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法——一本充满智慧的书
565,438+0年的商业生涯,赤手空拳,创建了两家世界500强公司,力挽狂澜,将JAL从崩溃中拯救出来。退休时,他把个人股份全部捐给员工,自己皈依佛门,转而追求无上财富,精修心性。中国的企业家在提升经营理念的同时,有没有更重要的东西值得我们推广?我想这本书会给我们答案。
为什么稻盛和夫值得学习?
他是日本商界四大圣人中唯一幸存的一位,另外三位是松下幸之助、盛田昭夫和本田一郎。
他27岁创立京瓷,52岁创立KDDI,双双成为世界500强,京瓷也成为日本市值最高的公司。
2010年,78岁的他接手了即将破产的JAL。他只用了10个月就让JAL扭亏为盈。
最重要的是,他热爱自己的工作,视生活为修行,而工作是修行的最好方式。
管理“干法”——这是一本让你看完之后对工作充满热情的书。
工作的目的是什么?
和中国一样,有很多人讨厌自己的工作。大家都想早点赚钱,然后赶紧退休。
他们把工作视为“必要之恶”,这似乎是常识。
在他们变得富有之前,许多人为了吃饭“不得不”工作。每天,他们都在期待假期和突如其来的奖金。
对于这样的人,稻盛和夫想问一句:“来到这个世界一次真的值得吗?”
稻盛和夫认为,如果你明白工作的意义,并全身心地投入,你就能拥有幸福的生活。
工作可以锻炼人性,磨砺心智。工作是人生中最高尚、最重要、最有价值的行为。
有很多优秀的工匠,只要专心磨练技艺,做出令人赏心悦目的产品,就会感到骄傲和充实。他们把劳动视为自我实现和人格提升的“勤奋”道场。
管理“干法”——这是一本让你看完之后对工作充满热情的书。
年轻的稻盛和夫也犹豫了。
23岁之前,稻盛和夫过着艰苦的生活。那是在日本战后。先是初中没考上,后来又得了肺结核。然后我拖着虚弱的身体,初中没考上。与此同时,我的房子因为战争被烧成了废墟。考上大学的时候,我并不满足。我的第一志愿没有被录取,只进了当地一所大学的工程系。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后来我被老师推荐,进了一家做电瓷瓶的小公司。我上班后第一个月得到的回答是“请等工资。”和他同时进公司的年轻人都走了,稻盛和夫也打算报名自卫队干部候选学校离职。这就需要家里给他寄户口本复印件。
但是我没有收到,后来我知道我哥很生气。“我家省吃俭用,供你上大学。多亏了老师的介绍,我进了京都的公司。结果不到半年你就忍不住辞职了。”真是个忘恩负义的家伙。"
最终,稻盛和夫是这家破败的公司里唯一剩下的大学生。陷入绝望的稻盛和夫突然醒悟:“如果你想辞职离开公司,你必须有一个好的理由。只是因为你觉得不满意,你以后的生活可能不会一帆风顺。”
于是,23岁的稻盛和夫做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决定:“先努力吧!”
不再抱怨,不再抱怨,从内心出发,用拼搏的精神,以积极的心态认真面对自己的工作。
许多年后,他得出结论,工作是治疗疾病的最佳良药。
管理“干法”——这是一本让你看完之后对工作充满热情的书。
什么是认真的工作?
