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丰益国际集团相关新闻

垄断?

海关总署的一份报告让外国粮商再次成为焦点话题。在这份进出口预警报告中,海关总署统计司点名外国粮商“试图垄断”。涉事的丰益国际低调回应,称只是佳木斯循环经济试点,不存在垄断。缘起:外资30亿美元买东北大豆?

海关的报告首先谈到了中国粮食出口量的回升,然后在“中国粮食生产和出口值得关注的问题”一节中转移话题,点名新加坡上市公司丰益国际。报道称,丰益国际在东北大举投资,企图垄断国内非转基因大豆市场。不过,报道没有讨论细节。业内人士认为,报道中提到的“大举投资东北”,应该是指2008年8月“丰益国际斥资30亿美元收购东北大豆”的传闻。

回应:丰益国际否认垄断。

“我们刚刚在黑龙江佳木斯小范围做了循环经济试点,产业不存在垄断。”昨日,丰益国际旗下益海嘉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联系人低调回应本报。

益海(佳木斯)粮油公司成立于2005年,负责丰益国际的东北业务,涉足大米、大豆、玉米等一系列深加工。它投资5000万元成立了一家食品公司,专门生产豆粉、豆浆饮料等。

观点:外资欲加强上游控制。

“东北大豆主要由九三油脂收购。”东方艾格农业咨询公司研究员陈丽娜对本报表示,东北大豆价格高,沿海压榨厂用进口大豆榨油更赚钱,而丰益国际收购东北大豆应该是基于长期规划,希望加强对上游的控制。

然而,陈丽娜对外国投资30亿美元购买中国东北大豆表示怀疑。她认为,这么大一笔钱肯定会提振大豆价格,但目前大豆整体价格是下跌的,只有国家出台提高收购价的政策后才会上涨。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认为,海关总署此次预警的目的是“以大豆为鉴,警惕大米、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产品外资涌入”

李国祥认为,60%以上的大豆加工被跨国公司控制,大豆食用油和饲料价格也受跨国公司影响较大,波动较大,损害了豆农和仓储企业的利益。他建议政府加强对其他食品的干预,扶持中粮等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

外国声音:对外国粮商的担忧被放大了

另一家国际粮商嘉吉公司中国区董事长兼总裁葛诺仁告诉本报记者,中国每年大豆需求约5000万吨,其中国产16万吨,其中12万吨用于食品,缺口3000万吨。此外,“益海嘉里、嘉吉、邦吉在中国的大豆压榨产能之和(占总产能的比例)约为50%,并非外界所说的70%。”葛诺仁告诉本报记者,外国粮商的担忧被放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