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盈利一半亏损,经销商集团业态触目惊心。
2019年底以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成为加重行业压力的又一大因素。在庞大的汽车价值链中,汽车经销商成为了特别值得注意的一环。两年来他们的日子并不好过,很多经销商在疫情的叠加压力下进一步恶化。
目前处于价值链中下游的经销商劣势明显。首先,盈利模式单一,很多中小经销商基本靠优惠政策和业绩回库存。在这种背景下,一旦行业发生变化,经销商行业脆弱的盈利模式很容易被打破。短短一年时间,经销商数量减少了三分之一。
格式令人震惊。
我们先来看疫情对经销商压力越来越大下的一系列经销商业态数据:
在6月5438+0和2月乘用车销量同比大幅下滑的同时,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81.2%,库存已在警戒线以上近20个月。48%经销商库存系数超过2.5,合理范围一般在0.8-1.2之间。
2.库存压力必然导致财务成本的增加。库存车大量堆积,叠加近几年的融资成本,会对经销商的现金流产生严重影响?上升,行业财务费用率大幅上升。从上市公司财务费用率来看,2017-2018期间,庞大、中升、广汇宝信、中国大汽车的财务费用率分别为4.0%、1.1.0%、1.9%、1.8%。
仁和岛网上调查数据显示,只有28%的经销商表示目前现金流正常,其余40%表示目前资金紧张,32%表示资金严重不足。并且超过一半(63%)的经销商反映,目前的现金只能维持不到半年。
3.行业价格倒挂严重,新车销售普遍亏损。汽车厂商到经销商的竞争加剧,降价成为主要的促销手段。另外,2065438+2009年中国五升国六省市提前,为青五款库存,经销商出现价格倒挂,损失利润较多。
数据显示,2065438+2008年,57.3%的经销商产品市场价格低于厂家批发价;61%的经销商从差价中获利的产品占全部产品的比例不到10%,只有8%的经销商可以从差价中获利。
4.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发布的2018年度汽车经销商对厂家满意度调查显示,2018年度,53.3%的经销商处于经营亏损状态。其中,39%的车商亏损超过654.38+0万元;2019上半年,只有29%的经销商盈利。
5.百强经销商集团中销售顾问、服务顾问和技术人员的离职率分别约为27%、22%和17%。
6.这些都带来了行业洗牌的加速。市场规模小、经营不善的经销商面临淘汰。行业龙头企业规模逐步整合扩大。经销商百强榜单中营收50亿元以下的经销商群体占比有所下降,营收50亿元以上的经销商占比有所上升。
行业集中度逐步提高,百强经销商市场份额提升至32.2%。其中,自2009年以来,百强经销商4S店市场份额从9.9%增长到21.1%;从销售端来看,百强企业的市场份额从2012年的22.7%上升到2018年的32.3%。
悲伤和快乐是没有联系的。
昨日,永达汽车公布了2019年经营业绩,显示永达2019年销售新车197300辆,较2018年增长11.6%,其中豪华品牌新车销量较2018年增长。去年营收增长13.4%至627.07亿元;净利润654.38+0.569亿元,净利率2.5%,比上年增加0.654.38+0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永达汽车2019年净资产收益率为16%,较2018年增长1.4个百分点。净资产收益率反映了企业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偿债能力。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2018年度百强经销商集团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9.4%,永达汽车表现优于平均水平。
同日,新丰泰集团也公布了2019年度业绩。去年新丰泰集团销售新车2.93万辆,较2065,438+08增长65,438+00%;营收9314亿元,同比增长4.1%;净利润654.38+0.2亿元,净利率654.38+0.3%,明显降低。此外,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为6.3%,低于前100名的平均水平。
就在最近,国内第二大汽车经销商集团中升集团2019业绩公布后,着实让人惊艳。财报显示,中盛集团去年总营收为654.38+0240.43亿元,同比增长654.38+056.5438+0%;净利润45,654.38+09万元,净利率达到3.6%,同比上升0.2个百分点。
中盛集团能交出如此高质量的财报,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所代表的奢侈品和中高端品牌。目前中升代理的品牌有奔驰、奥迪、雷克萨斯、捷豹路虎、丰田、本田、日产、一汽大众。众所周知,即使在车市寒冬,中高端车型的销量依然一枝独秀。