稻盛和夫的任务是研究最先进的新型陶瓷材料。
稻盛和夫作为一个只学了一点无机化学的非专业毕业生,开始以发自内心的积极态度和拼搏精神认真面对自己的工作。他把所有的锅碗瓢盆都搬进了实验室。并且订了美国最专业的陶瓷杂志,边翻译边研究。
这几年来,我不仅获得了很多科研成果,还觉得“工作太有趣了,有趣到我根本不知道怎么形容”。
开发镁橄榄石时,最困难的问题是原料粉如何成型。
过去,粘土被用作粘合剂,但粘土中有大量杂质。稻盛和夫一直很困惑,直到有一天,他在实验室被一个容器绊倒,鞋子上沾了实验用的松香树脂。“谁把松香放在这个地方的?”就在他抱怨的时候,一个念头闪过他的脑海,“就是这样!”他用松香代替粘土作粘合剂,重大技术难题得以突破。
这看似是“上帝的启示”,其实是“上帝看到我这么努力,这么思考,上帝可怜我,给了我智慧。我觉得事情只能这样解释了。”
如果你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那么无论有多困难,上帝都会帮助你,事情就会成功。
管理“干法”——这是一本让你看完之后对工作充满热情的书。
重要的理解
本来人这种动物,如果放任不管,就会心安理得,只要有可能总想逃避苦难。即使你讨厌工作,但在不得不努力的过程中,你脆弱的心灵可以得到磨炼,你的人格可以得到提升,你可以抓住幸福生活的机会。
冬天越冷,樱花就越灿烂。人也是如此。不经历痛苦和烦恼,就很难有大的进步,抓住真正的幸福。
即使在苦难中,只要努力,也能带来不可思议的好运。
很多看似不幸的经历,其实都是生活中的幸事。
工作不仅仅是为了赚钱。
假设你中了彩票,足够你乐一辈子了。
你没有目标,不工作,每天吃喝玩乐。如果长期持续这种枯燥的生活,你不仅会成长,还会失去人性中那些美好的东西。长此以往,你和家人朋友的关系会恶化,你会找不到生活和工作的意义。
京瓷上市时,稻盛和夫持有的原始股一股未售,发行新股所得利润全部归公司所有。当时他还不到40岁,但他考虑借上市的机会“从现在开始更加努力”。
人生总是被贪婪和无知这三毒所控制。减少这三种毒害的最好方法,就是“傻傻地、认真地、专业地、老老实实地”投入到工作中去。长此以往,人自然会压抑自己的欲望。
“努力”类似于实践。释迦牟尼主张入悟的六种修行——“六波罗蜜”,所谓“勤”中有一种就是努力。
管理“干法”——这是一本让你看完之后对工作充满热情的书。
每天反思。
为了告诫自己,防止邪恶之心轻易控制自己,稻盛和夫从小就养成了自省的习惯,起到了纠正轨道的作用。
重要的是努力往好的方面想,往好的方面做,同时一旦动了不好的念头,做了不好的事情,就要虚心反省。通过反思,我们可以一步一步的提高。
让自己喜欢上自己的工作。
稻盛和夫一开始对陶瓷并不感兴趣,这和很多年轻人的抱怨类似。
稻盛和夫告诉自己,“即使不能很快热爱自己的工作,至少也要从心里消除‘厌恶工作’的负面情绪。随着研究和实验的不断深入,“可能全世界只有我一个人在钻研这个研究。“考虑到这一点,枯燥的研究变得越来越有趣。
起初,他们中的一半人强迫自己,但很快他们就变得活跃起来,并喜欢上了这项研究。后来,我远远超越了喜不喜欢的层面,感受到了这部作品的重大意义。
要把“分配的工作”作为自己的天职,有这种心态是很重要的。
“本分”不是偶然遇到的,而是自己创造的。
如果你还不肯放弃“工作是别人要我做的”这种不恰当的意识,你就无法摆脱工作的“煎熬”。
恋爱中的人,再苦也不觉得苦。学会爱上工作,你的良性循环就开始了。
大多数初出茅庐的人只能从“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做起。与其找一份自己喜欢的不到“千分之一”或“千分之一”的工作,不如先喜欢现有的工作。
如何爱上工作?
稻盛和夫为一个实验数据的正确性高兴地跳了起来。
一个年轻人教他:
“一个男人,为了一个数据就这样跳来跳去,真是瘦!”
