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的有效方法

一种实用有效的分析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的方法

证券投资已经成为人们经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大多数中小投资者都不是专业人士,缺乏必要的金融知识。很多投资者因为看不懂报表,错过了买卖股票的机会。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下分析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的方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资产负债表中的负债分析投资者在分析上市公司资产负债表中的负债时,应关注其偿债能力。主要通过对以下指标的分析:

1.短期偿债能力分析。(1)流动比率: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间的比率,是衡量一个公司短期偿债能力的常用指标。一般来说,流动资产要远远高于流动负债,至少不能低于1: 1,一般大于2: 1比较合适。

其计算公式为: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但是,对于公司和股东来说,流动比率越高越好。

因为,流动资产还包括应收账款和存货,特别是由于应收账款和存货余额较大,流动比例过大,会增加企业的短期债务风险。

因此,投资者在分析上市公司短期偿债能力时,一定要判断应收账款和存货的情况。(2)速动比率:速动比率是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即用来衡量公司到期清偿能力的指标。

一般认为最低速动比率为0.5∶1,如果保持在1∶1,流动负债的安全性会得到更好的保证。因为,当这个比例达到1: 1时,即使公司资金周转困难,也不会影响其即期偿债能力。

其计算公式为: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该指标不包括应收账款和存货对短期偿债能力的影响。一般来说,投资者用这个指标来分析上市公司的偿债能力是比较准确的。

2.长期偿债能力分析。(1)资产负债率、权益比率、负债对所有者权益比率。这三个比率的计算公式是:资产负债率=总负债/总资产;所有者权益比率=所有者权益总额/总资产;负债对所有者权益的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

资产负债率反映的是企业的资产中有多少负债,一旦企业破产清算,债权人得到多少保护;所有者权益比率反映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所占的份额,所有者权益比率与资产负债率之和为1;债务与所有者权益的比率反映了债权人得到的利益保护程度。

投资者看财务报表,只要看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无形资产总额,就能大致看出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这三个比率只有在同行业、不同时间段比较时才有价值。(2)长期资产与长期资金的比率。

公式为:长期资产与长期资金的比率=(总资产-流动资产)/(长期负债+所有者权益)。该指标主要用于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偿债能力,数值应低于100%。如果高于100%,说明企业用部分短期债务购买了长期资产,会影响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增加经营风险,确实是一个危险之举。

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很多,但投资者在分析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时应重点关注四项:应收账款、待摊费用、待处理财产净损失和递延资产。

1.应收账款。

(1)应收账款:一般来说,一个公司有三年以上的应收账款是极不正常的。这是因为有?坏账准备?一般情况下,本科目已计提三年内所有坏账的应收账款,因此不会对股东权益产生负面影响。

但是在我国,由于大量的存在?三角债?,以及利用关联交易通过本科目操纵利润。所以,当投资者发现一家上市公司的资产很高时,一定要分析该公司的应收账款项目中是否存在三年以上的应收账款,同时结合起来看。坏账准备?题,分析是否存在虚假资产,隐性亏损?现象。

(2)预付账款:本科目与应收账款一样,用于核算企业之间的购销业务。这也是一种信用行为。一旦预付款方经营恶化,缺乏资金支持正常经营,那么付款方的货物就无法获得,其主体体现的资产就无法实现,从而产生虚增资产的现象。

(3)其他应收款:主要核算企业非购销活动中产生的应收债权,如各种赔款、保证金存款、备用金以及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预付款等。但在实际工作中,就没那么简单了。比如大股东或关联企业往往将上市公司占用的资金挂在其他应收款项下,形成难以解释和收回的资产,从而形成虚增的资产。

因此,投资者应该注意,什么时候上市公司的报表?其他应收款?当量能异常放大时,就要警惕了。

2.未决财产净损失。许多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都有巨额资金。未决财产净损失?,有的甚至挂了好几年。这种现象显然不符合收入确认的稳健性原则,不利于投资者正确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

3.预付费用和递延资产。递延费用和递延资产没有实质性的区别。都是公司当期支付的,只是摊销期限不同。?预付费用?摊销期不足一年的,以及?递延资产?的摊销期超过一年。

严格来说,待摊费用和递延资产不符合资产的定义,但它们似乎与未来的经济利益有关,而且在会计实务中,很多人习惯于将发生的费用描述为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