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企业概况
世纪之交,中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到了关键阶段。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成立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的英明决策,对中央储备粮实行垂直管理,年轻的储备粮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历史赋予的使命。中储粮总公司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牢记使命,履行职责,坚持走市场化、企业化道路,逐步成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中坚力量、落实调控政策的可靠载体和先进生产力在粮食管理中的代表。
“民以食为天”。要用仅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21%的人口,事关执政基础,考验执政能力。党中央、国务院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从战略高度谋划国家粮食安全。2000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组建中储粮总公司、建立中央储备粮垂直管理体制的重大决策。《国务院关于组建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有关问题的批复》(国函[2000]2号)指出,组建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是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完善中央储备粮管理体制的重要决策。国家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抽调精兵强将组成新班子,用国债投资建设新粮库,赋予企业新的经营机制。立足“新人、新库、新机制”,总行开始探索建立新的管理体制。
按照国务院提出的“严格制度、严格管理、严格责任”的要求,“确保中央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确保国家在急需时能够调剂使用”,建立、运行和完善垂直管理体制。先后出台规章制度130多项,建立了较为完备的规章制度体系,涵盖了收购、储存、运输、加工、销售等所有业务领域,以及财务、资产、信息、人力、内控等所有管理环节。为改善仓储条件,降低管理风险,大力撤点并点、调整计划,委托仓储点从几万个大幅减少到一千多个。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下,调入国债建设的粮库,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加强对重要物流节点的占领,直属库布局和技术装备水平明显提高。信息化建设扎实推进,办公自动化系统全面实施;自主研发的业务管理信息系统,涵盖计划、仓储、财务、统计、资产,能逐级渗透监控每一项业务;社会粮油价格监测系统覆盖全国,监测点2246个,为国家宏观决策和企业管理提供了有力的信息支持。中央储备粮正常轮换机制建立,质量和监管体系不断完善,仓储管理规范化、精细化,电子粮情监测、低温控制、氮气仓储等一批先进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中央储备粮的适度储存率从60%提高到95%以上,实现了不断储存、不断创新。加强食品安全全过程控制,向绿色、营养、环保的更高要求迈进,仓储管理水平达到国际同行业领先地位。2000年至2013年,总公司总资产从1368亿元增加到5328亿元;营业收入从265,438+0万元增长到654,38+0,908万元,总公司组织体系更加完善,参与竞争更有活力,服务调控更有力,逐步发展成为国内粮食行业的标杆和龙头企业。
中储粮总公司实行两级法人、三级管理体制。总部设在北京,截至2013年末,已在全国设立23家分支机构,人员、机构、业务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4家全资或控股二级子公司和1个科研院所。根据总公司授权,分公司负责管理辖区内的中央储备粮及直属库。直属库为三级管理单位,是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法人单位。其领导、财务、国有资产均由总公司管理。截至2014、10年底,中储粮已将23个分公司下辖的753个直属库整合为346个中心库,实行区域统一管理,整合后的仓库将取消分仓资格。中储粮总公司不仅充分利用直属库储存中央储备粮,还委托部分地方粮库和社会仓库储存中央储备粮。
中储粮总公司是国家调控粮食市场的重要载体,中央储备粮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中储粮总公司在做好国家粮食储备、服务国家宏观调控、维护粮食市场稳定、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方面肩负着重大责任。总行的工作目标是:坚持从严治企、突出主业、强基固本、转型升级,认真落实国务院对总行“确保中央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确保国家需要时调剂使用”的要求,不断夯实“两个确保”的基础;按照市场发展和企业发展规律,加强自身建设,完善体制机制,不断提高服务控制能力、市场化运作水平和企业管理运行质量,把中储粮总公司建设成为国家储备管理水平一流、设施完备、国家粮食政策执行力强、综合实力持续增长、企业运行稳定高效廉洁、集购、销、调、储、加工、研为一体的现代化企业集团。企业文化价值观是忠诚、创新、高效和卓越。