稻盛和夫立即反驳道:
“你说什么?因为小小的成功能让你感到快乐和感动。多好啊!如果你想坚持这个枯燥的研究,想有研究成果,就要真诚地表达你的喜悦。这种喜悦和情感可以为我们的工作注入新的动力。”
两年后,这个年轻人悄悄地离开了公司。
为了研究如何让“水冷复合水管”干燥均匀无裂缝,稻盛和夫晚上在炉子附近躺下,小心翼翼地把水管抱在胸前,整夜慢慢转动水管,用这种方法来干燥,防止水管变形。
和身心一起投入工作,热衷工作,达到“工作是工作,工作是自己”的境界。如果你对工作缺乏如此深厚的热爱,你就无法把握工作的要领。
没有“与自己的产品同眠”的热爱,你无法从心底品味到成功的喜悦,尤其是当你挑战新的、高难度的课题并克服它们的时候。
稻盛和夫声称他能听到产品的哭声。只要产品有一点点瑕疵,他马上就能感觉到。有一次,他坐在车里,突然觉得车有问题。司机检查了半天,没发现问题。但他坚持要听到车机的哭声。于是拉到店里检查,确定轴承少了一颗弹珠。
倾听产品的声音,仔细观察产品的细节,自然就能明白问题和错误的原因。用放大镜仔细观察产品,相当于用耳朵听产品的“哭声”。
管理“干法”——这是一本让你看完之后对工作充满热情的书。
我怎样才能热爱我的工作?
有三种物质:可燃、不可燃和自燃。
同样,人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首先是着火的“可燃”人;
第二种是“不然”的人,即使被点燃也烧不着;
第三种是“自燃”的人,可以自己烧。
稻盛和夫认为,在公司里,“不燃”的人不必留下;“自燃”的人要勇于提问,勇于解决问题。这样我们就可以一直在“漩涡中心”工作,这是公司解决问题的关键。
稻盛和夫接手JAL的第一天,一下飞机就对JAL高管说,“从今天开始,JAL的每一个管理者都必须24小时想着JAL,这样我们才有希望。”
如果你不是漩涡的中心,只是跟着周围的人走,就很难体会到工作的真正乐趣。让自己进入漩涡的中心,积极拥抱身边的人,你就能尝到成功后那种令人振奋的喜悦。
这就要求每个人都是“自燃型”。
管理“干法”——这是一本让你看完之后对工作充满热情的书。
我们应该在工作中不断设定高目标
京瓷创业时只有28名员工,但只要有机会,稻盛和夫就会对员工说:
“我们要成为西京原町的第一企业;
达到西京原町第一名后,要瞄准仲京区第一名;
达到仲井真区第一后,要争取京都第一;
达到京都第一后,要争取日本第一;
然后当然是要达到世界第一。"
你首先要敢于思考。如果连想都不敢想,那就更不可能做到了。
哪怕是一个你嚼不烂的梦想,或者是一个看似高不可攀的目标,你也要把这个目标牢牢地树立在脑海里,坚持不懈地展示给同事看。这一点非常重要。
当你有了这么强烈的欲望,你就会想尽办法去寻找具体的方法,你的目标一定会达到。不思考,不认真思考,什么事都做不成。这就是河野之介先生想说的。
这一定是强烈的愿望,而不是随口一想。“不管怎样!反正!必须这样!肯定是这样的!”必须是这种强烈的想法所支撑的欲望或者理想。
废寝忘食,好想好想,想了好久,想了一遍又一遍。如果你真的整天只想着这一件事,这样的欲望就会逐渐渗透到“潜意识”里。
只有不断地相信,这种愿望才会变成意志,才会变成你的潜意识。机会就来了。
你向上帝祈祷了吗?
京瓷成立不到10年的时候,就接到了IBM的一批精密陶瓷产品订单。
但是,对产品性能的要求超出了常规。京瓷费尽心机做出来的20万个产品全部被判定为不合格并退货。公司里有一种失败的气氛。一个年轻的技术员在炉子前瑟瑟发抖,哭着。我什么都试过了,但是没办法。
稻盛和夫突然对年轻人说:“你向上帝祈祷了吗?”稻盛和夫把这句话一连嘟囔了好几遍,最后说:“我明白了,让我从头再来一遍!”"
