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美国设立人民币交易中心的好处
人民币国际化的目标简单来说就是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可以走出去,也可以回来。其中,出去比较容易,回来相对复杂。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中国是旅游和服务大国。人民币通过各种渠道流向世界是很自然的,世界各国当然都需要人民币。但是,人民币不是完全可兑换的货币。因此,即使作为国际货币,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数量仍然受到数量的控制。比如每人每年换成美元的人民币只有5万美元。同样,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走出去,也就是通过各种渠道流出,回流也需要一个数量控制,否则人民币就是一个完全自由兑换的货币。因此,在人民币没有完全可兑换的情况下,实现“走出去,再回来”的国际化目标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
RQFLL是中国人民银行推动的一项制度安排,允许在人民币不完全可兑换时,境外人民币资金有序可控回流。RQFLL首先在中国香港推出,随后在新加坡、巴黎、伦敦等地推广。最终,拥有最大金融市场的世界金融中心美国终于与中国就人民币国际化达成战略协议。这意味着人民币正式成为国际货币,世界货币之一,必将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完全可兑换的进程。例如,中国将加快便利居民海外投资的改革进程,进一步实现人民币汇率市场化。
由于目前人民币(M2)的货币量达到1.4万亿元以上,按目前的汇率大致相当于美元的货币量。人民币一旦进入国际货币行列,体质就落后于美元和欧元。但由于中国的年经济增长率和年货币供应量增长率高于美国和欧洲,人民币在世界上的使用量和影响力逐年上升。国内投资者一直在关注美元的走势,特别关注美国是否加息等信息,只有美国才是一切。在美国人也开始使用人民币结算和投资中国的今天,中国货币政策的外部影响势必会逐渐扩大。目前我国140万亿M2中,商业银行法定准备金率约为17%,人民银行调控资金规模居世界第一。应对美国加息和世界资金波动,中国人民银行有足够的信心和措施。所以股市上经常有人担心美国加息,中国资本外流,这完全是过时的概念。目前中国资金充裕,但大家信心不足,愿意进入股市的资金量目前太少。所以股市在世界底部上涨,这是完全不相称的现实。
据英国《卫报》报道,20世纪70年代伦敦金融城重建的目的是脱离美国市场,成为欧元和美元的交易中心。由于目前市场不景气,为了寻求竞争力,伦敦将目光投向了缓慢上升的储备货币——人民币。
以国际货币美元衡量,英国的经济衰退是巨大的。从2007年到2010年,英国GDP下降了5620亿美元,是意大利经济衰退的8倍,至今没有明显的复苏迹象。因此,英国迫切需要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来摆脱衰退。
"奥斯本希望将德国在制造业的成功复制到金融服务业。"《卫报》的文章说。德国从全球金融危机中复苏,得益于对中国的准确定位。目前德国出口中国的产品数量远远超过美国。在过去的四年里,中国经济增长了42.2%,所以德国在权衡了美国停滞不前的经济形势后,把目标转向了快速发展的亚洲国家。
此外,英国在争夺人民币离岸中心方面也有其优势。伦敦是全球最大的外汇交易中心,约占全球每天4万亿美元交易量的37%。金融城的地理位置永远不会失败,各大时区的交易者都可以在这里交易。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
英国积极参与离岸人民币业务合作,凸显了世界各地都在争做离岸人民币中心的现状。
《卫报》称,英国成为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决定当然是正确的。如果没有,中国只会让法兰克福、迪拜、新加坡或其他中心与香港商业合作。
尽管伦敦可能会申请成为欧洲版的香港,但中国将整个欧洲视为重要的合作伙伴。《卫报》称,“英国太小了,只有美国和欧盟等大型经济体才能扮演这个角色。因此,中国多次表示支持欧洲一体化。不幸的是,英国首相刚刚发出了退出欧盟的声音。”
与此同时,《金融时报》指出,英国还得等待人民币的进一步国际化,因为阻止人民币成为金融中心主要货币的原因是人民币不能随意兑换。
伦敦曾是20世纪60年代的全球美元交易中心。像通用电气这样的美国公司可以随意从英国取出美元,借美元也很方便。相比之下,未经政府许可,中国企业不得在海外投资或借款,而政府很少批准这种许可。
