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发展的底线是什么?
三者之间的联系:
在实践中你会发现,当你不以盈利为唯一出发点时,这就成了自然而然的结果。由于单纯追求利润,忽视社会和环境责任,企业可能走向消费者和整个社会的对立面,将面临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窘境,既不能做大也不能做强。
企业社会责任不仅仅是捐赠和慈善,还有更广泛的内涵:它不仅包括遵守法律和善待员工,还包括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社会的需求。
事实上,企业的环境责任是包含在社会责任中的,之所以单独强调,是因为我们深刻理解环境的脆弱性及其对人类的重要性。没有好的环境,任何产品的消费都是低质量、低效率的;没有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别说企业,人类的进步也是不可持续的。
企业发展:
企业发展是指企业对未来未知环境的适应,使企业能够跑得更远,实现目标。
企业发展的主要分类:
1,均衡发展。
均衡发展也可称为稳步发展,主要表现为:
业务收入的增长率高于通货膨胀率。
企业可以支付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流动资金需求,并有盈余用于企业发展投资。
企业资本结构合理,财务费用不超过一定标准。
2.快速发展。
过度发展是指营业额迅速增加,而存货和应收账款也相应增加,且后两者的增加速度快于营业额,企业经营资金需求增加,但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源满足资金需求的增长,从而造成企业现金支付困难。
3.失控的发展。
失控发展是指市场需求快速增长,企业预期这种增长会持续下去,于是企业通过借款来支撑这种增长,营运资金为负。一旦市场需求减少,由于产能已经扩大,固定费用增加,企业出现销售困难,资本结构极不合理,难以改变,导致发展失控。
4.债务发展。
企业利润很低,但决定大量负债投资,营运资金为正,对营运资金的需求也大大增加,但企业利润增长缓慢。这是一种不平衡和危险的发展。企业自我发展能力很低,但是贷款很多。
5.周期性发展。
企业的发展是随着经济周期的变化而变化的,比如冶金行业。在经济扩张期,企业发展迅速,盈利良好,而在需求不足期,利润下降,发展缓慢。这类企业的投资要立足于长期发展趋势,避免因企业固定费用增加而陷入困境。
6.低速发展。
企业盈利能力低,没有新的生产能力,没有新产品进入市场,企业的投资已经收回,流动资产和负债没有增加。这些企业对竞争非常敏感,投资和发展没有保障。
7.发展缓慢。
企业主动投资减少,企业营业额增长放缓,但企业流动资产仍有增加。可能是企业产品竞争力降低,也可能是企业盈利能力降低,难以再投资。一些企业往往在这个时候依靠增加对外投资来解决这个问题。
分析企业的发展阶段或状态,有助于我们对各项财务指标做出更准确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