承为例,我国正在全力发展轴承,这是航空发动机需要的关键部件之一。这是一条别无选择的道路。轴承虽然是一个部件,但其精度、性能、寿命和可靠性对主机(如航空发动机)的精度、性能和可靠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落后的轴承技术对我国各行业造成严重影响。虽然民用飞机使用的航空发动机可以从西方进口,但西方不会把航空发动机中配置的高端轴承卖给中国,以防中国正在研制的航空发动机成为其进口轴承的竞争对手。如果这个短板不解决,我国航空发动机的发展将受到严重制约和影响。

4.轴承巨头的垄断正在成为现实。

新中国成立之初,“156”产业化基础项目中有两个轴承项目,分别是螺洲集团和哈尔滨集团。2010 7月1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考察洛阳时提出要“建设世界一流的轴承R&D和生产基地”。然而,在几年前,这家企业甚至有被国外同行收购的危险。目前,高端轴承的R&D、制造和销售基本被世界四大轴承巨头垄断,即铁姆肯、NSK、SKF和FAG。2006年,德国舍弗勒(FAG)一直试图收购洛轴集团。当时的洛轴集团虽然处于严重亏损的困境,但被舍弗勒视为潜在对手,想要“吞并”。

而另一家规模较小的轴承企业甘肃海林中科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国内圆锥滚子轴承领域的龙头企业,与铁姆肯相比是典型的“轻量级”选手,但两家公司却打了十几年的官司。十多年前,甘肃海林被铁姆肯公司在美国法院起诉所谓低价倾销。2002年,海林在美国获得美国商务部“永久反倾销税率”的裁定。在中国市场,据海林公司副总经理何介绍,美国铁姆肯公司出口到中国的轴承产品数量每年都在增加,而平均价格却在下降;目前该公司产品在中国的售价低于美国,也低于其他地区,属于倾销行为。为此,中国车桥协会发声支持,这是中国海林公司首次申请调查美国铁姆肯公司在华涉嫌倾销。

如何遏制中国轴承行业向高端轴承领域发展的势头,可能已经成为世界轴承巨头对中国轴承行业围堵战略的重中之重。

5、轴承技术人员有绿色和黄色。

2011年,工信部发布了《机械基础零部件、基础制造技术、基础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简称“三基规划”),但却忽视了“三基”相关技术人才的培养。轴承行业是这方面的典型例子。

我国轴承行业技术落后与技术人才严重不足密切相关,全国轴承企业技术人才年龄结构存在通病现象。许多企业轴承专业技术人才断层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断层,因为这一时期七八所工科院校的轴承专业以发展“宽口径专业”的名义被切割合并为综合机械工程专业,成为附属于机械专业的一门学科(专业课),轴承专业毕业生数量锐减。

现在河南科技大学的轴承专业成了全国独生子女。迄今为止,学校已为中国轴承行业培养了近2000名本科生和硕士生。这些学生大多成为轴承行业的技术骨干,河南科技大学被业界誉为“中国轴承工业黄埔军校”。但是学校的轴承专业每年只提供60多名毕业生,远远不能满足全国数千家轴承厂的需求。

6.加强轴承研究和教育迫在眉睫。

日本轴承巨头NSK总部有65,438+0,800的R&D人员,这是中国轴承同行无法想象的。在很多外行人看来,轴承就是简单的部件。有必要有这么多R&D人员吗?其实我们日常生活中看到的轴承都是技术含量不高的低端轴承,高端轴承的技术复杂程度是低端轴承无法比拟的。

中国工程院院士卢秉恒认为,高端轴承的研发涉及材料、润滑脂与润滑、制造、设计、轴承制造设备、测试与试验等一系列技术问题,以及接触力学、润滑理论、摩擦学、疲劳与失效、热处理、材料组织等基础研究和交叉学科。

陆院士的言论,显示了高端轴承技术的极端复杂性和艰巨性。这也说明开设轴承的工科专业是很有必要的。而一个综合型、宽口径机械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学了几十个小时的轴承,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只学到了轴承的皮毛知识。这样的本科生如果投身轴承行业,几乎相当于从零开始学习,耗时太长,用人单位还要对其轴承专业知识进行大量费时费力的培训。

如上所述,高端轴承的缺点不仅仅存在于航空发动机领域,在高精密机床、高速铁路、仪器仪表等领域也同样存在。只有加大高端轴承发展的人力、财力、物力投入,中国才能实现从轴承大国到轴承强国的根本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