忠诚:对国家、客户、企业的忠诚。
创新:推进观念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
效率:追求高效率和高效益,为政府和客户提供优质服务。
卓越:为既定的高标准、高目标而奋进。企业宗旨“两个保证”:保证真实的数量和良好的质量;确保中央储备粮动得动、用得好,关系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责任重大。确保中央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确保国家急需时能调剂使用,始终是中储粮总公司的根本任务。
中央储备粮是中央政府储备的用于调节粮食供求总量、稳定粮食市场和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或者其他突发事件的粮食和食用油。中储粮总公司具体负责中央储备粮的运营管理,对中央储备粮的数量、质量和储存安全全面负责。
确保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即确保国家确定的储备粮规模、品种、质量与实际库存一致,符合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及时转出质量不适宜储存、已达到储存参考期的粮食,上缴符合质量标准的新粮,确保常储常新,为社会提供放心粮源。
保证储备粮能够被调动和使用,就是保证储存的储备粮能够按照政府宏观调控要求的时间、地点、数量和品种,高效、快速地组织投放市场,从而达到政府调控的目的。
“三个维护”:维护农民利益,维护粮食市场稳定,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维护农民利益,就是严格准确执行国家支农惠农政策,参与和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进程,充分发挥公司对“三农”的支撑作用,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和巩固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维护粮食市场稳定,就是要落实粮食市场调控政策,积极扩大市场影响,控制和保障,增强企业实力,优质服务国家粮食宏观调控,努力通过市场化运作提高效率,降低粮食流通成本,打击市场过度投机,让利于生产者和消费者,确保粮食基本供应不脱销,市场价格不涨不跌。
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就是要保证储备粮的真实数量和良好质量,充分发挥垂直系统在布局、物流和技术装备等方面的优势,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可靠的物质基础、组织保障和运行平台。经营理念:中储粮总公司坚持“两个确保”、“三个维护”的根本使命,秉持忠诚、创新、高效、卓越的价值追求,通过提供优质服务,实现国家安心、客户满意、员工成长。标志LoGo的颜色叫储粮绿。
标志的整体设计思想源于六边形的蜂巢形状。六边形结构牢固稳定,意味着中储粮总公司始终是国家粮食宏观调控的忠实执行者,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可靠力量。蜜蜂的辛勤筑巢行为象征着储粮人忠诚、团结、敬业、奉献、无私奉献的工作精神。标志的内部形式由麦穗演变而来,符合粮食行业的特点。同时,内部造型犹如一双精心呵护的手,凸显“三个维护”(维护农民利益、维护粮食市场稳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企业宗旨和确保中国粮食市场健康持续发展的企业使命。标志中的麦芒向上延伸,象征着积极向上的储粮发展趋势和不断创新、勇于开拓、努力拼搏的储粮人的思想境界。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的名称中文缩写为“中国粮食储存总公司”,英文缩写为“SINOGRAIN”。总公司的标志是绿底白字。标志的整体设计思想源于六边形的蜂巢造型,以蜜蜂的辛勤筑巢行为寓意总公司的企业职能,突出员工兢兢业业、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标志内部由麦穗演变而来,符合粮食行业特点。同时,内部造型犹如一双精心呵护的手,凸显企业的服务属性。标志中的麦芒向上延伸,突破了框架的限制,象征着企业积极向上的发展姿态和开拓进取的经营理念。厂歌千年的希望藏在心中,这是神州大地的丰收年
庄严的国徽上,麦穗金色的闪光映照着千家万户的笑脸。
崇高的责任是我们力量的源泉,一把金钥匙握在我们的手中。
民为国之本,民以食为天。
祖国把储粮的任务交给了我。
二是确保我们牢记在心。
永恒的祝福藏在心里,那是九州处处庆天。
为国储粮的责任重如山,我们满怀诚意去承担。
神圣的使命是我们的精神家园,幸福的梦想现在已经实现。
天下粮仓,繁华满溢,人民安居乐业。
祖国赋予了我储存粮食的重任。
我们这些节约粮食的人愿意做出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