最终,他们完成了2000万个合格的一等品。只有“尽一切可能”之后,我们才会听天由命,等待上帝的帮助。但问题是:你真的“尽了力”,做到最好了吗?你真的和其他人一样为产品注入了灵魂,付出了不懈的努力吗?“只有你尽力了,连动都懒得动的‘神’才会愿意向你伸出援手。
所以,付出和任何人一样多的努力是一种自然机制,在激烈的竞争中才有可能取得骄人的成绩。
所谓“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并不是说“达到这个程度就够了”,而是一种无止境、无止境的努力。要把目标一次又一次地推向前进,就要不断地、无限地努力。
“企业管理就像一场马拉松。我们比别人晚出发一步,所以如果我们想参加比赛,我们必须以100米的速度跑。有人认为,你这么拼,身体肯定不堪重负。但是如果你想赢,你必须这么做。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我们当初就不应该参加这个比赛。”这种无限努力以冲刺的速度跑完一场长跑,叫做“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管理“干法”——这是一本让你看完之后对工作充满热情的书。
奶牛比豹子更容易成功。
大量的经营者看重的是“聪明”和“有才华”的人才,公司里会有一些“笨人”,反应慢,理解事情慢,唯一可取的就是忠诚和诚实。
稻盛和夫认为:
那些“聪明人”大多会觉得自己大材小用,很快就会辞职走人。而那些留在公司的“蠢人”,也会因为他们的执着和努力,成为“非凡”的人,成为中坚力量。
这就好比豹子和牛,豹子速度快,但创业大赛是牛最擅长的,侧重于一行一业的耐力。
所谓人生,说到底就是“一瞬间,一瞬间的不断积累。”每一秒的积累,就成了今天;每一天的积累就变成了一周,一年,甚至一生。
“大业”是“简单枯燥的工作”的积累。其实那些惊人的伟大成就,几乎都是极其平凡的人一步一步勤奋不断积累的结果。仅此而已。
管理“干法”——这是一本让你看完之后对工作充满热情的书。
每天进步,让不可能变成可能。
京瓷从成立至今从未制定过长期的经营计划,因为未来的变化太多,很难预测。
稻盛和夫非常重视年度经营计划,然后每个月甚至每天都细化到具体的目标,然后想尽一切办法去实现。
我发誓,今天的目标一定要完成。反思今天的工作。今天比昨天多,哪怕只有一厘米,也要往前走。向前迈一步的时候,一定是在进步,同时也在进步。
在设定目标时,要设定“超出自己能力的指标”。想尽一切办法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将来达到此时的既定目标。“现在做不到的,将来一定会实现。”没有这种强烈的欲望,就不可能实现高目标,不可能开拓新领域。
京瓷创业之初连一个简单的订单都拿不到,因为别人能做的订单都在做。所以他们不得不宣传“我们可以制造新的陶瓷绝缘产品”。所以他们得到的所有机会都是“你能做这个吗?”的新产品。别的工厂做不到,京瓷也做不到。但这时候稻盛和夫马上回答:“可以,我们可以。”然后就是艰苦的研发过程。只有成功才能生存。这样就锻炼了京瓷的技术和服务。
永远不要说“我自己做不到”。面对难题,首先要做的是相信自己,然后一定要深入思考如何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项目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认为“已经不可能”的时候,就是重新开始的起点。不成功绝不罢休,不能给自己设界限,要不厌其烦的继续挑战。只有这样,才能化“危机”为“机遇”。
无论苦难还是成功,都是对我们的考验。苦难不会忘记,幸运不会永远。每天努力工作比什么都重要。
我们应该分析失败的原因,真诚反思,认真质疑自己。但是,当你做了足够的反思之后,接下来就应该忘掉这件事了。
松下的严厉磨练了京瓷。
松下是京瓷最早和最大的客户,但很快,在产品质量、价格、交货期等方面,松下的要求越来越苛刻。尤其是价格,松下要求每年大幅降价。这一政策不仅针对京瓷,所有零部件制造商都在与松下争论。
稻盛和夫认为,松下“正在锻炼我们,考验我们!严格的要求是逼我们好好学习的绝佳机会。如果不能适应这种水平的要求,那就只能停留在二流三流的水平。”
