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邦制药公司非法排放污染物
散发着恶臭,水面上漂浮着雪花般的白色气泡。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想象这就是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何琳东城区污水处理厂(以下简称东城污水处理厂)排出的工业废水,而这些原本的工业废水,通过城市第五灌排渠,直接排入被誉为“高原明珠”的乌梁素海。
去年7、8月份,环保部华北督查中心对内蒙古自治区原料药厂进行检查,发现被检查的13家企业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环境违法行为。其中,被当地群众诟病已久的联邦制药内蒙古有限公司被查出存在诸多违法问题。根据华北督查中心要求,内蒙古环保厅应在2012 12 15前将调查结果上报华北督查中心。但据中华环保联合会相关调查人员调查,截至2006年6月8日,内蒙古环保厅尚未对这些违法企业进行处罚。
“巴彦淖尔市的环境监管可以说是处于全面真空状态。”马勇说。
工业废水未经处理就排放了。
2065 438+02 2065 438+02上午,位于巴彦淖尔市东部的一座新建污水处理厂,即东城污水处理厂,引起了联邦调查员的注意。通过暗访,联合会调查人员发现,污水处理厂正在排放的污水不仅气味难闻,水面还覆盖着白色泡沫。从远处看,像一片雪,下面没有水。
12年2月28日,《法制日报》记者随联合会调查人员两次走访污水处理厂,发现情况与27日联合会调查人员看到的一模一样。在东城污水处理厂排放口现场,联合会调查人员立即拨通了巴彦淖尔市环保局的举报电话。经过近40分钟的等待,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环保局和东城污水处理厂厂长赶到现场。
在东城污水处理厂的中控室,厂长张国臣告诉联合会的调查人员和《法制日报》记者,目前,污水处理厂处于调试阶段,还没有正式投入运行。“调试阶段肯定会有废水排放。如果没有,污水处理厂就不会正式投入运行。”据和临河区环保局副局长侯说,东城污水处理厂排放废水是正常的。
“在零下十几摄氏度的低温下,不可能培养出合格的微生物。没有微生物,污水处理厂怎么处理污水?”马勇说,显然,它排放的废水根本没有经过处理。
联合会的调查人员当场建议污水处理厂立即停止排放污水,但侯副主任担心“如果停止,设备会冻结。”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一个污水处理厂只能设置一个标准化的污水排放口,而东城区污水处理厂有三个排放口。
65438+10月7日,《法制日报》记者随联合会调查人员再次来到巴彦淖尔。没想到,在调查人员和记者的飞机还没有降落的时候,巴彦淖尔市环保局和临河区环保局的相关检查人员已经先行一步去了东城污水处理厂。此后,联合会调查人员和记者曾三次前往东城污水处理厂的排放口。除了零星的白色泡沫,基本没有废水排放,强烈的恶臭已经消失。
65438年10月8日上午,《法制日报》记者和联合会调查人员见到了东城污水处理厂副厂长张勇。他说,目前污水厂还在调试中,有少量工业废水进出。张勇透露,根据设计要求,东城污水处理厂专门处理巴彦淖尔市的工业废水。目前有小肥羊和喜羊羊两家屠宰企业,一家羊绒制品企业的工业废水进入污水厂。当被问及这些企业是否有污水处理设施时,张勇说,“小肥羊有沉淀池,其他几家企业没有。不清楚有没有污水处理厂。”
65438年10月8日下午,文联调查组给副局长侯打了电话。“现在工厂里的设备还没有安装。我们不让它们进水,也不让它们排水。我们要求他们在调试前安装好设备。”侯副局长说。
显然,侯副局长的说法与的说法相矛盾。
东城污水处理厂的环评批复中明确写着“处理后的水排入5个排水灌溉系统,最终进入乌梁素海。”
危险废物溶液交由无资质的企业处置。
环保部华北督查中心在检查中发现,联邦制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苯乙酸溶液未按国家危险废物管理相关要求进行管理,暂存场所无标识,送至不具备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德正化工。
65438年2月27日下午,一辆标有危险废物标志的油罐车驶出联邦制药厂,然后驶入高速公路。马勇等人一路跟随记者。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行驶,罐车来到了磴口县德正化工的门口。罐车把罐里的废水排到德正化工门口的罐子里就走了。
在德正化工所在的磴口县布龙巴楞村,一位村民告诉联邦调查人员,德正化工专门处理联邦制药的危险废水。
事实上,根据华北检验中心的检验,联邦制药行业的问题远不止于此。去年7、8月份检查时,华北检查中心还发现联邦制药公司违反环评法,未对新建沼气燃烧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6-APA项目第四期年产12000吨,超环评批复规模生产;排放的废水超标了。
华北检验中心还发现,德正化工至今未取得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无照处理危险废物已经有三年多了。德正化工周边土壤已被污染,德正化工泄漏严重,臭气污染。”
对于这两家企业的环境违法行为,华北督查中心建议内蒙古环保厅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并要求内蒙古环保厅于2012 12 15前将调查结果上报华北督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