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违反财经法规怎么处理?
如何处理单位违反财经法规的行为?当今社会是一个遵循法治的社会,但是在很多法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很多人不知道如果违反国家规定的财经法规,可能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那么如何处理单位违反财经法规的行为呢?
如何处理1违反财经法规?会是什么样的惩罚?
审计机关在其法定职权范围内,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审计法》第四十五条规定的措施,可以给予通报批评警告;
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0+5倍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处65438+万元罚款。审计机关认为应当给予处罚的,应当向有关主管机关和单位提出处罚建议;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相关知识点
一、拒绝提供与审计事项相关的资料将受到怎样的处罚?
被审计单位违反审计法和本条例的规定,拒绝或者拖延提供与审计事项有关的资料,或者提供的资料不真实、不完整,或者拒绝、阻碍检查的,由审计机关责令改正,并可以给予通报批评警告;
拒不改正的,对被审计单位可以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八万元以下的罚款。审计机关认为应当给予处罚的,应当向有关主管机关和单位提出处罚建议;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审计机关对同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的审计职责是什么?
本级人民政府的审计机关,具体组织本级预算的执行,由本级预算收入征收部门征收预算收入,与本级人民政府和财政部门直接有关的部门和单位的预算执行和决算,以及下级人民政府的预算执行和决算。
和其他财务收支,并依法进行审计监督。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审计机关依法对取得财政资金的其他单位和项目的真实、合法和效益进行审计监督。
单位违反财经法规如何处理2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四十六条* * *审计机关、人民政府或者有关主管部门在法定职权范围内,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前条规定的措施,并可以依法予以处罚。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231、1997号)第四十九条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务收支,审计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审计法》第四十五条规定的措施,可以给予通报批评警告;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0+5倍的罚款;
没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二万元以下的罚款。审计机关认为应当给予处罚的,应当向有关主管机关和单位提出处罚建议;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务收支行为的处理和处罚,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1.审计组在审计实施过程中,发现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务收支行为,取得了审计证据。现场审计结束后,审计报告应当征求被审计单位的意见。审计决定经审定,处罚与征求意见稿不符且情节加重的,应当及时告知被审计单位,并听取其陈述和申辩。作出较大罚款的处罚决定符合听证条件的,审计机关应当履行听证程序。
2.发布审计报告和审计决定。审计机关应当将途径、期限、救济方式等告知被审计单位。,并按规定的时间和程序送达审计报告和审计决定。
3、在规定的时限内,检查审计决定的执行情况;被审计单位不执行审计决定的,审计机关应当责令其限期执行;逾期仍不执行的,审计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并建议有关主管机关和单位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
单位违反财经法规怎么处理?
1,无预算,超预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第七十二条:“各部门、各单位的预算支出,应当按照预算科目执行。严格控制不同预算科目、预算级次或项目之间的预算资金调剂。确需调整使用的,应当按照国务院财政部门的规定办理。”
《行政单位财务规则》第十二条:“行政单位应当严格执行预算,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则合理安排各项资金,不得安排预算外支出”。
《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第二十一条:“事业单位支出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规定的支出范围和支出标准……”。
2.未实现的支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第五十七条:“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的支出必须按照预算执行,不得虚列”。
3、截留、挤占、挪用预算收入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第五十五条:“征收预算收入的部门和单位,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及时、足额征收申请人的预算收入。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多征、预收或者减征、免征、缓征预算收入,不得截留、挤占、挪用预算收入。”
4.收入和支出不纳入预算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第三十六条:“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应当依照本法规定,将政府收入全部纳入预算,不得隐瞒、遗漏”;
第六十三条:“各部门、各单位应当加强预算收支管理,不得截留或者使用应当上缴的预算收入,不得擅自改变预算支出用途”。
《行政单位财务规则》第十七条:“行政单位的各项收入应当纳入单位预算,统一核算和管理”;
第十九条:“行政单位应当将各项支出纳入预算”。
《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第十六条:“事业单位应当将所有收入纳入单位预算统一核算和管理”;
第二十条:“事业单位应当将各项支出纳入预算,建立健全支出管理制度”。
5、违规发放补贴。
《行政单位财务规则》第二十条:“行政单位支出应当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支出范围和标准,建立健全支出管理制度,重点管理和控制节约潜力大、管理薄弱的支出。”
《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第二十一条:“事业单位支出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规定的支出范围和支出标准;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没有统一规定的,由事业单位自行规定,并报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