因此,京瓷二话没说就接受了松下的所有要求。然后想办法从根本上削减成本,提高质量。这样,当京瓷开始面向全球市场时,几乎没有对手。那些年抱怨不断的供应商逐渐被历史淘汰。
稻盛和夫认为,当你选择一种安全舒适的方法时,你就会失去目标。即使不忘初心,也会逐渐接受“理想归理想,现实只能到此为止”的观念。你已经做了足够的努力,就此打住”;那你肯定会放弃你原来的目标。只要你允许自己有一点妥协,那么持续的努力就会终止。我预见到了自己的软弱,所以知道自己鲁莽,就下定决心,以后不管山有多陡,我都要垂直攀登。
优秀的作品来源于完美主义。
就算99%顺利,只要最后1%出错,之前的努力就白费了。
如果真的出了问题,哪怕延迟一两天发货,我们业务员也会被客户严厉训斥。一个大男人,被骂了这么多,哭着鼻子狼狈的回来了。这样的事情真的发生了。
当你在工作中抱着“改正错误”的想法做事时,小错误就会频繁发生,这就隐含着不可挽回的重大错误的危险。工作中要训练“有意注意”,高度集中意识,不允许有任何差错。
只有每个环节都高度专注地工作,才有可能做出完美的产品。
一定要把握好一切磨炼的“锐度”。在生产现场,培养认真倾听机器发出的异响的主动性;在工作场所,培养整理东西的主动性。有了这样细腻的“敏感”,才能在问题发生时迅速意识到不对劲,迅速采取对策。
做好工作所必需的认真态度;
1,一定要注意细节。好的东西来源于注重细节的认真态度。
2.比真理更重要的是重视经验。只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技术开发才能做得很好。
3.努力持续专业地工作。这种简单枯燥的工作也可以在每天不断努力的过程中积累非常有用的技能和经验。
性能优秀的产品应该是赏心悦目的。因为“外观”是“最显性的质量内容”。太漂亮了,太完美了,用手摸一下,连手都会被割破!做出如此完美的产品是我的目标。
不是“最好”,而是“完美”。“最好”是和别人比的,所以低级市场才会有“最好”。所以我们要追求的是“完美”,这是绝对的。没有人能超越“完美”而不与他人比较。
管理“干法”——这是一本让你看完之后对工作充满热情的书。
学会创造性地工作。
没人踏足的新路,虽难移,却能有许多新发现,大有作为。稻盛和夫一直这么认为,他一路走来。
哪怕每天一点点,也要在“创造性工作”上下功夫
比如清洁车间总是用扫帚从右往左扫。
那么,如果今天尝试从四面扫向中间会发生什么?或者说,如果用扫帚打扫不了,用拖把怎么样?用拖把效果不好。花点钱买个吸尘器怎么样?进一步说,自己改进吸尘器,让它扫地又快又干净怎么样?
这是创造性的工作。这样的事情不仅限于扫地。工作和生活完全一样。
“俗人”没有先入为主的观念,不局限于既定的习惯和约定俗成。外行的好处是可以“自由思考”,这是挑战新事物时最大的优势。
动机是最好的,但是私心没了。
稻盛和夫在决心创造二电的时候,为了考虑自己的愿望是否高洁,用了一句“动机完美,私心已去”来严格的逼迫自己。
在对照这八个字不断自问自答了几个月后,他确认自己“没有私心”,才决定走上二电的创业之路。
“只要你有一个纯洁的、美好的、强烈的愿望,并且和任何人一样努力,那么任何困难的目标都是可以实现的。”
乐观的构想,悲观的计划,乐观的实施
在推进看似非常困难的新业务时,我经常使用“盲目乐观的粗心人物”。
在项目的构思和开始阶段,我会借用乐观主义者的力量,让他们成为领导者。但当想法进入具体方案时,就要委托一个谨慎、有思想、观察力强的人做副手,提前预见所有风险,精心建立实际行动方案。一旦计划进入实施阶段,它必须采取坚定和果断的行动,以恢复乐观。
生活公式
生活和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
能力从0到100;
热情是努力的程度,从0到100;
思维方式从-100到100不等。
如果一个人的思维方式是错误的,哪怕只是-1,再多的努力和能力也只会让他更失败。只有持有积极的思维方式,我们才能拥有美好的生活。
正确的思维方式:
积极的、建设性的;
善于与人合作和协调;
性格开朗,对待事物态度积极;
充满善意;
能同情他人,对他人慷慨;
诚实正直;
谦虚谨慎;
勤奋的努力;
不自私,不贪婪;
感恩,懂得知足;
能够控制自己的欲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