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s理论是什么时候提出的?
MES(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简称制造执行系统)是由美国AMR公司(Inc .)在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旨在强化MRP计划的执行功能,通过执行系统将MRP计划与车间控制联系起来。
1990 165438+10月,AMR(先进制造研究)提出了MES(制造执行系统)的概念。在1997中,MESA提出的MES功能组件和集成模型包括11个功能,并且还规定只要其中一个或多个功能为11,也是MES系列的单一功能产品。2004年,MESA提出了协同制造执行系统架构(c-MES)。
90年代初,我国开始跟进、宣传或试点MES、ERP,并一度提出“管控一体化”、“人、财、货、产、供、销”等具有中国特色的CIMS、MES、ERP、SCM等概念,只是总结、概括、宣传、坚持或细化、推广,发展势头并不快。
我国最早的MES是在80年代宝钢建设初期从西门子公司引进的。中国的工业信息化基本遵循西方工业国家的轨迹,但也只是半拍。几乎大多数高校和工业自动化研究单位,甚至国家、省、市政府部门都开始跟踪研究MES。从中央到地方,从学会到协会,从IT公司到制造厂,从综合网站到专业网站,从综合大学到学院,都被卷入了MES热潮。
制造执行管理系统(MES)是企业CIMS信息集成的纽带,是实施企业敏捷制造战略、实现敏捷车间生产的基本技术手段。MES是国际上迅速发展的生产管理技术和车间实时信息系统。MES可以为用户提供快速响应、灵活精细的制造环境,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按时交货、提高产品质量和改善服务质量。适用于不同的行业(家电、汽车、半导体、通信、IT、医药),能够为单一大批量生产和既有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又有大批量生产的混合制造企业提供良好的企业信息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