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654.38+05亿IPO这家公司为什么和腾讯、华为并称“深圳三宝”?
备受投资界推崇的华大基因将敲开二级市场的大门。《21CBR》记者得到证实,证监会将于今晚公告创业板发审委会议,华大基因已于今日下午正式上会。
根据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提交的招股说明书,公司拟在深交所创业板发行不低于4000万股,募集资金6543.8+0.732亿元,募集资金将用于精准医疗服务平台升级项目等5个项目。按照目前的审理节奏,华大基因有望在一个月内登陆a股。
华大基因的上市过程相当曲折。15-16期间,BGI首次提交IPO,审核结束。证监会显示,由于申请文件不完整,审核程序无法继续。
今年3月,BGI再次冲击IPO。公开资料显示,华大基因排队号曾在短时间内从第65位跃升至第27位。3月14日,证监会网站披露了BGI更新后的招股说明书。
然而,当晚证监会发布的“59个问题”和“反馈意见”却引来外界诸多讨论。意见称,证监会就公司独立性、同业竞争、多次重组等59项规范性和信息披露问题向BGI提出询问,上市进程再次被搁置。
招股书显示,公司目前总股本3.6亿股,预计其发行价在43.3元左右。简单计算,华大基因目前总估值约为6543.8+056亿元。这家在资本圈与腾讯、华为并称“深圳三宝”的生物公司再次走到台前,而随着基因测序临床应用的日益普及,生物技术市场即将迎来大规模爆发。
孕妇基因测序的主流受益者
华大基因是做基因测序公司起家的。此次计划上市的四大业务板块均与基因测序服务相关,不包括测序仪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相当于只是将测序服务打包上市。其中生殖健康服务占比最高,2016年收入9.29亿元,占比54.62%,年增长率超过50%,是上市实体的核心业务。
招股说明书披露的主营业务收入构成
同比增长反映了C端用户对基因测序需求的飙升,其中“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是该领域最早的工业化批量基因产品。华大基因在2010首次引入了这项技术。通过采集孕妇外周血,从血浆中提取游离DNA,可以通过测序分析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的风险率。
我国是出生缺陷高发国家,每年新增出生缺陷约90万,其中耳聋、先天性心脏病等新生儿疾病是高发项;基因检测可以为孕妇提供产前筛查,提供先天性缺陷和遗传性疾病的产前诊断。孕妇和生育家庭无疑成为这项技术的主要受益者。
日益成熟的技术和不断下降的成本也推动了用户市场的爆发。根据BBCRreseach的数据,预计2018年全球基因测序市场规模将超过1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1.2%。中国是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华大基因有望在未来几年保持高速增长。
即将到来的市场和黎明前的黑暗
华大基因IPO预披露也引发了概念股的不小震荡。3月21日,ST天一创出上市新高,安科生物涨停,基因测序行业上下游受益个股多达26只。与此同时,贝瑞和华大在生育服务领域的主要竞争对手康也在谋求利用上市公司ST天一的借壳,与华大基因争夺国内“基因测序第一股”。
有意思的是,很多标杆公司,如贝瑞和康、诺和致远等,都是由前华大基因员工创办的,这些公司在业内被戏称为“肖华”。据不完全统计,国内涉及基因检测概念的公司有600多家。在BGI的三个主要业务领域(生殖健康服务、基础科研服务和复杂疾病服务),每一个都受到许多“肖华”的围攻。
同花顺市场中心显示今天。
纵观全球基因测序市场,上游的仪器制造被illumina、lifetech等少数欧美公司垄断,国内基因测序市场的“战火”主要燃烧在壁垒较低的服务器中下游。在技术突破、成本降低、政策放松等诸多利好因素影响下,市场将爆发,竞争也将加剧。
因此,BGI在2065,438+03年斥资65,438+0.65,438+0.76亿美元收购了拥有完整人类基因组测序技术的美国公司Complete Genomics (CG),从而成为国内少数几家具备生产基因测序仪器资质的企业。
此外,华大除了专注于生殖健康和药物研发领域的基因检测,还在基础科研、农业、海洋、体育等领域进行多重布局,以全产业链的形式构建自己的生态系统,力图在即将上市的前夜迎接第一缕曙光。
产业链低端的激烈竞争也让看似高含金量的生物科技行业呈现出“富士康模式”。在知乎上,BGI的低工资和落后的制度也引发了网友的讨论。
其实基因测序行业确实是一个技术密集型行业,但是随着在很多领域的应用,巨大的人力和生产成本也随之而来。面对竞争加剧和产业问题的双重夹击,受到资本追捧的基因测序公司仍需避免头脑过热。
华大与“肖华”任重道远
今天的红火局面不是一朝一夕的。出于技术安全考虑,国家医药产品管理局和计生委在2014年两次叫停了基因测序的临床应用,行业一度面临危机。此后,卫计委逐步启动了该领域的试点工作,精准医疗也被正式列入“十三五”规划,并上升为国家战略。
5438年6月+今年10月,《生物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将基因检测纳入生物产业惠民工程,也直接推动了华大基因、贝瑞、康等基因测序公司的上市进程。
基因测序行业属于政府强监管领域,其发展轨迹很大程度上由政策转向决定。然而,即使跨过了政策的门槛,以BGI为代表的生物技术公司仍然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华大基因的科研能力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是国内基因研究领域和承接国外技术输出的重要企业之一:多次入选全国五大科研机构,仅次于中科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清华、北大;发起并参与多个国际大型基因组学研究项目。2065438+2006年9月,国家基因库在深圳成立,由华大基因研究院运营,也是继美国、日本、欧盟之后,全球第四个国家基因库。
深圳国家基因库
然而,如何将前沿的科研成果转化为临床适用的基因检测技术,真正惠及民生,是基因产业初创阶段的一大难题。以应用最广泛的产前基因检测为例。目前国内单次检测费用仍在3000-5000元之间,且大部分不在当地医保体系内。价格依然是中国很多普通家庭被拒的现实原因。
前沿技术的快速运行需要高计算能力的支持,也对后端的技术支持提出了要求。2015 10,BGI、阿里云、英特尔联合搭建精准医疗开放云平台,旨在加快基因测序的诊疗时间。高性能计算平台和人工智能技术加速了精准医疗行业的发展,但现阶段数周的检测诊断时间还不能满足行业和后市场的需求。
对于华大和它的众多“肖华”来说,未来能跑多快不是它自己能决定的,还是要看政策倾斜、相关产业的协同推动和受众的广泛接受度。此次上市的成功可能会增加中国在基因测序产业链中的话语权,但华大和肖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