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600亿美元DJI相当于3个3D打印,与3D打印行业相比。
3D打印和无人机作为两个高科技行业,都是近几年才火起来的行业。两个行业在行业规模、发展模式、应用潜力等诸多方面具有可比性。在本文中,南极熊将对两个行业进行横向比较,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两个行业的发展。
行业规模对比
3D打印比例
Wohlers Associates,Inc发布了2019年3D打印市场情况报告,堪称业内人士的“圣经”指南。报告预测,全球所有3D打印(增材制造)产品和服务将达到6543.8+058亿美元。据其预测,南极熊3D打印网络的营收预测将在2022年攀升至239亿美元,2024年达到356亿美元。
根据IDC最新发布的全球半年度3D打印支出指南,研究人员表示,3D打印机和材料的支出占全球市场的三分之二,2022年将达到78亿美元和80亿美元,2022年服务支出将达到48亿美元。服务市场以按需组件服务和系统集成服务为主。与此同时,3D打印相关软件的销售增速将低于整个市场,五年增长率为16.7%。
根据IDC的分析,3D打印的主要用例是原型制作、售后零件和新开发的产品零件。这三类应用将占2019年全球支出的45%。在牙科和医疗应用中,组织/器官/骨关节打印的五年复合增长率将超过21%。
“随着高速3D打印机的出现和3D打印机可用材料的增加,越来越多的行业可以广泛采用3D打印,”IDC预测,3D打印材料的收入将超过3D打印机硬件的收入。
从地域上看,2019年,美国的总支出最大,达到54亿美元,其次是西欧的40亿美元。这两个地区* * *将共同提供近三分之二的3D打印支出。中国将是第三大地区,支出超过65,438+9亿美元,接下来是亚太地区(不包括日本)、中欧和东欧(CEE)以及中东和非洲(MEA)。
无人机秤
IDC发布的无人机行业数据也显示,2019年,全球无人机支出将达到123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0.6%。无人机的支出也将主要是硬件采购,其中约90%将用于无人机和售后无人机硬件。
2019年,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将占整个无人机市场的40%左右,而服务级无人机市场将占整个无人机市场的18%。
服务支出将主要是教育和培训支出,未来五年将实现最快的增长(复合年增长率为35.9%),其次是软件(复合年增长率为33.9%)和硬件(复合年增长率为30.1%)。无人机软件支出将主要用于购买指挥控制应用和无人机专用应用。
2019年,公共事业(14亿美元)、建筑(15亿美元)和离散制造业(913亿美元)将主导无人机行业的支出。未来五年,无人机市场增长最快的板块将是政府采购(年复合增长率56%)、教育(年复合增长率51%)和零售(年复合增长率42.05438+0%)。
IDC预测,到2022年,资源行业将超过建筑行业和离散制造业,成为第二大商用无人机市场。
行业应用比较
在应用层面,3D打印和无人机可以分为商业应用和个人应用两部分。
作为一种工具产品,3D打印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涵盖工业零部件、模具、手板、汽车、珠宝、文化创意、礼品、影视道具、教育科研、医疗、牙科、航空航天、建筑、食品、生物等。但是目前各个领域的应用市场量仍然没有大规模的爆发。这与之前3D打印技术主要用于样品打印有关。现在3D打印技术逐渐转化为生产,3D打印行业的应用产值将呈现高增长。
目前无人机市场主要由个人消费级无人机和商用无人机组成。消费级无人机主要用于航拍、跟拍等娱乐场景。商用无人机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可以应用于农业、林业、植保、物流、安保、巡逻等多个领域。消费级无人机价格基本保持在5000美元以下,续航能力不超过1小时。与个人无人机相比,商用无人机的有效载荷更大,飞行时间更长,是目前工业应用中最成功的。商用无人机市场虽然出货量小,但是价格高,收入占无人机市场的三分之二。
根据机身结构,无人机主要分为固定翼、直升机、多旋翼三种。随着技术的成熟,备件成本降低,开发了航拍、电力巡检等应用场景。以多旋翼无人机为主的小型民用无人机市场成为热点。
国内外企业比较
在无人机行业,中国企业大放异彩。
2017的一份排名显示,国内无人机品牌前十名分别是DJI创新公司和零度智控公司。400 -1500(人民币2660-9990元)价位的消费级无人机,DJI创新占据全球70%以上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
无人机企业估值
在无人机领域,中国拥有世界级的领先公司。从2006年成立至今,DJI在不到12年的时间里成长为无人机行业的“独角兽”,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全球第一,占据全球70%的市场份额。
2013年DJI销售收入8.3亿元,2014年销售额增长近4倍,达到30.7亿元。2015至2017年,DJI营收分别为59.8亿元、97.8亿元和17.57亿元,增速保持在60%以上。DJI董事会预计,2022年DJI的收入将达到6543.8+0.70亿元。
2013年,DJI估值3亿美元,2017年,15亿美元,五年翻了50倍。据机构测算,如果计入新业务,2022年DJI估值将达到6543.8+0500亿美元;如果不包括新业务,2020年将达到600亿美元估值,2022年超过6543.8+0000亿美元。
3D打印企业估值
然而,中国的3D打印行业尚未产生与DJI同等水平的公司。国内3D打印龙头公司,如Pro 3D、铂涛、创想3D,2018年收入3-5亿人民币。德国EOS、美国3D Systems、Stratasys等国外领先企业的营收规模在4-7亿美元区间。
南极熊2019发布的全球20家3D打印机厂商市值/估值对比显示,欧美公司仍然占据3D打印行业的领先地位,仅有少数3D打印公司挤进全球排名,但与这款无人机的领头羊DJI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据南极熊粗略计算,2020年DJI估值600亿美元,超过全球所有主流3D打印机厂商估值之和:根据南极熊2019发布的全球20家3D打印机厂商市值/估值对比,排除GE、HP等传统工业厂商,在主营业务为3D打印的20多家主要厂商中,其估值加起来为19。即使这20多家3D打印制造商的总估值到2020年增加到200亿美元,估值也只有DJI的三分之一。
是否可以认为3D打印的潜力还远未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