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后面是什么朝代?

汉朝之后,就是三国了。然后是晋朝。

自公元220年以来,我国历史上先后建立了魏、蜀、吴三个国家。分为三部分,各霸一方,霸王一方,对抗一方。这种政治局面通常被称为“三国鼎立”。

三国(220-280)是连接东汉和西晋的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和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形。

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在成都继续汉朝,史称蜀汉。222年,刘备输掉夷陵之战,孙权拿下大部分荆州。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协助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团聚。229年,东晋孙正式建立,史称吴。

在随后的几十年里,诸葛亮和蜀汉的姜维多次带兵北伐曹魏,但始终没有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后期的实权逐渐被司马懿掌控。

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了灭蜀之战,蜀汉灭亡。两年后,司马昭病逝,他的儿子司马燕抛弃了魏元帝自立。开国名“金”,史称西晋。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从而结束了三国时期,进入金朝。

历史学家更关注三国鼎立的形成和过程。从184开始,东汉开始失去政治实体和独立政权,直到曹魏和汉朝才形成三国的雏形。因此,184年至220年这一时期常被纳入三国时期的讨论。

扩展数据:

1,高平岭事件

曹操封魏如昀为太子私生子,辅佐曹丕。临终之际,曹丕任命司马懿、曹真为辅政大臣,在魏明帝辅佐曹操。在时,司马懿转任府军将军、大将军、太尉等要职。明帝崩溃,托孤幼帝曹芳给司马懿和曹爽。

曹芳继位后,司马懿先是被曹爽排挤,后被挪为没有实权的太傅。前十年(公元249年),司马懿利用曹爽陪同曹芳从洛阳到平陵扫墓,发动政变,控制了京都。从此曹魏兵权落入司马之手,史称高平陵事件。

2.西晋

西晋(公元266年-公元316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三国时期之后的统一朝代之一,与东晋并称为晋朝。传四皇,国将五十一年。如果你从摧毁吴栋开始,你只会站37年。为了与东晋相区别,史称西晋,两晋也称司马晋。

三国末年,曹魏大将邱、太傅司马懿、次子司马师、都是权臣。公元265年,司马燕取代了曹魏的政权,建立了新的政权。开国国号金,定都洛阳。西晋代魏后,发生了西陵之战,公元280年孙吴被灭,结束了三国的分裂,重新统一。

但在灭吴之后,西晋整个国家都沉浸在奢靡腐败的氛围中。晋武帝出身于宗族,他的家族早就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权贵集团。所以西晋建立以来,政风非常黑暗,贿赂成风。

西晋的一大特点是大量游牧部落内迁。自东汉光武帝允许边民迁入后,大量游牧民族迁入。到西晋时,关中、凉州的外族已占当地人口的一半。这些外国人被氏族抓去当奴隶。由于移民众多,离关中地区的金人不远。为西晋亡国,芜湖十六国埋下伏笔。

八王之乱后,西晋元气大伤,迁入的民族趁机调兵遣将,造成五乱的局面,大量民众和宗族开始南渡。西晋是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时期的短暂统一,所谓“昙花一现”。公元317年,司马睿在建康称帝,改建武,史称东晋。

在西晋时期,它以模仿铸造青铜器的高温烧制青瓷而闻名。西晋的教育水平也很高。名医王叔和写了《脉经》,地理学家裴秀编了《龚宇地图》,历史巨著《三国志》是陈寿写的。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高平岭事件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西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