中国的离岸资金只占其在岸货币的一小部分。香港人民币存款总额已达6300亿元(约6543.8+0000亿美元),比去年增加一倍,但仍不及中国大陆存款额的654.38+0%。
但是,外资机构已经清楚地看到,人民币国际化正在推进。
香港金管局在17上表示,已适当放宽对香港银行经营离岸人民币业务的部分监管要求,将10%人民币资产或负债的上限提高一倍至20%。此外,香港金融管理局还扩大了银行可纳入人民币风险管理限额的人民币资产种类。
HKMA行政总裁陈德林表示,相信这些措施将增加香港银行离岸人民币业务的发展空间。
人民币国际化即将攻占最后一个堡垒——美国。
2016年6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出席第八届中美战略经济论坛吹风会,通报第三次中美经济对话成果6月7日上午,其中一个重点是,中国决定给予美国2500亿人民币合格境外投资者额度(RQFII)。易纲表示,随着人民币不断国际化,人民币清算结算业务在美国市场取得了进一步发展,中国也将在美国设立人民币清算行。
易纲解释为什么给他这么高的2500亿额度,主要是考虑到美国的市场规模。可以看到,作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工具,中国给予全球10个国家和地区总计超万亿元的RQFII额度,最高的是香港的2700亿元,其次是新加坡的100亿元,伦敦和巴黎的800亿元。所谓RQFII,在额度获批后,境外机构可以募集境外人民币资金直接投资中国境内资本市场,包括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已经给了额度,对应的国家或地区不一定会全部用完。
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数据,截至2016年5月30日,全球已有10个国家和地区的165家机构获准使用RQFII额度501768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央行此举应该是支持在美国建立人民币交易中心的前奏。美国财政部在本次对话前宣布,在美国设立人民币交易中心是重要议题之一。
一般来说,中国支持一个国家或地区设立人民币离岸市场。双方央行需要签署本币互换协议,获得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额度,设立人民币清算行,然后发行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发展人民币金融市场。
随着人民币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SDR)篮子,人民币国际化的势头已经不可阻挡。截至目前,伦敦、巴黎、新加坡、香港、法兰克福、多伦多、东京等全球主要金融中心都设立了相应的人民币交易市场。
另一方面,由于种种原因,纽约在人民币国际化的浪潮中落在了后面。当然,从中国的角度来看,纽约也成为人民币交易全球布局的最后堡垒。
对于在美国建立人民币交易中心的前景,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丁一凡认为,“如果纽约成为人民币国际结算中心,将意味着人民币在本质上成为世界货币的开始”。
对此,易纲在吹风会上也表示,人民币国际化就是把人民币和美元、欧元放在一起。"所有的货币都被平等对待,处于公平竞争的地位."他很大方地笑着说:“我们想让市场选择用人民币还是用美元。我们当然乐于使用人民币,选择美元和欧元也是一件好事。”
事实上,美国早已打起了设立人民币交易中心的主意。
201165438 2005年10月30日,美国纽约前市长、彭博创始人迈克尔·彭博(Michael Bloomberg)与金融高官联手成立人民币交易和清算工作组,率先在华尔街推动人民币交易,并游说美中两国官员在纽约建立人民币清算中心。包括花旗集团、摩根大通、高盛和中国工商银行在内的许多大型中美银行也加入了工作组。工作小组表示,引入人民币交易和清算服务将降低美国公司从亚洲进口商品和服务的成本,并为渴望开展人民币对冲和其他业务的美国金融机构创造商机。纽约的竞争对手芝加哥已经采取了行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集团推出人民币期货合约2014。从实践层面看,美国也开始参与人民币离岸市场。2065438+2006年5月20日,中国工商银行纽约分行发行人民币5亿元存单,这是美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DTCC)结算的第一笔人民币金融产品。(-来自报纸)
你好,谢谢。请使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