乘联会数据显示,2019年,国产豪华品牌销量增长约24.5万辆,主流合资品牌销量下降近57万辆,依然跑赢市场。最差的是自主品牌,承载量超过654.38+0.3万辆。
具体来看,2019年,中升集团新车销售收入分别为315亿元、15.2亿元、10.2亿元、18.9亿元和86亿元;占比分别为29.7%、14.3%、9.6%、17.8%、8.6%,品牌组合相对稳定。
未来,豪华车在中国的渗透率仍有增长空间。随着消费升级,中国豪华车渗透率大幅提升,从2011的8.0%提升至13.2%。在欧洲,如德国和英国,奢侈品牌的渗透率约为三分之一,而在美国和韩国,约为14%-15%。中国仍有巨大的增长潜力。
然而,即使上述三家经销商集团的业绩良好或可以,仍有许多经销商集团尚未公布其财务报告,如庞大和东润。由于他们的年度业绩还没有公布,我们先来看看他们之前的表现。
庞大真实用实践让大家看到,如何让营业收入两年缩水200多亿,年销量减半。如今可以发现11864亿元的巨大市值,比2011上市时的630亿元市值低了510多亿元。
公告显示,庞大汽车2019上半年新车销量为501万辆,比2018同期的1741万辆下降71.2%。2019上半年收入10256亿元,比上年下降62.2%。净利润较2018同期下降571.6%至-1205万元;净资产收益率为-21.3%。
即使是最大的经销商集团广汇集团,也受到2019上半年车市下滑的影响,整车销售业务利润水平收窄。2017.6%上半年公司归母净利润达25亿元。
车商该何去何从?
从行业地位来看,汽车流通行业是汽车产业链中与终端用户联系最紧密的环节。但目前国内大部分汽车经销商的主要利润来源是新车购销差价和厂家的返点,导致与上游的议价能力较弱。同时,国家政策引导的产业调整引发的风险因素沿着产业链传导,最终的风险承担者是汽车经销商。一般来说,操作风险和资金风险都很高。
那么,经销商应该如何处理自己呢?
马太效应进一步凸显后,从宏观角度来看,对于这些大型经销商集团来说,低成本整合市场的最佳窗口期即将到来,收购重组期也将到来。
以美国为中心,美国大型经销商集团通过专注于高利润业务(利润端)、积极削减成本(成本端)、采用低倍数优势(收入端)、战略性收购优质资产等方式应对危机下的汽车销量下滑。比如美国最大的经销商安,自2009年走出低谷以来,一直跑赢整体市场。
最大的经销商集团广汇集团显然一直在探索各种措施。首先,公司以“内生+外延”为业务重心。具体来看,新车业务持续扩张,豪华品牌成为并购重点。要知道,2018年,宝马作为集团内豪华车的主力品牌,新车销量占比仅为6.3%。
广汇集团不断提高豪华车比例的战略规划也在一步步实现。截至2019年6月30日,中国大汽车共有840家门店,其中4S门店776家,乘用车品牌超过50个,其中超豪华和豪华品牌4S门店226家。豪华和超豪华品牌占比不断提升,从2016的26%提升到29。
从微观的角度来看,目前的4S商店实际上对穷人行业并不十分敏感。“不好的销售就是不好的环境”的观念让他们忽略了做更长远的规划。许多4S商店谈论国家政策和OEM政策。虽然这并没有错,但是从自身管理角度看问题的观念是淡薄的。
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新的趋势。随着各大主流厂商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研发的投入,汽车产品逐渐向新能源升级,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前景广阔。但与此同时,随着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成熟,以及新能源汽车对数字化渠道的倾向,传统经销商需要综合考虑和探索新的商业模式。
借助特斯拉首创的汽车行业直销模式,在各地建立服务和体验中心并亲自管理,为用户提供试驾、订车、交车、售后等“线上销售+线下体验和服务”,对汽车厂商传统的4S店代理销售模式提出了挑战。汽车电子商务的兴起也盯上了传统的4S商店。
这在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告诉传统4S门店,线下4S门店不可或缺,探索“汽车+电商”的新零售模式。单纯的线上汽车电商平台,忽略了线下渠道的重要性,未能打造一个完整的、可持续发展的商业生态。不断变化的消费者购物偏好正在改变车商的传统角色,“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零售模式在未来具有很强的发展前景。
当然,在新能源的布局中,也带来了电池回收业务、充电桩运营等新业务。毕竟传统经销商还是有很多优势的,比如4S门店的场地优势,传统经销商在汽车服务领域多年的技术积累,各种衍生服务的生态,客户粘性。
文/郑文
-
微信搜索“汽车公社”和“一句话评论”关注微信微信官方账号,或访问每日汽车新闻网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本文来自车家作者汽车之家,不代表汽车之家立场。