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常州外国语学校污染事件污染源成因。
这一切的根源,就在于学校马路对面的化工厂原址。因为土地修复带来的环境污染,学校“至少有493名初中学生身体不同”,在学校的地下水和空气中检测出非城市空气质量标准中的污染物。
265438+20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现场看到,化工厂原地块种植了不少花草树木,一台挖掘机正在作业。门卫说,市、区领导来过多次,要求不要封闭工地。
4月18日,教育部就常州外校污染事件表态,启动重大突发事件专项机制,国家督学率先赶赴常州专项督导,及时公布情况。环保部和江苏省委托的调查组成员已陆续抵达常州,展开调查。
考虑到该事件可能造成的影响,常州市政府已经改变了被污染土地的用途。今后,作为公园环境和生态的民生工程,政府将进行绿化和生态修复。
“退二进三”后遗症
“十五”至“十一五”期间,苏南等地区迎来了一轮经济转型,包括常州在内的城市相继实施了“退二进三”的政策和制度安排,即异地搬迁或投资,以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高城市第三产业比重。
这一发展逻辑得到了常州市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徐普清的印证。在此前的“退二进三”中,常州成为全国污染土地整治试点城市。修复方法经中科院南京土壤所、南京环境保护研究所等国内知名高校专家咨询评估,采用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模型确定该地块污染区粘土覆盖厚度,于2005年2月15日通过专家验收。
为进一步控制地块内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环境风险,编制了《地块环境监测方案设计大纲》,并制定了五年实施计划,持续开展了地块及其周边敏感目标的空气、土壤和地下水监测以及地下水的受控修复工程。
“从目前的监测数据来看,该地块的生态隐患是可控的。”徐表示,常州外国语学校新校区因此事再次搬迁的可能性不大。
1
常州外国语学校(以下简称“常州外校”)正处于舆论漩涡之中。
常州新北区政府提供给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资料显示,已组织专家制定并实施原长隆地块应急处理方案和土壤修复调整方案,同时将地块用途由商业开发调整为绿化及配套设施,环保部门加强施工监管,确保不再发生类似污染。
新北区政府表示,就土地修复工程中的异味问题向家长和社会公开道歉,承诺改进措施,坚持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答疑解惑,尽快公布结果,努力为周边地区提供良好的生产、生活和教学环境。
“学校没有发现外界新闻中的白血病病例,但是有一个患淋巴疾病的学生,根据我们刚刚拿到的医院病例报告,在入学前就开始了。”常州外国语学校校长曹晖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新校址于2015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离污染地最近的班级,学生身体状况没有异常,只有“个别感冒”。
一名八年级男生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刺鼻的气味中,他的淋巴肿了,现在经过治疗,已经基本痊愈。
当地对生态恢复异议的反应
此次事件涉及的地块属于江苏长隆化工有限公司、常州农药厂、常州华达化工厂、常州长裕化工有限公司原址,总面积约26.2公顷。
为改善周边空气质量,新北区于2009年5月启动该地块化工企业搬迁工作,2011年6月前完成原长隆化工等企业搬迁。项目立项2013,该地块修复工程于3月正式实施。到2015,12,由于防护不当,维修过程中散发的异味引发环保投诉。
这个时间节点与常州外校学生群体皮肤异常的时间点重合。常州外校校长曹晖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65438+2月是最泼辣的时刻,这也从两位受访的八年级学生的直接感受中得到印证。
既然有一系列的施工环保措施和现场监测,为什么气味还会扩散影响到上百名初中生?4月18日,常州市及新北区就诸多“未解决的问题”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供了解释。
针对“危险废物大规模填埋”和“检测点不匹配”问题,在环保部华东督查中心全程监督下进行挖掘检测,累计进尺154米,逐一挖掘重点疑似区域,挖掘面积345平方米,挖掘深度6米。现场共挖掘出30公斤堆填材料,包括两个破铁桶(其中一个装有少量深棕色粘液)和。
“打钻的位置以记者现场指认的位置为准。”许宇晴强调了这一点。
曹晖强调,学校用水来自市政供水系统,地下水没有被开采。2001江苏省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禁止苏锡常地下水开采的决定》,苏南地区仍在使用。
一些家长通过自己的渠道在学校室内空气中发现了“其他污染物”。曹晖解释说,这项调查是由学校和家长分别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的。父母委托的其他污染物,如丙酮和二氯甲烷,浓度很低,不是长隆地污染造成的特征因子。
2065438+2006年2月初,在长隆(华大、长宇)公司原址污染场地土壤修复调整工程完成后,常州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对长隆场地、长外北门、新北区政府北侧(对比点)进行了环境空气对比采样监测,监测结果显示三个场地检出的有机物无明显差异。
在常州外校会议室,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看到,被公证处封存的集装箱,依然保存着当初的三份样品。
关于长隆地下水和土壤中氯苯浓度分别超标的问题,当地的解释是,2011年搬迁后,当地环保部门及时组织了该地块的场地环境调查,参照《荷兰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DIV,2009)(目前国内没有相关标准),该地块部分区域土壤和地下水中氯苯等特征污染物浓度超标,通过后,
争议的主要问题之一是“是否考虑过农药成分”。对此,徐普清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2015年第一季度,新北区环保局对长隆地块周边环境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半挥发性有机物、臭气浓度进行了监测,其中挥发性有机物(VOC)包括氯苯、苯、甲苯等61参数,半挥发性有机物(SVOC)包括萘、苯并蒽等665+0参数。最终只检出苯和甲苯,气味浓度为12。其余物质均未检出(低于检出值),各项监测指标均达标。
为什么现场检验检测会有刺鼻的气味扩散?土地修复工程的施工单位常州黑牡丹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负责人李飞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解释说,挖出的污染物提供给水泥厂,按照处置流程焚烧,但水泥厂处于“去产能期”,导致开工不足,污染物没有及时运到水泥厂,而是挖完后就地堆放 但处理方法“不同于完全密封”,因此考虑到水泥厂可能随时需要它,它不是。
据265438+20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了解,无论是常州市和新北区的声明,还是常州外校校长的回复,都解释称,此次事件的导火索是“因土地挖掘和异味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